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从具体的语用失误例子出发,论述了话语的字面意义与会话含意,以及会话含意与话境的关系,介绍了格赖斯会话合作原则的四准则以及列文森新格赖斯会话含意推导机制的三原则,并用会话含意说和方式原则对英语的范围歧义现象进行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语用学中格赖斯(Grice)会话含意学说的“合作原则”,利用会话含意理论对英语言语交际中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会话实例进行了详尽分析,从而推导出话语包含的特殊会话含意:也就是说话人在话语中有意超越字面意义的隐含意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会话含意的理论分析话语,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话语的内隐意义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话语表达的实际意义总是大于字面意义。话语意义的内隐性是语言交际的一个基本特征,隐喻是一种规避外显意义的语用手段。隐喻意义的生成依赖于语境特征,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4.
话语有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之分。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总结了交际双方为顺利获得准确的会话含意而必须遵循的四大准则。但在很多情况下 ,说话人会出于某种原因而违反合作原则。Grice认为 ,此时听话人不能把话语理解为一般的自然意义 ,而应弄清说话人违反准则的目的 ,并推导出说话人意欲表达的隐含意义 ,即非自然意义。了解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对正确使用和理解语言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从语用视角探讨隐喻的外显功能及其语用运作机制。全文由五部分组成:隐喻研究的总体发展和遗存缺憾;隐喻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对隐喻进行定性、分类和功能性研究;隐喻(外显)功能的分类及其蕴涵;隐喻外显功能的语用运作机制;隐喻外显功能及其运作机制图示。通过分析隐喻意义、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的关系,本文揭示出了隐喻外显功能的语用运作机制--隐喻意义、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趋同!  相似文献   

6.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与会话含意学说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它给语言事实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功能方面的解释 ,是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意 ;解释话语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运用格赖斯的会话含意学说可进行会话含意的推导 ,并进而深入地探究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此外 ,会话含意与话语分析、生成之间也是存在一定联系的。我们可以运用会话含意学说对话语进行分析 ,提高言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隐喻外显功能的语用视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表面错配而内隐契合的有益于更有效交际的语用手段和策略。隐喻的(外显)功能包括概念易及功能(认知功能)、语言促进功能(包括词汇/意念填充功能、经济功能、语篇(连贯)功能和表述增效(美学)功能)、情感功能、人际调适功能和文化承载功能;分析隐喻意义、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对揭示隐喻外显功能—隐喻意义、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趋同—的语用运作机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隐喻功能的探究局限于隐喻外显功能的分类和简论,隐喻内隐和模糊功能(包括外显功能)的语用运作机制还没有得到开发.隐喻的外显功能和内隐功能分别指隐喻意义和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的趋同和趋异;在隐喻的模糊功能中,相关因子的惯常表现是:隐喻意义(明晰)- 隐喻含意(模糊/明晰)- 隐喻影像(模糊/明晰)- 情感(模糊/明晰)- 非言语信息(模糊).  相似文献   

9.
会话含意着重于探究字面意义和语义意义以外的隐含信息,但这一含意也可能因为语境因素的变化而消失,即会话含意是可取消的。《后宫·甄嬛传》作为近年来少有的如此受大众欢迎的电视剧,其语言的使用颇为讲究,而人物之间的对话更是深富艺术性,对会话含意的可取消性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具体运用方式主要有:词语变异、修辞运用和话题转移。从这些角度可探究影视中如何运用语言技巧以提升自身语言运用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知其一,不知其二,”常是影响学生正确理解会话含义的问题。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能听得清字面内容,而不理解话语的真正意图。文章通过介绍、分析、总结有关会话含意的理论,强调会话含义在听力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帮助从事听力教学的教师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1.
空间介词"on"的多义性是从"on"的空间意义着手,将"on"的空间意义分解为三个义素,即作为介词的"在……上(表接触)"和"在……上(表示被支撑)"义项,以及作为副词的"在……过程中"义项。在此基础上,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应用术语动体、界标、路径可解析介词"on"的语义拓展过程,并给出"on"的语义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2.
隐喻含意的语用运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含意和意义模式的研究中,隐喻含意和隐喻含意模式的探讨是个空白.融入合作的隐喻含意策略为隐喻含意的生成和推论提供了上限参照标准,比照其下限保障机制--隐喻含意生成策略准则和隐喻含意推论策略准则,隐喻含意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操控.透过对融入合作的隐喻含意策略和隐喻含意策略准则的互动分析,隐喻含意的语用运作机制便可以彰显出来.  相似文献   

13.
许多词既有字面意义,又有隐喻意义.英语中许多词和词语与汉语中对应的词和词语在隐喻用法上完全一致.但是,由于历史、地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别,中国人和英美人对同一事物的思维、理解、看法和说法不尽相同,英汉两种语言不仅有字面意义相同,隐喻意义不同的词和词语的存在,更有为一种语言和文化特有的隐喻存在.  相似文献   

14.
英语短语动词常用但极其复杂。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容器图式为基础,基于射体-界标概念,从语义网络的概念化分类,描述解释其隐喻延伸意义,以帮助学习者联想、理解、归纳记忆短语动词之多义,减轻学习者死记硬背之苦,以期能给教、学以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数词以及数字式略语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表示不同的语义。本文集自己多年的翻译和教学经验,选取大量的例句,指出在翻译数词以及数字式略语时要根据其具体的语义,结合具体的文化背景、具体的民族特色,采用直译、意译或省译的方法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16.
将认知分析应用于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中的隐喻中。将根据意象图式和隐喻过程中所涉及的映射的认知功能描述不同类型的隐喻。莎士比亚利用意义的复杂性,使用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创造了常规、非常规甚至是创造性隐喻,尤其是此悲剧中的“自然”和“身体”隐喻的概念。分析显示,我们不少日常概念可为常规隐喻所组织,而文学话语中的新鲜隐喻可分析为常规隐喻的新引伸和新结合。  相似文献   

17.
歌词创作中的隐喻有两种类型 ,修辞句式隐喻和文学整体隐喻。前者是指一个局部句式 ,后者则是一部作品的全部或相对独立的段所涉及的整体构思。其中隐和喻是一种对立的关系 ,喻训晓 ,隐训藏。当今歌词创作中 ,有时隐喻的作用主要是利用相似联想 ,将描述的对象在喻象基础上得到生发展开 ,使歌词产生丰富的审美意义。此外 ,有些词作在隐喻的双重视野中所观照的两种事物本质距离较远 ,表现方式上也多偏离常规 ,如果能把握好度 ,那么这种隐喻能给人们留下较多的思索和联想的余地 ,能拓展歌词艺术的审美空间 ,让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8.
熟语包不包括惯用语和常用语 ,应该怎样给惯用语下定义 ,这些都是语言学家们多年遗留下来的难题。根据惯用语和常用语的特点 ,它们应该属于熟语的范畴 ,所以熟语应该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常用语六种。关于惯用语的专著文章虽然不少 ,但是其定义或宽或窄 ,或避而不谈 ,绕着道走。惯用语是与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并列的 ,语法结构不同于通常的语言习惯 ,或整体意义不同于字面意义的熟语。常用语是语法搭配符合常规 ,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完全吻合的三字格熟语。它是语言学的术语 ,非口语中通常所说的经常用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隐喻由字面意义与修辞意义(隐喻意义)构成。古典修辞学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语言--日常语言与隐喻语言,而今人则认为它们不过是语言内部两种不同的语义表达。隐喻位于“意义与指涉”的“断堑”以及“所言说者”与“所意谓者”、常规或字面表达与迂回说法之间的“空当”(space)处。不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隐喻的意义都产生并存在于意义的空白或断裂之中。因此,在语言内部进行着一场隐喻跨越意义断堑追寻本义的水恒游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古本<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回目为语料,分析了其中的转喻和隐喻.研究发现:(1)语言层面转喻用法比隐喻用法丰富;(2)转喻用法可归纳为部分代整体、整体代部分、地点代人、特征代人或事物、典型代一般、工具代产出物、原材料代成品、结果代原因八个转喻原则;(3)隐喻用法可以概括为抽象概念是具体事物、人是动物或植物、不具有某一典型特征的事物是具有该典型特征的事物三个隐喻概念.最后笔者指出了转喻和隐喻在回目中的修辞及认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