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立法中都有关于亲属拒证权方面的规定,并且在我国古代至民国时期的法律制度中也都存在着以容隐权为核心的“亲亲相隐”制的规定,然而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却没有关于亲属拒证权方面的内容。因此,加强对亲属拒证权在我国立法中确立的必要性的研究,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亲属拒证权制度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孙俊 《办公室业务》2012,(10):61-62
正我国古代在对官员的选任和管理上实行人事回避制度,主要目的是防止官员因个人利益或亲属关系等因素对政治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这种人事回避制度源远流长,正式确立于两汉,发展成熟于唐宋,完备于明清。大体说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亲属回避、地域回避和职务回避。  相似文献   

3.
何鸣 《决策与信息》2011,(12):35-36
亲属拒证权制度作为证人作证原则的例外,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证据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它具有悠久的传统与深刻的现实基础,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却缺失这一制度。本文试探讨我国传统的亲亲相隐制度和西方国家亲属间拒证特权制度, 在我国将来修改的刑事诉讼制度中确立亲属免证权制度,以期发展、完善我国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4.
婚约起源于古代社会的买卖婚姻,近现代多数国家或地区亲属法也规定了婚约制度。我国现行婚姻法对此没有规定,但民间订立婚约的现象则是普遍存在的。近年来因婚约发生的财产纠纷日趋增多,这严重影响着人民生活的安定和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建议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婚约制度。  相似文献   

5.
在亲属法发展历程中,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由受歧视逐渐转为受保护,在当代社会对于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义务也进行了明确,在诸多国家的亲属法中大都建立了准证和认领制度,从而确保非婚生子女依法享有婚生子女的权利和义。然而,在我国婚姻法中,对于非婚生子女认领和准正制度还未能明确规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非婚生子女的健康成长。因此,有必要借民法典制定之机,设立非婚子女的认领和准正制度,以完备我国婚姻家庭立法。本文从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我国的现状认,为其中的准正和任意认领制度其实并不矛盾,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当事人特别是父亲对亲子关系的否定。笔者建议:为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尤其是非婚生子女的权益,我国建立强制认领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分居制度作为亲属法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大多数国家有明确详尽的规定.然而我国仅在《婚姻法》第32条中对分居有所涉及,但是并未详尽的规定我国法律所承认的分居的类型,分居的适用情形以及分居的效力及终止等.本文从我国为何要设立分局制定出发,借鉴各国分居制度的立法,以期提出有利于我国分居制度完整建立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明朝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比较完备的形态。它体系严密、纵横交错、既包括对人的监督,也包括对事的监督。分析和研究这一时期的监察制度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明代的监察制度的特点,增强我们对绝对专制时代监察制度的认识,更重要的希望它能启迪今人的思维,为当代中国的监察制度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的官吏制度,包含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制度形式,蕴涵着丰富而独特的政治创造,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当前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官为君设,替君治民  相似文献   

9.
对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僚机构及其官吏施行严密的监察,是我国古代官吏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中某些独到之处,对今天健全监察制度仍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一、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设置及其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古代社会,国家对于社会管理的方式的演变主要是逐渐由地方分权向郡县制集权发展的过程。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组织发育程度较低,国家对于乡村社会的控制程度是有限的,这也使得乡村社会拥有一定的自主性。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以乡里制度和保甲制度为代表的乡村治理制度具有皇权与绅权、皇权与族权相结合的半自治性特点,通过司法、伦理道德、乡规村约等政治文化手段,对乡村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1.
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档案管理起源于中国古代,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档案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本文对档案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同时阐述了档案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王伟 《经营管理者》2011,(2X):361-361
监察制度作为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古代从秦朝就有了比较完善的监察制度,其中有许多理念和制度安排有着普遍性的意义,对现在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察制度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考察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和现阶段我国监察制度的现状,从中发现二者的内在联系,并探索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和理念,有利于我国监察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了在中国古代私学制度下蒙学的快速传播和发展以及当代中国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通过二者的对比研究,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异同点以及蒙学对当代民办学前教育的启迪,以促进我国的民办学前教育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知今需鉴古,无古不成今",古代司法审判制度是法治文明的一面镜子,中国古代会审制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对中国古代会审制度的渊源、产生、形成、废除等进行理清,以形成对中国古代会审制度的清晰认识。鉴古明今,从现代法治的角度分析古代会审制度带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内容包括婚姻关系的成立和解除这两个对立的方面。在礼的规范的指导下,整个制度郝贯穿着宗法伦理道德精神。本文从历史沿革角度对我国古代的婚姻解除制度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6.
莫娜 《经营管理者》2013,(27):238-238
死刑复核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律规定的地方各级司法部门对拟判处死刑的案件应逐级申报中央司法机关或者皇帝进行审查核准,以便最终决定是否适用死刑并交付执行的一项诉讼制度。它是我国古代刑事诉讼中的传统特点之一,也是中华法系区别于世界其他法系的显著标志之一,更是华夏民族对人类诉讼法律文化宝库的巨大贡献。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下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制度层面来说,现代两会制度为我国首创,古代中国是没有的。但是如果从议事形式来讲,古代中国也有类似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自友邦保险公司将保险营销制度引入我国内地以来,保险营销制度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这种制度也在不断地暴露出各种问题和弊端。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保险营销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判例在我国古代由来已久,虽然判例最终没有在我国形成判例法,但因其久远的历史性,形成了其独有的风格。本文对历史中的代表时期的判例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加以分析,从中找出其对现今我国社会判例制度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规范期、完善期四个阶段,主要有权威性、强制性,政监分合并存,显隐并济共用,巡官选任严格,上下联动结合等特点。对此,我们要汲取我国古代巡视制度的有益启示,完善上下互动的监督机制,设置相对独立的巡视机构,建立机动灵活的巡视方式,加强德才兼备的巡视队伍建设,健全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巡视监察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