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城务工人员作为我们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影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杀鱼弟"作为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不做读书郎却愿为杀鱼工,发现隐藏在这一事件背后的是一个严重的教育问题,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失学问题。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两种研究方法,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失学问题从失学因素、隐性失学现象、失学所带来的危害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提升贫困家庭子女的脱贫内生动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世代贫困问题。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和家长亲职能力这两项家庭心理资源的效能,能够催生子女产生积极向上的脱贫内生动力,并与外部扶持资源形成合力,使子女更加刻苦学习并跳出代际贫困的陷阱。本研究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省贫困县抽取了1462名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考察上述两项家庭心理资源对子女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贫困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家长亲职能力与子女脱贫内生动力都处于中等水平,其指标均有较大提升空间;(2)家长亲职能力在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和子女脱贫内生动力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3)家长给予关注和家长实质陪伴在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和子女脱贫内生动力的关系中均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且家长实质陪伴的中介作用大于家长给予关注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对贫困问题将成为今后反贫困的重点。在回顾和梳理相对贫困内涵和贫困视角转换的基础上,利用2018年CFPS数据分析中国相对贫困家庭的多维剥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相对贫困家庭面临较为严重的多维剥夺,其中农村相对贫困家庭的主要被剥夺维度是教育、健康和劳动能力,城市则是教育、健康和住房,同时,农村相对贫困家庭的多维剥夺程度显著高于城市;(2)相对贫困家庭不仅受户主、家庭特征等个体因素的影响,还与村庄(社区)特征、户籍制度等结构因素相关;(3)多维剥夺与非多维剥夺以及城乡相对贫困家庭之间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基于此,中国相对贫困治理需要根据贫困剥夺维度和影响因素精准施策,尤其要重点关注遭受多维剥夺的相对贫困家庭。  相似文献   

4.
邱凌  宋潇潇 《今日南国》2010,(16):12-14
自8月15日广西各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全面开通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工作热线电话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笔者了解到,不少家庭贫困的考生和家长纷纷打来电话,进行咨询和寻求帮助,咨询的内容主要包括广西高中阶段学生资助政策、贫困大学新生资助措施和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程序等相关事宜。  相似文献   

5.
农村贫困学生教育投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贫困家庭的教育投资是农村教育的难点和重点,需要全社会长期关注。分析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投资的成本补偿、教育机会、成本与收益和规避风险的能力等,有利于提高对贫困家庭教育投资的认识,有助于找到解决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投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大幅度的扩招,贫困生队伍也日益"壮大",且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贫困学生心理困境的问题,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拟对高校现有的贫困生主要存在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形式,从贫困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障碍;挫折感与心理承受能力;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最终提出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构了适用于测量中国城市贫困家庭生计资本状况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城市贫困家庭生计资本现状。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城市贫困家庭生计资本总体匮乏;内部结构严重失衡;维持型特征突出,发展型特征较弱;脆弱性强、可持续性差。城市贫困家庭可持续生计系统的建构需要有效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贫困治理的深入,解决长期贫困问题开始进入到理论研究和贫困治理决策者的视野中,其中贫困家庭代际传递被认为是贫困治理的关键。为了缓解我国城市贫困家庭代际传递,也为了推进我国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的转型,需要建立综合的政策体系。本文基于缓解贫困代际传递的政策视角的讨论,重新对缓解我国城市贫困家庭代际传递的政策进行了目标定位,从而提出要推动目前单一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成综合的生活支持制度,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贫困家庭分类救助(五类补助金制度)+贫困家庭救助服务"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相结合的估计方法,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2年和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对贫困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精准扶贫显著促进了贫困家庭的创业,主要通过物质资源扶持型、外部环境改善型及精神文化支持型项目的实施而发生作用。同时,精准扶贫政策主要促进了贫困家庭的生存型创业,而对机会型创业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如果从创业资产总额和经营净利润两个层面衡量创业绩效,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家庭创业的资产总额存在积极影响,但对经营净利润的影响并不显著。从贫困居民自身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创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从而为各级政府制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贫困家庭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赋权理论通过对中年男子杀妻这一事件的分析,对处于当代中国转型时期中的贫困家庭进行解读,认为在社会转型的条件下,贫困家庭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权力的缺失和无权感。解决这样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外部的干预和帮助,开发成员的潜能,增加家庭成员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和再就业的能力,帮助其找到社会支持网络,消除贫困家庭中成员的无权感,实现增权,并借以推动政府与社会对由于社会转型而处于贫困的家庭的政策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职校生中特殊家庭和弱势群体子女的比例比普通高中生要高得多。所谓特殊家庭,主要指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再婚重组家庭、父母一方或双方残疾或智障的家庭。弱势群体一般指因下岗失业、待业造成困难的贫困家庭。  相似文献   

12.
涂永平  黄麟胜 《源流》2012,(10):62-62
日前,记者在蕉岭县新铺镇黄坑村了解到,该县充分利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五保等民生政策,对因病致贫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政府、帮扶单位筹资帮其购买社会保险的方式,使贫困户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通过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治病、养老等包袱沉重的贫困家庭,看到了脱贫的希望,走上勤劳致富的路子。黄坑村小型茶叶加工坊内...  相似文献   

13.
城市贫困家庭劳动人口在就业市场上大多数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状态颇受正式与非正式的就业支持网络影响.根据长沙市雨花区两个街道的就业支持网络实证研究,借以探索如何构建城市贫困家庭劳动人口的就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初期,香港面临着严重的教育危机,战争的破坏使其停滞不前,而且自身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教育资源的贫乏,学校、师资欠缺,适龄儿童失学问题严重,职业教育的相对滞后等,对此,港英政府制定出适宜的教育政策,缓解了失学问题,规范了香港教育,完善和发展了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主要运用生命历程理论,通过深入访谈法收集贫困者“主诉”的生活史,对农村贫困家庭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贫困家庭的产生是先赋性弱势与事件性弱势在家庭内累积的过程和结果,先赋性弱势累积的影响具有基础性,事件性弱势累积的影响则具有直接性。先赋性与事件性累积双高的贫困家庭,贫困的自我再生机制最强,个体能动性的作用空间最小;先赋性与事件性累积双低的贫困家庭个体能动性的作用空间最大,家庭脱贫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低保家庭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引起众多关注,各国为缓解贫困代际传递,有着诸多的制度实践,其中国外的子女津贴制度尤其值得重视。通过阐述国外子女津贴制度的类型,分析国外子女津贴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在其基础上可提出我国子女补贴制度的制度设计框架。贫困家庭子女补贴制度需遵循选择性、政府主导以及基础综合与分类补贴的原则,根据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确定基本补贴金与临时补贴金,采用现金补贴与实物补贴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分类管理与个案管理的管理方式,结合综合性的目标定位方法,实行分层决策、分级管理模式;资金筹集仍然是以政府提供和政府拨款为主导,设立统一的城市低保家庭子女补贴金专用账户。此种制度设计,将使为贫困家庭子女进行补贴的措施制度化,成为缓解城市低保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政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7.
日前,记者在蕉岭县新铺镇黄坑村了解到,该县充分利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五保等民生政策,对因病致贫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政府、帮扶单位筹资帮其购买社会保险的方式,使贫困户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通过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治病、养老等包袱沉重的贫困家庭,看到了脱贫的希望,走上勤劳致富的路子。黄坑村小型茶叶加工坊内,68岁的陈日红弯下腰,双手熟练地捧起茶叶放进机器。她期望通过自己的勤劳,让家庭完全走出病魔的阴霾。  相似文献   

18.
人多地少的矛盾是我国农村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这对矛盾不仅是导致不少地区的贫困人口解决不了温饱的原因,也是其未能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笔者采用个案调查研究的方式,调查了永善县部分贫困家庭的情况,反映出人多地少的矛盾在这种贫困家庭中的激化程度,呼吁政府和社会重视,并且笔者试图探讨这种贫困家庭的脱贫及其子孙后代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是家风教育的成功典范。梁启超提倡寒士家风,磨练子女的意志;主张亲情至上,用"爱"维系家庭情感;倡导公私德并重,培养子女高尚的道德;主张培养务实的学风,教育子女做学问要脚踏实地。他运用言传身教、因势利导、以趣导学等方法对子女进行教育。注重家庭氛围的营造、强调知行合一、凸显爱国情怀是其家风教育的突出特点。其家风教育中强调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引导当代子女实现人生价值;重视培养务实学风的教育思想有助于提高当代子女的治学水平;注重为人处世的教育观念有助于引导当代子女建立和谐的群己关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有助于促进当代子女成才。  相似文献   

20.
近代尤其是20世纪初,山东地区的慈善教育事业逐渐发达,愈来愈多的社会慈善组织和个人等抱着社会改造、培育新国民的目的来兴办慈善学校,对贫民失学儿童实施教育;同时慈善教育也包括了成人以及教育技术培训,另外就是设立奖学金和贷学金资助贫寒学子升学深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