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创新型高校组织文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突出加强大学生创新知识的传授、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以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无疑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坚信国家真正的财富是人民的素质,高校组织文化对开展全面创新素质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创新型高校组织文化特征的浅析将会为高校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创新型组织:21世纪企业管理新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首先简述了企业管理模式从效率型、质量型、灵活型向创新型的演进,揭示了技术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和建立创新型组织的必然性,继而对创新型组织的涵义进行了界定,并着重论述了如何建立创新型组织,包括其步骤和对我国企业的启示等.本研究有助于使企业明确建立创新型组织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并诊断、解决自身创新存在的问题,提高创新管理水平和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重要力量,受到了国内外研究的关注和重视.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具有知识的高度创新性、科研目标的高度明确性和团队成员间高度协作性等特征,同时在团队内部组织构建和内部行为模式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高校创新型团队可通过营造支持性的组织环境、培育团体创造力、构建和谐组织来促进科研团队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改变和机构的调整以及深化改革步伐的加快,社会组织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建立"创新型"的社会组织团队成为必然。采用文献理论的研究方法,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创新型"社会组织的概念、创新条件以及"创新型"组织特质,最后得出了社会组织创新的核心价值以及组织持续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试论创新文化及其主导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新文化源自熊彼特创新理论。在我国 ,创新文化作为一个科学概念 ,是 20世纪 90年代末伴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而提出的。创新文化是与创新实践相关的 ,以追求变革、崇尚创新为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多种文化形态的总和 ,包括创新性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三个层面。在创新文化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三种主导性文化范式 :“新价值主义”范式、“创新型国家主导”范式和“产消合一革命”范式。“新价值主义”范式以创新主体为观测点 ,其动力源自观念革命 ;“创新型国家主导”范式以作为创新主导的“国家”为观察点 ,其动力源自国家的创新追求 ;而“产消合一革命”范式则以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为观察点 ,其动力源自生产关系与消费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思想。其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逐步酝酿和顺势提出、系统阐发和整体部署、丰富完善和实践升华三个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巨大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人类发展的历程表明,科技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科技成为文化展现、传播与创新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另一方面,文化创新又为科技的不断进步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在此背景下,我们不仅要通过发挥现代高科技的作用来充分展现、传播和创新中国文化,而且要通过大力构建创新型文化来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此外,要通过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文化强国建设两大战略的协调互动,促进我国科技和文化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试论大学与创新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承担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任务,同时还肩负着建设创新型文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创新型集群组织结构的耦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集群的主要竞争优势表现为“创新优势”,而创新优势的大小又取决于其组织结构和内部运行机制。在分析创新型集群组织结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尝试应用网络理论构建创新型集群组织结构的一般耦合模型,并剖析卫星式、轴辐式和多中心三种创新型集群组织结构的核心网络特征、耦合条件及所适用产业的特征,可以为培育创新型集群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南都学坛》2015,(4):107-111
企业研发人员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是企业的核心战略资源。企业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促进研发人员的成长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保障。企业可以从组织文化支持、组织制度支持、组织资源支持、主管支持和同事支持五个方面构建全方位的组织支持机制,为研发人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组织文化支持包括培育创新型文化和倡导组织学习;组织制度支持包括制度的设计、执行和调整;组织资源支持包括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研发资源分配和以协同创新为基础的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主管支持包括主管支持和员工需要之间的契合以及主管的角色转换和道德风险的规避;同事支持包括以信任为基础的组织内部社会网络构建和以研发团队为主体的动态创新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先进文化必须以民族性为根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宗旨的、以引导社会全面进步为方向的、以融合一切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内容的文化总和。中华民族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必须重视“民族性”,在不妄自菲薄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强调本民族文化尊严,进一步学习一切先进文化,与本民族文化融合。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保护民族大众文化实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民族大众文化是实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支点.然而,面对如此强势的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文化同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突出表现是民族大众文化的衰落.若失去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无异于毁掉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将是保持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本途径,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基本支点就是民族大众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基本思想,借鉴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把劳动视为人类的本质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习近平的劳动思想包括劳动价值论、创新劳动论、和谐劳动论、劳模精神论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表现出习近平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综合国力提升基础上,对新的工业革命条件下劳动者的主体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技术创新与价值创造等时代问题的新思考,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经济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孔子继承先王之道,开创万世之学,功盖尧舜;孟子一生弘扬儒学。孔孟儒学博大精深,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使中华民族能够在历史长河中,历经艰难险阻而傲然挺立。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爱国爱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崇尚和谐的民族精神。孔孟儒学对民族精神的塑造、民族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弘扬传统孔孟儒学对寻找民族精神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校的科研创新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积极支持高校科研创新,实现高校科研创新突破,提高科研创新团队创新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几个有代表性的实际调研,认定团队的领导模式、成员间联系的紧密性、团队所处的发展时期、成员的科研背景以及团队组织结构、团队文化是团队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由此探讨了目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突出问题,提出从科研创新团队产生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的营造方面作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它对于整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具有整合协调的作用,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其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高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当然,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一个长期、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做好以下工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塑造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文化的感受力、领悟力。  相似文献   

17.
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时代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民族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和集中体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时代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新时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时代精神,就要充分认识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时代价值,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通过文化创新培育中华民族时代精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弘扬中华民族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8.
当前,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坚持文化理论创新、文化观念创新和文化体系创新的理念;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方法论;必须以“保护-继承-创新-弘扬”为手段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当代文化要适应时代大潮和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维护和保证国家、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行文化的整合与创新尤为重要。中国当代文化的整合与创新,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全球意识、民族意识和变革意识;其次,中国当代文化的整合与创新不能空中建阁,沙上建塔,必须要以中国现代先进文化为本位,要有明确的整合与创新的方向;第三,中国当代文化的整合与创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个大工程,必须对其中的几个关键性工程,如核心工程、保障工程、基础工程、创新工程、动力工程等进行重点建设,才能把中国当代文化的整合与创新这个大工程建设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