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雪蕊 《社区》2012,(23):23-23
对年轻夫妻婚房的产权和财权归属的讨论铺天盖地。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说来说去都把女性视做可怜的物种.依靠男人的花朵,缠绕男人的青藤。男权社会里,没出息的男人跟女人争权夺利,斤斤计较;强势男人,面带保护女性的表情,脚下施展的是男权的身手。  相似文献   

2.
刘思谦的《女人的船和岸》,对两性关系做了很好的阐述。她认为“女人的岸是男人。同时,男人的岸也是女人。男女之间互为船也互为岸”。这过程虽然很难,但社会发展要求女性独立,要求两性在自然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合作,性别互补、两性融合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在漫长的西方绘画史里,女性画家作为极少露面的少数派,很难让各位看客留下深刻影响,特别是在男权当道的社会文明里,女性充当的永远是附属于男人的角色。常说社会地位是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男人承担了家庭社会更多的重要角色,他们看待事物可能比女人更注重大局,更加思路清晰,因为总体来说男人更加理智,女人更加感性。性别的特性也许使得女性更容易感情用事。女画家——  相似文献   

4.
贝蒂?弗里丹认为,性别非正义的根源是由社会文化、教育和法律所造成的.让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及进入职业领域,对家庭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并加强国家干预,是实现性别正义的途径.理想的正义社会中,女人要达到与男人的平等,女人应获得与男人同样的权利和自由;尊重男性与女性的差异,在尊重女性气质的基础上,同时将男性气质吸收到女性气质中,把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中最好的东西体现出来,实现多重人格类型的发展.他的这些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综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小说创作,不难发现,女性书写者对女性主体性的探寻呈现出不断变化深入的态势.即从张洁、张辛欣"女人是和男人站在同一地平线上的人"到王安忆、铁凝对女人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存在的特性的探寻,到林白、陈染文本从个我隐秘的生活、心理层面对性别个体女性自我的追问,再到王安忆<长恨歌>在一种平易的日常状态中展现女性个体生命的世俗形式及意义,营造一个世俗、民间的女性自我.  相似文献   

6.
性别主义(sexism)意指在性别基础上产生的偏见,特别指女性遭受的特殊的压迫,其渊源是传统观念对性别差异的笃信。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男性比女性重要。前者不必是后者的上级,但却更重要、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受人尊敬。二是女性在世是为了享乐和协助男性。这就是西方社会所谓的“女人的作用是补充男人的不足;她们应该尽天生的女性职能;她们与男人不同,所以不该与之竞争”的含意。 在美国性别主义现象比比皆是。如在工资方面,自1939年以来,全日制女工的年平  相似文献   

7.
虽说如今的女人都知道,最靠得住的不再是男人,而是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借男人的力。一些女性,总爱结交一些“烂”男人做朋友,他们耍酷、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牢骚满腹、不负责任,跟他们厮混没有任何长进,他们的表现让女性对男人一次次失望……而当这些女性从青春的迷惘中惊醒,却发现那些优秀的女人身边总有一些出色的男人围绕,不知不觉中令她们已经站到了高处。一位事业颇为成功、刚刚荣升了高级主管的女性在接受记者专访的时候,透露了一个成功的秘密:“碰到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聪明女人的身边总可以找到几个愿意帮她一把的有实力的男人。对于女人而言,男人理性的思维方式是在职场中最值得借鉴的。”这位女性的言下之意是:成功的女人身边总有许多优秀的男人在帮助她,这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生理性别.即是男是女由出生决定;社会性别,即如何成为男人和女人是后天习得的。两性的不平等不是一种自然属性。而是一种人类社会的发明。这种性别的不平等及其建立之上的针对女性的性剐暴力是一种结构性暴力。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是人类社会获得真正和平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社会性别是女性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但在今天,它已不再是男人和女人的代名词,也不是简单的男人和女人的角色代码,而是一种社会结构、一种社会关系,是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重要方法和工具。它是女性主义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既有革命性的积极意义,也存在着时代局限性。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对现代知识女性的价值取向和角色转换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使其面临着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琼·W·斯科特从历史学角度将社会性别描述成一种“分析范畴”。强调社会性别提供了一种区分男女两性不同行为和社会角色的方法,为分析女性角色冲突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和分析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根据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中的“社会性别理论”,重新审视《玩偶之家》这部戏剧中的性别问题,可以给“玩偶”以新的诠释。如果说女人在男权社会中为了扮演好社会赋予自己的女性角色而消解自己的女性意识成为玩偶时,男人也因为追逐名利而偏离自我。成为社会性别机制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1.
老子以其文本<老子>所体现的女性气质堪称人类最早的女性主义思想家.虽然女性气质这一提法在后女性主义极端符号建构论的"假面舞会"中陷入了"性别困境",但是老子所昭示的女性气质并非如后女性主义所批驳的与男性截然对立的女性生理特征,亦非远离生命本身的随机符号游戏,而是以身体符号为基础、以男女两性身体交感为基点引申而来的女性气质,不仅能够避免本质主义的女性主义"女人是一本男人永远不会读懂的书"这一女性独白,而且能够突破后女性主义"没有女人"的性别困境从而成为两性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题材小说是十七年(1949-1966)文学革命历史小说的一部分。从性别视角可以读出解放战争题材小说蕴含着战争与性别关系的思考,某种程度上表现了作家对具有进步意义的中国当代女性形象的一种审美想象。《保卫延安》偏重男性主体群像塑造,是一部男人的书。《红日》《林海雪原》在展现女性形象主体性色彩的同时,对女性身体的修辞渲染未摆脱传统性别文化将女人视为被看的观念。《百合花》的审美价值则标志着女性作家在写作中超越有限后所能达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母性作为一种独有的女性特质,一直为男权社会所压制,通过将女人贬抑为替男人生孩子的机器,母亲这一生命传承的承载者,被驱逐出人类历史的中心,男权通过对女性生育权利的控制建立了其凌驾于女性之上的性别机制.<母亲>展现了一个女性所具有的母性特质在夫权、父权体制下被压制扼杀而自己对性别主动权艰难的追求与坚守.  相似文献   

14.
鹰鸟飞翔的姿态是一直是丁玲理想的妇女生存状态,自由翱翔,无拘无束。丁玲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一直关注着中国妇女问题,这缘于母亲的影响和特殊的童年经历。在女权主义视野下,丁玲的作品对女性的关注,体现在外在的社会世界中模糊性别差异,赋予女人以社会中人的属性,去争取与男人平等的生存权利。同时在内在的女性世界中凸显女性性别特性,强调女性自身的价值,旨在享受社会赋予女人与男人平等的权利之外,在意识上也要得到真正的觉醒,对女性自身的价值有自觉的认可,以此来达到妇女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知识女性的现代觉醒使她们在承受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痛苦中积极寻求挣脱的良方。首先,女人是和男人同等的人,要回归于"人"的本质,也就是回归人的主体性、目的性、创造性和个性。其次,女性所要回归的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性别化的人,需要寻找基于自己生命本体存在的性别特质。回归与寻找共同勾勒出中国知识女性的现代性成长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两性世界与两性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人与女人,是文化生成,但首先是肉体生成,其精神差异是具先天性与绝对性的。无论怎样的文化同化,男人到底是男人,女人到底是女人。男女两性作家,只有正视这种差异,尊重自我性别,才能保证创作成功,才能造成阳刚与阴柔之美并存的生机勃勃的文学局面。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思想大解放、人性大反思的历史文化机缘,触发了一大批女作家对"女人无史"的历史过往和性别依附的现实境遇发起前所未有的追问、质询,她们醒悟到"跪下的女人才把男人当作天上的星";她们以不可侵犯又勇于担当的先锋姿态,以不避艰难的承担生命分量的女性散文写作,为全体女性寻找着通往尊严的路径,发出了现代女性人格独立宣言.  相似文献   

18.
《北方人》2007,(7)
当男人们还在以一千年前的标准打量女人的脸蛋与身材时,女人的目光已经掠过这个一直没有进化的物种,兀自交流起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中,每一个人其实都只不过是个由数字代替的 IP 地址,在这些看来毫无生气的数字后面,最让人琢磨不透的就是人的性别。在网络的世界流行着一句大实话:网络无美女。这句话其实并非说上网的女人就不是美女了,它其实反映的是上网的人中男女比例的失调。正因为如此,网上的女人,就真成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在聊天室中,如果你是个女性,那么你总是受到无数人的喜爱,话题也总是围绕着你转,让你真正知道了什么是受人瞩目。而很多女性,在生活中一直不满于当一个女人,说白了,希望能在网上过一过当男人的瘾,真正抛开做淑女的束缚,于是就扮演着网络男人的形象。这样的人其实很多,往往在最初时能将人蒙过,但  相似文献   

20.
<女人在树上匍匐前进>是一部长篇幽默小说,作者有创见地以喜剧的形式展示了一道具有悲剧意蕴的生存风景.女人在逼仄的生存空间里乐观坚强,男人虽拥有广阔的天地,却失去了人生福祉成了生活的陪衬.猎猎高扬的欲望旗帜下,托起欲望的性别正在逐渐消失.女人在痛苦中幸福,男人在愉悦中失落,两性的生存真相直接抵达的是人类学的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