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利 《决策与信息》2013,(10):46-47
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是继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在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等方面都做了重要完善,做到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更加有效地惩治犯罪、保障人权、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但同时也给检察机关自侦工作带来诸多不适应。在实施修改后的刑诉法的这段时间里,我们更意识到自侦工作中应该注重初查、注重以事立案、科技强侦、非法证据排除、人权保障等意识,更好地适应修改后的刑诉法实施。  相似文献   

2.
黄志青 《经营管理者》2013,(19):251-251
修改后刑诉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刑事诉讼的重要任务和基本原则,并对司法实践中一直困扰律师的会见难问题作出了重大修改,如何应对这种变化是检察机关自侦部门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位将从刑事诉讼法的变化分析辩护律师会见权修改对自侦工作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彭舸 《办公室业务》2013,(17):242-243
新刑诉法关于技术侦查措施的规定,对检察机关查办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新刑诉法的规定仍较为笼统,不足以指导实际侦查工作,需要对技术侦查措施的诸多细节进一步明确,并注重对隐私权侵害的控制与补救,确保检察机关能将技术侦查措施切实运用到办案工作中去,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于刑事和解本身的概念及理念,学界研究早已详尽精深:从实体法角度看,刑事和解是刑法谦抑主义的渗透和体现,是刑罚观从报应刑向教育刑转变的必然结果。在诉讼法领域内分析,学者们也是百家争鸣,或认为是西方“恢复性司法”理念引入我国的结果,或认为是中西和谐文化传统的交汇,或认为是我国自生自发的本土制度。在新刑诉法即将实施的大背景下,理念探讨固然重要,然而具体操作制度的设计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但新刑诉法对刑事和解制度仅有三条规定,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各地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的探索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和做法,本文就检察环节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模式、程序等具体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中,审判制度处于中心地位,此次刑诉法修改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审判制度,提高了审判效率。本文拟从审判环节的几个主要制度展开研究,便于在新刑诉法实施的环境中更好的进行司法工作。  相似文献   

6.
2013年1月1日,新刑诉法正式施行。新刑诉法充分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围绕我国的侦查理念、程序、体制等宏观方面进行了改革,在辩护制度、证据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规定和特别程序等细节方面进行了修订,在这些制度修改中,涉及律师职业权利部分的修改是对经侦工作影响最深的部分。
  一、刑诉法修改后律师职业权利的变化
  (一)律师介入案件时间提前
  正式确定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人地位,把律师介入诉讼的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就有权聘请律师为自己辩护,侦查人员也应当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律师,并将告知的情形记录在案。  相似文献   

7.
尊重并保障人权不应当流于空洞的口号,现实中应将人权的保障原则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始末以及刑事诉讼的具体设计中。新刑诉法在完成修改后最为突出的亮点是在刑诉法总则中明确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我国的部门法首次具有了对于人权保障的明文规定,总则当中明确规定了这是继宪法法律条文规定之后,不失为立法层面的一大进步,与此同时,新刑诉法从立案、侦查直至执行的全过程均对人权进行了全面的保障。人权保障原则在新刑诉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赵岩 《决策与信息》2013,(10):32-32
新刑诉法确立了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彰显了法律对于未成年人“教育、感化、黻的方针和‘墩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回归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监视居住问题,刑诉法中有相关的规定。本文对新刑诉法第73条对其的规定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开春不久,周口市鹿邑县人民检察院门口,来自鹿邑县城郊乡的陈某的十余名亲属手持两幅锦旗,敲锣打鼓,鸣放鞭炮,前来感谢鹿邑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韩晓相、检察官朱丽秉公执法、刚正不阿。两幅锦旗上分别写着“当代包青天、检察长韩晓相”,“感谢检察官、人民的公仆朱丽”。今年1至5月份,周口市鹿邑县检察院共立案查处职务犯罪案件12案29人,其中贪污贿赂案件7案19人,渎职侵权案件5案10人,两项自侦工作在周口市检察机关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11.
黄慧苑 《办公室业务》2013,(15):234-235
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检察机关应当对捕后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这是对人权保障原则的呼应。本文通过分析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建立的目的、启动方式、审查内容,提出配套措施的完善,以期有裨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取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周子 《管理科学文摘》2011,(15):210-210
心理测试技术,俗称“测谎”技术。心理测试技术是以生理学,心理学、电子学等学科的研究的成果为基础展开的,历经多年的争论和实践考验,终于踏上了应用和发展的正轨。目前在我国,心理测试技术已广泛应用在侦查、保险和人力资源等部门中,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浙江各院中,仅有极少数的院区在自侦过程中应用心理测试技术,仪器和测谎人员长久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究竟心理测试技术是否适用于自侦工作?心理测试技术该如何应用在自侦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出台部分解决了2007年律师法与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不协调,尤其是在辩护权利规定上的冲突。新法颁布至今引发了学界的关注与讨论,而在新刑诉法施行之际,2012年底新出台的四部刑诉法相关司法解释、行政法规使辩护权利的体系明晰化却也更加庞杂。这使得综合、系统地整理辩护权利相关的新法律法规有其必要性。本文以上述法律法规构成的2012年刑事诉讼法律体系为基点,对新构建的辩护权利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梳理。最后,本文将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体系中辩护权的演变对全文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4.
新刑事诉讼法修改了辩护和代理制度,主要包括:一是将律师辩护提前至侦查阶段,明确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权利范围和辩护职责。二是加强了对律师会见权行使的保障。三是加强了对辩护人阅卷权的保障,同时规定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应当听取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四是完善了法律援助制度。五是规定了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诉讼权利的救济。新刑事诉讼法的上述修改,完善了  相似文献   

15.
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和探索。目的就是要在检察环节建立起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以保证办案质量,促进检察机关提高侦查水平,从制度上保证各项检察权,特别是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16.
黎义 《决策与信息》2011,(10):27-28
拘留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广泛适用的强制措施。在具体适用过程中两者存在一些差异,本文拟对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侦办案件过程中适用拘留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并就侦查部门适用拘留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3月14日表决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修正案在证据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等诸多方面进都做出了细致的规定,重点强调了人权保障。取保候审作为一种非羁押性刑事强制措施,尤其能够显示刑事强制措施实现刑罚与保障人权的对立统一关系,虽然新《刑诉法修正案》对取保候审也作出修改和完善,但仍有值得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黄琴 《经营管理者》2014,(16):209-210
"证据开示"与"辩诉交易"是刑事诉讼程序构建中的两个重要因素,证据开示是辩诉交易的保障性因素,是辩诉交易的配套制度。成熟的证据开示制度使辩诉交易有实现其功能价值的可能,辩诉交易也能够推动证据开示的发展。新刑诉法中对证据开示制度的立法尝试为我国建立辩诉交易制度提供了前提保障,域外辩诉交易制度的发展,为我国建立辩诉交易制度提供了经验基础。本文试从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相关理论出发,探讨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和辩诉交易制度的相互影响,从域外辩诉交易制度的经验,以期对我国辩诉交易制度的建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加强检察机关作风建设是做好检察工作的迫切需要.当前检察机关作风建设还存在主动性不强、计划性不突出等方面的客观不足.应当针对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的内容,从教育、制度、监督、文化培育等途径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典型的公法,刑事诉讼法以国家公权介入为主体,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此基础上兼顾私力合作的精神,将刑事和解作为特别程序纳入其中,但国家主义的公法制度与私力合作的刑事和解存在一定的不协调,这一问题在审查逮捕与刑事和解两部分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发现这方面的问题。新刑诉法在细化逮捕条件、严格控制逮捕范围的同时,明确了应当逮捕的情形,也就是所谓的强制性规定,但这种强制性规定与刑事和解制度发生不协调,尤其在提请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曾经故意犯罪的轻伤害案件上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