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节八味     
鸡年春节,虽然天气不美,过得仍有滋味。点点滴滴,尽管都是小之又小之事,却也充满浓浓人间情趣。选择八则,记叙如下,录以备考。看了一台“好戏”我把“好戏”之味,最为轻松的一味,作为“春节八味”的开篇。我一年到头是不大看戏的,一般的戏绝对不会去看,只有公认的好戏才会去欣赏。不过在今年的春节期间,却看了一台“好戏”。  相似文献   

2.
女儿的国庆     
又到国庆节了。往年,女儿早早地就盼着这一天了,因为她的生日是国庆前一天,过完生日接着过国庆节,让她开心极了。可今年,女儿却不高兴了。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小脑瓜里似乎有了不少想法。离国庆还有一个星期,她的问题就来了。“爸爸,我为什么要叫霖霖?”“因为爸爸希望你一辈子都沐浴着甘霖,健康幸福地生活。”我说。“可是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女儿嘟起嘴。“那你想叫什么呢?叫小白兔好不好?”我对她说,因为女儿以前特别喜欢兔子,也随口说过让我叫她小白兔的话。“不!”女儿很坚决,“我要叫国庆!”我一听笑了,“傻孩子,这是个节日名,是祖国…  相似文献   

3.
彭龙富 《百姓生活》2011,(10):17-17
吃过晚饭,女儿窝在沙发上看一本已翻过N遍的漫画杂志。我心里泛起一丝不快,但转念一想。看书总比看无聊的肥皂剧要好,因此冲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没想到,这转瞬即逝的一念却没逃过女儿的眼睛。她说:“爸爸,我现在看书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是只看图画,现在是看文字。”  相似文献   

4.
许海玉  王远征 《社区》2008,(27):22-23
刘先生的女儿4岁,在私人幼儿园上小班。他发现女儿有一次站着小便,大声呵斥女儿不能这样,女儿却理直气壮地说:“小朋友都是这样的。”原来,他女儿就读的幼儿园厕所不分男女。刘先生想跟女儿解释性别差异,可女儿听不懂。但不解释清楚,又怕影响女儿的性别观。  相似文献   

5.
“你看,这是我84年春节的照片。那时的年味多浓呀?”随着羊年脚步的临近,周末,我和女儿开始打扫房间、筹备年货,准备欢欢喜喜过大年。无意中找出了一本80年代的像册,翻开第一页,一张我穿西服过年的照片映入眼帘。凝视着照片中的人物和往事,80年代过春节的场景像一幕幕电影在脑中浮现。  相似文献   

6.
《新天地》2007,(3)
当我看着这3张不同时期的“全家福”,就会思绪万千。第一张“全家福”是1978年春节。那年女儿7岁,儿子4岁。当时最值得庆贺的事情是我们终于住进了企盼已久的新房!照片上的我一改过去只穿蓝、  相似文献   

7.
张翠芳 《社区》2014,(7):34-35
春节前,湖北省宜昌市高新区南苑社区的网格站站长为社区13个网格员布置了一个“作业”:每个网格员本月除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对网格内的“三无”老人、孤寡老人以及独居老人进行摸底,对有困难的老人给予帮助,对独居老人上门走访和电话谈心。  相似文献   

8.
丁宁 《新天地》2011,(2):37
丁老师:您好!春节即到,女儿会回家过年,我心里非常高兴,可又惴惴不安。女儿过了年就33岁了,我不太想让她今年回家过年,我想让她跟着那个小伙子回他的家去。我女儿长得挺漂亮,一米六五的个头,白皙的皮肤,大大的眼睛,十分文静。她一个人漂在  相似文献   

9.
李翔 《新天地》2017,(1):36-37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对于很多民俗学者和老百姓来说,是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是需要过而且必须过的,而且因为春节已经延续了上千年,还必将延续下去.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老祖宗的东西别轻易丢掉.但是反过来,我们也必须直面春节不可避免的变迁,知道春节变了什么,我们过春节的环境变了什么,就会明了“年味儿”到底去哪里了.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04,(4)
96156系统开通一周年之际,北京市崇文区于2003年12月26日至2004年2月5日期间,举办了“96156一周年居家生活好帮手活动”和“亲情、关爱——陪伴孤寡老人过大年活动”。两项活动的开展真正体现了96156心系老百姓,服务老百姓的社区服务理念,使96156这一民心工程真正起到了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崇文区共有14家服务质量好、重承诺、守信誉的服务商参与“居家生活好帮手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有力缓解了两节期间服务需求大,服务市场人员紧张的矛盾,为广大居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愉快的春节提供了有力保障。“陪伴大年夜活动”…  相似文献   

11.
“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还有我的他(她)……”歌舞节目历来是春节联欢晚会的重头戏。不过,今年最出风头的却不是什么大腕明星,而是一个普通家庭。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旋律简洁明快、感情真挚动人的歌曲《让爱住我家》,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共鸣。这个自创自演的节目因而获得本次晚会歌舞类一等奖。演唱《让爱住我家》的一家子——沈阳先生赵明和他的台湾妻子麦玮婷以及他们的儿女赵丝弦、赵鼓瑟,一夜之间成了全国最出名的普通人家。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去年春节前夕,一位老太为了让儿女回家团圆,竟然想出怪招,用小刀朝自己的腹部连扎6刀,受伤后被送到医院抢救。当子女从外地赶回来后,她却开心得笑了。江苏盐城兴桥镇的陈奶奶为了使子女常回家设立了“子女探望奖”。河北邯郸市广圣县焦庄村的程奶奶,特意建了个“子女探亲账本”,子女回家的时间和次数,都及时地记了下来,还准备设个“回家奖”。青岛市72岁的魏老太,去年春节后来到了公证处咨询:“能不能立个公证,让我女儿和外孙经常回来看我!”原来年前与她相依51年的老伴去世,三个女儿都没来看望她,她独自寂寞地过了大年。  相似文献   

13.
MBA教女方案     
宋宁 《可乐》2010,(5):18-19
我是一家跨国企业的CEO,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的我却对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为了教育好女儿,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尝试用HBA的理念对她进行培养。 学会规避风险 2003年3月,我赴美前几天,备战中考的女儿突然宣布放弃报考重点高中,去学动漫。我一听,就蒙了。女儿从小喜欢美术,最近又迷上动漫,我曾提醒她:“这只能作为业余爱好,不能作为专业,否则有饿肚子的危险。”女儿固执地说:“爸,现在是民主社会。我已经被你专制了15年,该自己做一回主了。”我和她争论了半天,也没能说服她。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使得民俗修辞呈现出普遍性特征,这种特征具体表现在人民对自然的抗争、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和对不幸、不雅事件的委婉、曲折反映上.又因为我国是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所以,表现各地人民生活、向往等的民俗修辞不可能不呈现出特殊性.比如,过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里最为隆重的节日,可是,不同地方的风俗,会有不同的修辞特色.春节期间,小孩摔碎了碗,山东泗水的风俗,小孩家的大人会说“岁岁平安”,“摔碎”的“碎”与“岁月”的“岁”同音;而湖北阳新的风俗,小孩家的大人则会说:“越打越发”,阳新人认为小孩把碗打破了,而“把碗打破了”的“打”同“发财”、“发达”的“发”同韵.再比如吃年饭,吃年饭是春节期间最为重要的一道程序.吃年饭时,上菜顺序不同,不同地方的风俗,也会有不  相似文献   

15.
我明白了     
洪宇 《社区》2005,(23):56-56
女儿上幼儿园了,老婆给她买了本唐诗选,并吩咐给我一项任务,教女儿学诗。这天,教女儿学陆游的一首诗时,我想起还没买彩票,便告诉女儿“:爸爸今天还有事,先出去一会儿。”女儿还没说什么,正从厨房走出来的老婆却嘿嘿笑起来“:骗谁呀,铁杆彩民,又去买彩票吧。”老婆一向不支持我买彩票,既然这次让她看穿了,我只得又心不在焉地坐下来,指着陆游的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诉女儿,这句诗是提醒人们,事情经常会由逆境转化为充满希望的顺境,可任我解释了半天,女儿还是一个劲地摇头。我偷偷看了看表,马上就要到点了,怎么办?我灵机一…  相似文献   

16.
1997年2月,全体政治局常委都接到通知不要出京,留在家中待命。邓小平走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医院的报告说他已经病危。自从1994年春节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公开露面了,境外的媒体至少100次说他“病危”,他却在京城里自己那个四方形的院落中,过得既舒适又洒脱。  相似文献   

17.
刘锴 《社区》2011,(6):32-32
春节时,8岁的女儿玲玲从爷爷、奶奶、姥姥等亲人手中,得到了4000多元的压岁钱。面对这笔“巨资”,女儿有些不知所措。看到小区内别的孩子大把大把地胡乱花钱,她也想“阔绰”、“潇洒”一把,提出要上街花460元钱买辆高级玩具车。看着女儿“暴富”后的亢奋,我和老公感到事态严重一这并不是简单的几个钱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孩子的理财教育问题。我们合计后,决定就“如何用好压岁钱”这一中心议题,给女儿上一堂理财课。  相似文献   

18.
李文翰夫妇的女儿在加拿大博士毕业后,在当地的一家IT公司找到了工作,收入很丰厚。自打前年李文翰夫妇退休以后,就三番五次地写信打电话,让老两口过去团聚。在女儿的一再催促下,老李夫妇决定今年春节赴加国和女儿过一个团圆年。所有的手续都办好了,女儿也寄来了机票,眼看不久就要见到女儿了,老两口却又发了愁:这一去就是半年,家里没有人,万一有个像暖气管漏水这样的麻烦事可怎么解决。可是,大过年的,谁愿意住在别人家里呢?老李夫妇一连几天也没有想出个合适的人来。 临行前一个月的一天,老李夫妇正在家里忙碌,“叮咚,叮咚” 有人按门  相似文献   

19.
女排主教练陈忠和曾有过两次婚姻。前妻王莉莉因车祸去世后给他留下了年仅3岁的女儿陈珑。直到几年后,陈忠和才渐渐从失去前妻的伤痛中走出来,再次组建了幸福的家庭。然而,再婚的幸福却由于年幼女儿的误解而横生枝蔓,陈忠和无奈成了妻子女儿间的“夹板”男人……然而陈忠和没有放弃,最终凭着一腔真情和像对待中国女排一样的执著,解开了女儿十几年难解的心结,在妻子与女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女儿闹独立     
<正>过马路时,我习惯性地将手伸给女儿,对她说:“宝贝,把手给妈妈。”女儿走过来,却将手伸到我的腰间,另一只手则拉起我的手放在她的肩上,然后说:“妈妈,我们像不像哥们儿。”我为女儿可爱的举动哑然失笑,但心里却有一种无法描述的失落。似乎是不经意间,女儿便长大了,每当我以母亲的口吻命令她做什么时,她总是有意识地用她得言行弱化我的权威。可在我的眼里,她一直还是昨天那个蹒跚学步、向我伸出小手嚷“妈妈抱”的小不点儿。我不甘心。于是,母女之间的矛盾便时不是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