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梦的解析 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自以为独一无二.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更是以为这个世界是专为他而创造的. 洪秀全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虽然出生在赤贫家庭,但是由于他自小聪明伶俐,又是老儿子,便受到父母异乎寻常的宠爱.所有的孩子中只有他一个被供上了学,别的孩子吃野菜糊糊,他却总能吃饱红薯.可以说,他是"娇生惯养"的.  相似文献   

2.
梦的解析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自以为独一无二。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更是以为这个世界是专为他而创造的。洪秀全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虽然出生在赤贫家庭,但是由于他自小聪明伶俐,又是老儿子,便受到父母异乎寻常的宠爱。所有的孩子中只有他一个被供上了学,别的孩子吃野菜糊糊,他  相似文献   

3.
清朝史书、文集和学术界有关洪秀全之死,众说纷纭。归纳之,大体有以下两种说法:自杀论与病死论。自杀论中,又有服毒自杀论与吞金自杀论两种。然经过细致之考证与分析,洪秀全之死,非单一因素所致。洪秀全早逝,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4.
洪秀全的政治性邪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旭澜 《江汉论坛》2006,(3):111-113
救世主下凡,统治世界万国,是以洪秀全为教主的拜上帝会这一政治性邪教的根本特征。其它的主要方面是:从世界末日论发展为造反做官论;欺人的巫术表演与“天话”;对参加者的绝对控制;君权与神权相结合的极权统治;实行极端愚民政策,扫荡民族传统文化;实行血腥的大屠杀;极端反人性反社会的“男别男行,女别女行”。要将洪秀全等极少数人与大多数太平军区别看待。消除政治性邪教的精神遗产与孳生土壤,是进步人类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也评洪秀全     
洪秀全是伟大的农民革命英雄。他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一生,他既是反封建的旗手,又是皇权主义的继承人;既是反侵略的英雄,又是宗教迷信的鼓吹者与受害者。他创造了英雄的业绩,也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相似文献   

6.
论洪秀全思想的离异与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思想转型问题上存在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即离异与回归现象。洪秀全作为近代中国深有影响的一位农民起义领袖,他的思想从表面上看也经历了从离异到回归的过程,但实际上,他的思想的离异只是一种表象,目的是为了最终的回归,而回归则一直是他思想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7.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领袖,他的历史功绩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洪秀全在太平天国革命中也犯了不少错误,对于太平天国的失败,负有重大的责任。本文对他所犯的错误,作一浅论。太平天国初期,洪秀全利用宗教组织群众、号召群众,对太平天国革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太平天国革命不断发展。然而定都天京后,情况就起了变化。本来打下南京后,形势极为有利。太平军“既众且整”、“直望无际”。清军则是“望之夺气”。(汪士锋《乙丙日记》卷一)但洪秀全一进入南京城,就“直入两江总督衙门,以为天王府,改南京为天京,正式于此建…  相似文献   

8.
李锦全 《学术研究》2001,1(11):86-89
洪秀全的宗教思想一般认为来自西方基督教,但拜皇天上帝与主张平均平等,也是中国原始宗教和后来农民起义的传统思想,因此可以看成是中西文化的结合.德国农民战争中的闵采尔是正宗教会的神学异端,太平军起义时的洪秀全,亦被近代基督教视为异端邪说,其实这是反封建革命农民的本能,是中西文化的共性.  相似文献   

9.
作为太平天国的领袖 ,洪秀全根本不具备领导人应有的政治谋略和军事魄力。对于关系到革命发  展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 ,洪秀全没有进行通盘的运筹和规划。指导思想 ,蒙昧落后 ;作战指挥 ,不遵兵法 ;政治策略 ,超出实际 ;战略决策严重失误。洪秀全排斥知识分子 ,不重视人才 ,对内不用贤才佐政 ,对外不招贤纳士 ,致使太平天国朝中无将 ,国内无人。领导人主要的职责是决策和用人 ,而洪秀全恰恰未能做好这两点 ,决策上一误再误 ,用人上一错再错 ,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质疑、考辨,认为罗尔纲先生用以论证洪秀全“东乡登极建国”说的主要根据及其佐证,实际上不能使这一观点得到证实,只能使之得到证伪。  相似文献   

11.
洪秀全与曾国藩文化观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秀全与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的较量的不同胜败结局 ,其深层原因主要不在于战场上的得失多寡 ,而在于各自对于中西文化的认知与抉择程度是否符合当时特定的中国文化演变发展的轨迹。具体说来 ,洪秀全对中国传统文化既否定又依恋 ,曾国藩对中国传统文化既维护又超越 ;洪秀全对西方文化中宗教神学等予以改造利用却缺乏全面认识 ,曾国藩对西方文化加以抵拒的同时又对科技为主的物质文化予以认同 ,是二者文化观的主要分歧所在 ,并因而对中国近代社会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洪秀全的宗教一方面来自西方的基督教,但其中也不乏中国特色,可以说是西学东渐的结果。虽然有些东西不免有些牵强附会,但是洪秀全却利用它建立起一个农民政权,并率领这些农民在近代中国的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场气势磅礴的悲壮的历史剧,给清王朝以致命的打击。  相似文献   

13.
罗峻 《船山学刊》2003,(4):69-72
19世纪的近代中国相继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大同理想,一种是以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为代表的农业社会主义,建立在绝对平均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一种是以康有为的《大同书》为代表的工业社会主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两种大同理想在继承古代大同、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和对平等思想的追求方面有相似之处,同时,由于两人具有不同的政治倾向和西方思想渊源,两种大同理想在基本观点及对未来的设想存在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洪秀全的"天国梦"与孙中山的"民国梦"既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洪秀全渴望天王专制,幻想以均等的方式化解民生难题,实现人人温饱,最终人去梦碎;而孙中山倡导"民有、民治、民享",希望民富国强。斯人虽去,但他的梦想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下已经和正在变为现实。由于洪秀全、孙中山的梦想都滋生于中华大地,他们都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都吸收借鉴了西方思想文化元素,都以推翻清廷为己任。  相似文献   

15.
《洪秀全演义》是晚清革命派小说的代表作、整个晚清小说的一流之作。本文指出该小说系黄世仲创作最早的一部小说;其最早的单行本是出现于1908年的香港中国日报本;作者并未写完,而只写了54回。《洪秀全演义》是一部正面歌颂太平天国革命的长篇小说;虽然所写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却具有艺术描写上高度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这不仅揭示了先进政党和先进阶级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太平天国的兴衰就是不远的殷鉴。  相似文献   

17.
平心而论,鸦片战争时期的“师夷乏长技”,洪秀全的“拜上帝”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洪秀全利用一知半解的基督教知识附会上帝,并将其纳入自己的政治追求当中,把政治化的宗教与其反清大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建了反映广大农民绝对平均主义要求的“天国”理论,从而在南京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但是,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迅速向专制独裁转化;公有制的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又使层层官吏贪污中饱;洪秀全在建立唯一真神掩盖下的帝王大业的过程中异化到了反面.政治化的宗教和宗教化的政治,再加之理想化的空想,促洪秀全的空想转眼化作泡沫.  相似文献   

18.
《我在霞村的时候》的主人公贞贞的失贞是事实,但丁玲却在贞洁问题上提出更深的思考:肉体失贞不等于精神失贞。本质上讲,《我在霞村的时候》表现出具有革命者与女性双重身份的丁玲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它立足女性身份表达女性在战争中的体验,具有一定的超越时代的意义,但革命者身份又限制了丁玲更深层次的思考,没有实现对国家与民族界线的最终超越。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有人怕死,有人不怕死。其实,怕死又有什么用呢?生与死是对立的統一,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这是不以人們意志为轉移的客观规律。这条规律对于作为自然的人来說,是完全一視同仁的,毫无例外的。但是,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和死除了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而外,还要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在阶級社会中,剝削阶級总是享受着远比劳动人民优越百倍的生活条件,并且为此而迫使劳动人民流汗、流血,为他們承  相似文献   

20.
对秦日纲集团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日纲,被太平天国封为燕王,辖下职官600余人,士卒数倍于官。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秦日纲奉洪秀全之命,与韦昌辉一起杀了杨秀清。石达开强烈要求洪秀全余韦昌辉,秦日纲又奉命杀了韦昌辉。后来,石达开要杀秦日纲,洪秀全未能保全秦日纲。于其族人,却并未受到株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