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野生动物致害的现象愈演愈烈,侵害了人们的人身权、财产权,但我国现行野生动物致人损害国家补偿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必须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以促进野生动物的有效保护以及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
与世界动物园行业相比,我国动物饲养和种群管理仍属相对落后的粗放型管理方式,重发展轻保护的现状使野生动物饲养陷入仅以展示为目的的误区,这种传统认识导致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得不到应有重视,野生动物基本福利无法保障,动物疫病得不到有效防治。事实表明,我国动物园行业中现有的饲养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行业和保护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3.
野生动物因生活环境与人类重叠性很低,所以习性与生活史较不为人所知,人类也因而较不关心他们的存续。这个问题在濒危物种上更为严重,因为数量少,更容易在人类的忽视下,很快就从这个地球上消失,所以必须进行有效的野生动物保育。这个问题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找到了适当的解法。不论是网站、博客、脸书、微信,都有一共同特点,就是所有的信息在输进计算机后,弹指之间都能传送到电话线所及之处,与远方的朋友及同行分享和讨论。这会让信息获得充分的利用、共同商议适当的解法。在过去,野生动物遭到残杀,栖息地遭到破坏,需野外生态学家跋山涉水花很多时间到荒僻的地点去了解原因。等到引起政府重视时,物种早已被消灭了。一些物种的生物信息及保育倡导,会因信息传递不易而效果不佳。现在,只要随身携带适当的电子产品,如手机,这些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获得相关单位及民众的重视,及早采取应对措施,让动物免于灭绝的厄运及增加人们对它们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刘邦云  路易 《科学咨询》2003,(23):46-46
历史数据重庆野生动物已消失近1/4 短短几十年时间,重庆有22.4%的野生动物物种正式宣告"消失",狼、水鹿、斑林狸等原来很常见的动物已经绝迹.  相似文献   

5.
动物对火的反应非常灵敏,火来时或火到来之前就采取逃跑等方式进行躲避,不同的动物对火反应的敏感程度差异很大。因此,森林火灾对不同的动物危害程度是不一样的。本文就野生动物对火反应进行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6.
趋势     
《领导文萃》2009,(21):8-9
“投机倒把”一词从我国现行法律中删去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我国现行法律中存在的明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规定作出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四部法律中有关“投机倒把”、“投机倒把罪”的规定予以删去并作出了修改。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刑法对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刑罚规格实质上是双重标准,损害了法律自身的统一性。这种处罚不公的做法,不仅会放纵单位犯罪中的责任人员,而且也不利于预防犯罪。此外,现行刑法规定罚金刑是对构成犯罪的单位适用的基本刑罚和惟一的刑罚处罚方法。这种单一的刑罚处罚方法与目前我国单位犯罪的多样性、复杂性、严重性等特点不适应,有必要加以完善。本文将从完善单位犯罪的刑罚体系、设立单位犯罪量刑情节制度等多角度,探求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8.
肖凤  时丹 《决策与信息》2009,(12):49-49
对审判时年满60周岁的老年犯罪人适用宽缓刑事处罚,是罪责刑相适应和刑罚个别化的体现,更好发挥刑罚的,符合刑罚经济的考虑和刑罚人道性谦抑性的要求,是对恤老文化传统的延续,与世界各国刑法观念一致,符合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9.
马凌 《经营管理者》2013,(16):250-250
刑罚威慑理论的发展一脉相承,可分为萌芽期、复兴期和繁荣期三个阶段。本文通过系统详细地梳理刑罚威慑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理论,指出刑罚威慑理论的研究应从实证分析入手寻求突破口,有助于我国刑罚威慑理论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正>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由陕西省镇坪县农民周正龙拍摄的野生华南虎的照片,此举引起了国内外野生动物研究人员与广大公众的密切关注。然而,这次由政府部门主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核心内容——野生华南虎照片的真伪问题,很快就在国内媒体引起了轩然大波。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从有利于惩治和预防经济犯罪、单位犯罪以及实现罚金所具有的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功能的角度出发,大幅度增加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使之成为仅次于自由刑的一种刑罚。这一刑罚结构的确立,改变了我国刑罚体系的布局,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刑罚本质上是一种,确切说是对犯罪的惩罚。国家刑罚权的行使是有限度的,应当尽是使刑罚节俭,尤其防止刑罚过剩与过度。同时,刑罚的适用受刑罚目的的制约,不能毫无节制,而应有限度的适用。刑罚的适用要坚持惩罚与人道 主义相结合、罪行均衡和刑罚谦抑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的减刑制度是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具体而明确的体现,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刑事法律政策对减刑制度在科学内涵的构建方面缺乏认识,导致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实现刑罚的目的局面,致使司法公正发生偏离,而这已经成为刑罚执行工作的一个必解之题.本文对我国减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以粗浅研究,以求对减刑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郭小玲 《经营管理者》2014,(21):179-180
刑罚目的一直是犯罪学与刑法的理论研究重点,长期以来关于刑罚目的取向问题一直都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所在。本文以边沁的功利主义刑罚目的论为基础,分析其利弊,取长补短,对其进行修正,以确定更科学的刑罚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甲韵 《经营管理者》2011,(4X):317-317
根据公司犯罪的刑事责任与特点,使公司犯罪得到相应的的处罚,使它们从自己错误中获得的利益不能实现,或者把已实现的利益,通过刑罚予以剥夺,并使他们遭受到一定的损失,从而使他们在经济上得不到好处,同时又对相应的直接责任人处以自由刑,从而达到我国刑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死刑成为法律上一项刑罚制度,是指对罪犯依照法律的规定剥夺生命的刑罚制度。死刑作为刑罚的重要手段,因其严苛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旨在从死刑与人权关系,死刑的历史发展角度出发。揭示我国死刑制度的内容.以多判死刑为代价来维持社会秩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为顺应民意而广用死刑是不理智之举.死刑应被严格限制一定范围内,尤其是在司法过程中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刑罚执行变更是我国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举措,在新中国的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然而,目前的刑罚执行变更存在着不少问题,深入探析原因,端正行刑理念,完善相关法规,规范执行行为,加强执行监督,可有效促进刑罚的正确全面执行,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倡导刑罚轻缓化和注重保护人权的现阶段,研究、借鉴大塚仁教授的人格刑法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格刑法理论将对我国刑法学的发展大有禆益。  相似文献   

19.
刑罚执行是刑事诉讼最后阶段,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保障。依法对刑罚执行活动进行法律监督有利于保障刑事判决和裁定的正确执行,有利于实现刑罚目的和保障罪犯人权,笔者结合曾在监狱的工作实际,就检察机关在行使刑罚执行法律监督权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使得刑罚和行政处罚的制度衔接过程中缺少过渡环节,这就会影响刑罚和行政处罚的适用,并且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也存在不完善之处,制度上的不完善会导致惩罚失衡,甚至带来秩序的危险和公共治理的缺憾.故而可以在我国现有的保安性措施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保安处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