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仙"理论是道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得道成仙也是道教神学修炼的终极追求,而且对每个人来说"成仙"都是可能的。但是这种指向所有人的具有普世色彩的"成仙"理论的确立,经过了很长的历史时期,这是一个由封闭到开放的发展过程。道教普世性"成仙"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以葛洪、宋文明和潘师正三位道教思想家的理论为代表。道教的"成仙"理论与儒家的"成圣"思想也具有一定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2.
早年葛洪以吴土旧姓栖身新晋,武勋难就,益求文名,其于《抱朴子外篇》之中寄托良多。本文从葛洪的吴人身份与其在两晋之际的处境入手,探析其"立功立事者,髦俊之所思也"的心态,并挖掘葛洪"孤立之翘秀,藏器以待贾"的心态掩映之下,《抱朴子外篇》人才观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在探索国家、民族出路的过程中,在中西文化的冲撞之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现了转型。其转变经历了鸦片战争后的起始阶段,太平天国开始至辛亥革命期间的进一步转变以及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的最后整合阶段,并呈现出四个特点:传统思想文化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民族文化心理经历了由内超越到外超越的转变,生命意识经历了从保守到知性的转变,思维方式经历了从“天人合一”到“天人相争”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僧叡是中国佛教思想由"空"入"有"转换过程中的代表人物。僧叡在其一生佛教思想的发展过程中,由尊崇《般若》到扬《法华》而抑《般若》,不断突出了《法华》所呈现的实体意义。僧叡思想的转变,是由以般若"毕竟空"思想为主导,渐次离开,逐渐走向"佛性有宗"的方向。他的转变对南北朝时期般若与涅槃的合流起到了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的农民土地财产权是围绕"耕者有其田"政策目标而设计和展开的,"耕者有其田"经历了从空想性到科学性、从虚假性到真实性的发展历程。平均地权思想是国共两党农民土地政策的基本起点,但由于两党政策理念不同和由此决定的政策路径的不同,最终导致政策实施结果的不同。国民党最终背叛了耕者有其田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真正将"耕者有其田"作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主线,也是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的科学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综合前人的成果阐述了葛洪在岭南的史实,认为葛洪从23岁到31岁、50岁至辞世,两度在当时相对较为落后,巫术、迷信盛行的岭南生活,尤其是在罗浮山居住了20年左右的时间,并在此完成了《抱朴子》等的写作。岭南对葛洪影响很大,使得其思想呈现出道术结合的特点。这一特点既使他在哲理思想上做出了独到的贡献,也使他在哲理阐发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整理并探讨了葛洪的人体结构医学思想,病因分析医学思想,治疗学思想,预防养生医学思想,性医学思想和医学道德思想。认为葛洪的道教医学思想与现代医学的很多方面是一脉相承的,研究葛洪的道教医学思想对现代医学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8.
单于 《中华魂》2012,(16):33-34
葛洪(284~364或34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出身江南士族,其祖在三国吴时,历任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要职,封寿县侯。其父悌,继续仕吴。十六岁开始读《孝经》、《论语》、《诗》、《易》等儒家经典,尤喜"神仙导养之法"。据《晋书·葛洪传》所言,葛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  相似文献   

9.
实用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经验到语言的范式转变,这一转变表面上是由以分析哲学为代表的新哲学促动的,其深层原因则是由实用主义的基本哲学精神所决定的。实用主义是以"危机—哲学的改造—生活"的动态模式展开的,这就注定实用主义不会固守一个理论阵地。范式转变使得实用主义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从而实现了20世纪末的复兴。  相似文献   

10.
葛洪是丹阳句容人,晚年隐居并卒于罗浮山,但葛洪的出生地并非句容,埋葬地也并非罗浮山.葛洪幼年一直和宦游在外的父亲葛悌在一起,所以葛洪很可能出生在葛悌的任职地洛阳或肥乡,而洛阳的可能性最大.至今葛洪的埋葬地共有三种说法.葛洪虽然卒于罗浮山,但罗浮山只留有葛洪的衣冠冢,他没有真正埋在那里.关于杭州西湖葛岭的抱朴子墓旧闻,源自元代诗人吴莱一首诗中的文学虚构.魏晋时期盛行归葬习俗,葛洪卒后归葬到了家乡句容,因此关于葛洪墓在句容的史料记载最为可信.确定葛洪的出生地以及真正埋葬地,对于研究葛洪的生平和思想,具有重要的坐标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考察"十七年"时期《人民日报》中的楼适夷,可以发现他从"忘我"到"无我"的一次精神蜕变。这种蜕变的实质是"自我"的逐渐淡忘直至完全丧失,意味着"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在个人身上的彻底刈除,这是文艺界思想改造运动的必然结果。问题在于",自我"的丧失导致随后的盲目服从和狂热"紧跟",其结果必然是遭受愚弄和摆布。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它的形成经历了从主观唯心主义知行思想到知行二元论、从知行二元论转变为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两个阶段,科学地界定了"知"与"行"的概念,阐述了"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关系,确定了人民群众是知行活动的主体。毛泽东知行观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内涵丰富,其独具特色的"仁"、"和而不同"思想对于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演绎发展历史中,其和谐观经历了身心和谐观、群体和谐观和宇宙和谐观的发展过程并一直影响到现在。正因如此,现代和谐文化与传统和谐思想才在碰撞中相互融合,找到了现代化的路径,即在扬弃旧"和而不同"的基础上立足现实、整合资源,为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注入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演进,从建国初期"提倡节制生育和计划生育",到改革开放初期确立"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从1991年强调"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到2000年提出"稳定低生育水平";从2006年提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经历了理论与实践的磨合、接轨和融合的演进过程。从"节制生育"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人口道路建设方面的进步和成就。  相似文献   

15.
“灯塔理论”对我国“公共产品”经营方式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导致了"公共产品"的经营困境。发达国家为了解决困境,对待"公共产品"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态度经历了由"国家完全掌控"到"放松管制"的转变。其中"灯塔理论"最有代表性,即"专利权"转租和"俱乐部收费"的思路。本文以经济学理论中的"灯塔理论"为基点,从"公共产品"的资本演进入手,对我国"公共产品"领域的经营现状进行剖析,从而提出我国"公共产品"经营模式、收费建议及"两只手"的协作是我国对待"公共产品"生产经营应当采取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仁"是儒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而随着"仁"思想内涵的变化,儒学"外王"的基本途径"致君行道"也逐渐向"觉民行道"转变。泰州学派承接阳明心学,是"觉民行道"的主要践履者,也是其对宋明理学发展的内在超越。以儒家"仁"学思想的演变为主线,可以考察儒学"致君行道"向"党民行道"这一转变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17.
典籍英译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而译者伦理是典籍英译中应首先厘清的一个问题。为更好地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历时地对比分析了西方译者对《道德经》中"道"的英译,以求发现其背后所体现的两种文化间的较量。结果发现西方译者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经历一个由漠视到尊重的转变,对自身文化的态度经历了由固守到兼顾的转变;尊重并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兼顾译语文化规范应成为当下典籍英译中的译者伦理。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作为举世闻名的战略家、思想家,其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在不断突破旧观念中完善,在创立新思想中发展。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经历从“城市中心论”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思想转变;抗日战争胜利后,经历了和平建国(走议会道路)构想到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转变;建国以后,又经历了从模仿苏联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转变。毛泽东的每一次思想转变,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开创了一条新道路。研究和探索毛泽东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葛洪 ,江苏句容人 ,晋代杰出的医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最早记载了青蒿的抗疟作用 ,记载了用狂犬脑外敷治疗狂犬病 ,在中医发展史和世界医学发展史上贡献卓著。葛洪关于气功导引与养生保健的理论也远远早于孙思邈。此外 ,葛洪在晚年长期从事炼丹 ,其实际成就对近代化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是世界化学界所公认的先驱。笔者以为 ,葛洪的聪明才智与医药成就是与他先进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的。葛洪认为世界上事物之间存在统一性 ,“自天地至于万物 ,无不须气以生者也”。而气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气变导致物变。葛洪对于事物变化的认识根源 ,一…  相似文献   

20.
略论巴金解放前文学创作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以前巴金的思想是相当复杂的 ,其核心思想是无政府主义。其无政府主义思想经历了一个从信仰到破产的过程。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 )初步接触无政府主义 ;(二 )系统地研究无政府主义 ;(三 )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危机 ;(四 )转变为无产阶级战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