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在延安13年的历史是日益走向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独立开辟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时期。延安时期是民族大觉醒时期;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成熟时期;延安时期培育和形成了象征时代精神风貌的“延安精神”。研究延安时期的历史地位,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的诸多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伟大时代。延安时期的全党思想大解放首先同毛泽东的名字连在一起。毛泽东不仅是延安时期全党思想解放的光辉典范,而且在延安时期向全党进行了深入的解放思想的理论教育,发动和领导了奠定中国革命胜利思想基础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3.
薛鑫良 《中华魂》2012,(9):11-13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延安无疑是中国革命转败为胜、柳暗花明的光辉圣地。延安时期(从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共13年)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由弱到强的"黄金时期"。延安整风  相似文献   

4.
<正> 座谈会以后的延安散文创作,是指1942年5月至1948年春这一时期作家在延安及陕甘宁边区创作、发表的散文作品。其纷纭复杂,良莠共存。几十年来对此很少有人论及。实际上,它毕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浓重的一笔,研究该时期延安散文创作,仍具有很重要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延安文艺诞生于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对于这一时期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革命史所占据的辉煌地位无论做何评论都是不过分的,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延安文艺研究成功摆脱了长期以来羁押在其上的政治意识形态阴影和浓重的宣传色彩,逐步走向学理化、历史化,学理化使得延安文艺研究不再浮躁,能够沉潜下来,  相似文献   

6.
一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一个光辉的延安时期;在中国现代文艺史上,也有一个灿烂的延安文艺阶段。这是一个创造了奇迹和永远值得称颂的时期。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必将愈加显示出它的伟大意义! 延安文艺是指1935年10月党中央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移驻陕北,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以延安为中心,包括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文学艺术。延安文艺史撰写的目的就是以延安文艺作为对象,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真实地反映延安文艺的历史面貌,科学地阐  相似文献   

7.
努力培养和造就干部,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组织基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非党干部问题,并从加强对非党干部的管理、践行“三三制”、开辟党外人员发表言论的场所等实践方面加强非党干部队伍建设。这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时代,从1935年10月19日到1948年3月23日,包容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抗日战争全程和解放战争中前期,共十三年的历史。“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延安时代又以红都、革命圣地、革命大本营的美名享誉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延安时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由第二次失败走向全面胜利的时代,并在展示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自的鲜明的五大特征,从而构成了延安时代区别于我党历史上其它时期的自身规定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局部执政的十三年,是出马列、出政策、出作风、出人才、出经验的特定时期,尤其是在民主宪政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巨大成就,不仅使延安成为当时各革命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模范,也使得延安成为闻名世界的民主圣地.党在延安时期创造地推行普选,在政治上实行"三三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民主建政,整合各党派、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为党执政奠定了合法性基础.党在延安13年中宪政建设的成功实践,不仅在军事上、政治上对争取抗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抗战胜利后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起到了示范作用,更为党在新时期、新阶段,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政道路,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最近 ,大型系列丛书“走进延安”第一辑三册 :《延安文人》、《延安访问记》、《众说纷纭话延安》由广东人民 出版社出版。该丛书主编朱鸿召先生在《总序》中说 : 延安 ,五四 ,是 2 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留下的两大玄机 ,也是我们认识、研究 2 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的 两个最关键的历史时期。近 2 0年来 ,海内外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的研究 ,已渐成一门显学。但 是 ,我们对于延安时期的认识研究才刚刚开始。 延安时期 (1 937— 1 947),黄土地上 ,毛泽东思想在这里形成 ,新中国的雏形在这里孕育 ,五四新文化和新 …  相似文献   

11.
移风易俗,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项重大任务,它上承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时期的“六劝”活动,贯穿延安13年,开启了新中国移风易俗实践的崭新历程.这一时期的移风易俗实践内容丰富,涉及生活方式、社会风气、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社会、民生层面的内容,直指群众生存需求,群众参与积极性很高,效果明显.因此,考察延安时期的移风易俗运动,总结历史经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段光辉历程。延安时期的13年,党组织建设逐渐完善直至成熟,取得统一思想、完善组织、提高党性等主要成就。延安时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探索成就,启示我们在新时代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基层党组织,切实加强基层党员队伍作风建设,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的报告文学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发展的高峰,其内容和写作特色发生了大的变化。《延安文艺丛书——报告文学卷》,集中体现了当时报告文学发展的繁荣,也是对该时期报告文学作品的总结,本书的出现在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大会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次大会作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载入史册。出席大会的代表当中,有一位就是王维。王维在1939年11月的中旬当选中共七大代表的时候年仅22岁。当初从广东梅县出发前往延安时,他并没有想到,这趟原本计划来回一个月的旅途最终却用了6年又6个月。在这6年多时间里,他跋涉11个省份到达延安,之后又亲历了延安的整风运动、七大的召开。朝花夕拾,回想起自己走上革命道路的经过,这位已是90岁高龄的革命老人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5.
建国前延安时期毛泽东黑白记实照片真实再现了他在延安革命生活的点滴瞬间,不仅反映了当时摄影上的“业余性”和朴素的价值观,而且反映了毛泽东同志默默耕耘的平民主义作风和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气质.延安时期的毛泽东黑白纪实照片真实记录了革命时代的真实艰辛和坚定的革命理想,表现出现实主义的艺术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在延安时期集体主义的民主开明.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党的建设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特别是党所领导的延安整风运动、边区大生产运动以及延安干部教育活动等,有力地促进了延安精神的形成。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17.
(2020年12月12日)潇湘孟冬,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我们在毛泽东主席的家乡韶山,隆重举行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研讨会,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意义。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历久弥新、永放光芒,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到延安梁家河插队并在那里工作生活了七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延安文艺研究的升温,研究中普遍存在用"延安文学"指称"延安文艺"、"延安时期文学"、"解放区文学"等概念的现象.事实上,"延安文学"的概念本质上属于地域文学的范畴,可泛指在延安这一地域所生发的所有文学现象,它与"延安文艺"、"延安时期文学"、"解放区文学"等概念的内涵虽有交叉,但其概念本身有着明晰的外延与内涵,不可互相指称.  相似文献   

19.
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兴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它的成立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为中国革命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编写《延安大学校史》对于继承延安时代的教育实践经验,发扬延安时代的光荣革命传统,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中华魂》2017,(2):70-70
备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系列丛书是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李铁映组织领导的,由全国260余名专家学者,历经10年认真研究,精心打造的一部巨作。该书完整系统的汇集并精选了延安时期的重要历史资料,深化了对这一时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外交和党建等重大问题的研究,突出了毛泽东思想和延安精神的研究,总结了这一时期的宝贵经验,首次编纂了延安时期在延安工作过的人物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