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程大中 《统计研究》2008,25(9):36-43
就中国总体及多数省区市而言,经济服务化趋势以名义增加值、就业和消费支出衡量显著提高,以实际增加值衡量并未明显变化,以服务进出口比重衡量则显示出“逆服务化”倾向。服务相对价格指数上升既可解释服务业实际增加值比重上升乏力,同时也是导致居民服务支出比重上升的首要因素;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是服务业就业份额增长较快的主因;中国在服务消费方面已显露出“成本病”迹象。各省区市服务业实际增加值、就业和消费支出比重等经济服务化数据均支持绝对收敛假说,但服务业实际增加值比重的收敛速度大于其就业,城市居民服务消费支出的收敛速度大于农村地区,各地工业化收敛速度大于其服务化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庆光 《统计与决策》2005,(19):110-112
一、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十五"期间为例,第三产业对全国新增就业人数的贡献率为84.6%,显然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从1980-200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3.7%上升到32.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2.1%上升到26.4%.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1%,减少了126万个劳动力;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1%,创造了26万个就业岗位;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1%,创造了100万个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3.
一、"十一五"时期内蒙古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十一五"时期,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542.26亿元(现价,下同)增加到2010年的4209.02亿元,年均递增15.0%,快于同期全国服务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01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6.1%,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9.3%;服务业实现税收542.42亿元,比2005年增加327.62亿元,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38.2%,服务领域日益成为地方增税的重要来源.2010年全区服务业从业人员407.5万人,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达34.4%,比2005年提高3.9个百分点;新增就业人员89.6万人,占全区新增就业人员的62.4%.服务业正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4.
文化消费水平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九五”期间,百色市城镇居民的文化生活发生了可喜变化。据抽样调查显示,2000年百色市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800.08元,比1995年增长42.3%,五年间平均每年以7.3%的速度递增,快于同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的递增速度;同时,广教娱乐及服务支出占消化性支出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12.8%上升到2000年的14.8%,在衣、食、住、行、医、用等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由高至低排列中,广教娱乐及服务消费比重已跃居第二位,仅次于食品支出的比重。  相似文献   

5.
魏作磊  胡霞 《统计研究》2005,22(5):32-5
20世纪 60年代以来 ,服务业异军突起 ,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日趋重要。目前 ,无论从就业比重还是产值比重来看 ,服务业在世界经济中总体上都已超过工农业之和。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增长、吸纳就业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与此同时 ,经济学对服务业的关注也与日俱增 ,其中对影响服务业迅速崛起原因的探讨是理论研究的焦点之一。从需求角度解释服务业崛起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最终消费需求增长是服务业崛起的主要因素 ,这一观点源自克拉克。克拉克认为服务业比重的上升主要是由于人们的消费需求引起的 ,因为相对…  相似文献   

6.
戴翔等 《统计研究》2018,35(6):56-67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出口存在着名义增长和真实增长两种情形。面临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当前中国制造业名义出口面临“天花板约束”,而破除约束的路径之一就是依托制造业服务化提升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实现真实出口增长。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在整体和细分层面上测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样本经济体2000-2014年制造业出口内含服务增加值。研究发现,无论是整体还是细分行业层面,以出口内含服务增加值为表征的制造业服务化有深入发展趋势,但中国在样本经济体中排名较为靠后。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与制造业出口内含国内服务增加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内含国外服务增加值呈显著负相关。因此,破除出口“天花板约束”,依托制造业服务化对于中国制造而言具有广阔空间和余地,也是可行的路径之一,但需要区分制造业出口内含的服务增加值来源结构。即通过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以弱化制造业发展对国外服务业的依赖,对确保上述路径可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指标的选取从各地区服务业的生产,就业,增长,需求,投资等方面选取7个指标:服务业产值比重,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收入,各地区对服务业的投资比例,各地区城镇居民对服务产品的消费比例,服务业本年的产值增长率,服务业对本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服务业产值比重X1=服务业总值/经济总产值*100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剧烈变动。一、服务业在许多发达国家以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并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在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在2001年首次超过了工业的比重,在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产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之后,正在向服务经济时代迈进。从我国三次产业发展的趋势看,产业结构变化出现了质的飞跃,第三产业具有越来越重要地位的趋势。从劳动力就业结构来看,预计2005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43%,比2000年下降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达到36%左右,比2000年上升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城市居民家庭消费呈现出基础型消费质量持续提高、支出比重总体趋于下降,保障型消费刚性特征显著、支出比重略有下降,改善型消费在服务、汽车和个性化消费等推动下支出比重快速上升等特点。而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扩大的因素包括城市居民家庭消费倾向逐年下降、购房支出及还贷挤压消费能力、社会保障功能偏弱成为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为此,建议保持收入稳定增长,增强收入增长预期;完善社会各类保障制度;稳定住房价格和物价水平;培育和引导消费结构升级等。  相似文献   

10.
从经济普查看中国服务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殷凤  陈宪 《统计研究》2007,24(10):26-33
 摘  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后,国家统计局对GDP数据进行了重大修正。在2004年2.3万亿元的修正量中,服务业增加值的修正量为2.13万亿元,占总修正量的9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修正前的31.9%上升到修正后的40.7%。而服务业就业人数却较统计年鉴数据减少了7592万人,降幅达33%。各地区生产总值与结构的变化改变了各省、市、自治区的原有排名,反映出一些新的情况。本文对经济普查后中国GDP总量、结构和速度的修订、地区生产总量及结构变化、服务业就业人员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数据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并对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国际比较 。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以β收敛模型为基础,构建调整的滞后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其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收敛情况及趋同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均呈现收敛趋势,且区域金融发展收敛速度显著大于经济增长收敛速度,而且金融发展随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成长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以来,北京第三产业已成为三次产业中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均占首位的产业.由于第三产业是个十分庞杂的部门,其内部各行业间的发展差异较大,这些差异反映在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如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以及相对生产率等等.正是这些差异促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得到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为便于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根据第三产业的部门结构,这里将第三产业内部划分为以下七个行业:(1)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电业合称为运输邮电业;(2)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合称为商饮业;(3)金融保险业;(4)房地产业;(5)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合称为社会服务业;(6)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合称为科教;(7)国家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合称为政府团体;(8)其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国经济增长两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入手,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大量引进外资的深层次原因.采用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中国工业化进展程度的指标对整个90年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的工业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实际上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大量引进外资导致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的"替代效应",一是"外资替代效应",二是"弱质替代强质"现象.两个"替代效应"对中国工业化和经济结构变化的深刻影响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VAR模型分析了我国贸易顺差、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中国贸易顺差、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在长期,中国贸易顺差、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贸易顺差和经济增长互为原因,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互为原因;我国贸易顺差、消费及经济增长自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依次为较弱、较强、很强.建议: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来扩大内需;获得更趋多元化的我国贸易顺差来源.  相似文献   

15.
谢锐等 《统计研究》2020,37(1):88-98
本文在现有的三区域产出溢出反馈模型基础上构建出衡量中美经济增加值和就业联系的测度方式,全面透视了中美两国的增加值和就业依存关系。结果发现:①通过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中国最终需求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美国最终需求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则在近期存在下降趋势。同时,中国的最终需求为美国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而美国最终需求对中国的就业影响在近期处于下降阶段。②就双边贸易而言,中美贸易对两国的增加值和就业贡献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具体到产业渠道上,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主要影响中国的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纺织服装以及皮革制品,批发贸易(汽车和摩托车除外)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主要影响美国的法律、会计、总部及管理咨询,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作物和畜牧业,行政和辅助服务活动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  相似文献   

16.
大丰城镇居民饮食消费正由原来的饱餐型向营养型、新鲜型、简便型转变。大丰居民的食品消费一向以米面为主,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在食品方面更讲究多样化和营养化,由主食化向副食化转移的趋势非常明显。大丰市统计局城调队抽样调查资料表明:1997年大丰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860元,比1991年增长1.62倍,在居民食品消费中,人均主食支出185.5元,比1991年增长1.57倍;人均副食支出1090.l元,比1991年增长1.69倍。其比重的变化,1997年主食的比重为10%,副食的比重占到58.58%,与1991年相比显变化不大,但动物性食品以及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义乌市服务业发展迅速,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2006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0.1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1.2%,在全省经济发达县(市、区)中最高,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服务业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产业。  相似文献   

18.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衢江区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新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全区服务业保持了两位数的稳定增长,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也从2000年的28.2%发展到2005年的32.1%。从2006年上半年衢江区首次服务业统计调查情况来看,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亿元,其中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49亿元,增长11.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1.5%,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3.63亿元,增长39.6%,总量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已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税源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增加值贸易视角出发,通过构建2012年和2015年中国区域-世界投入产出嵌套表,结合增加值贸易的就业投入系数,测算并比较分析了区域增加值贸易带动的就业创造、就业溢出和就业反馈效应。结果显示:考察期内中国区域增加值带动的就业效应主要源于国内贸易,且从发展趋势来看,对国内贸易带动就业的依赖程度在进一步上升;中国区域增加值贸易带动的就业效应多表现为就业创造>就业溢出>就业反馈,其中直接带动的就业创造效应开始减弱,间接带动的溢出及反馈效应成为区域就业增长的主要来源。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整合优化以内需为基础的国内价值链作为就业"稳定器",稳步推进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对接作为全球化条件下实现产业升级和促就业的"助力器"。  相似文献   

20.
服务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服务业已超越了“三个70%”,即增加值占GDP70%,增量占GDP增量70%,就业占社会总就业70%。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2005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73395亿元,占GDP的40.3%。但服务业统计相对比较薄弱,缺乏能与服务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完整的服务业统计体系,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完善和健全服务业统计制度,改革服务业调查方法,加强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势在必行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