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结构助词"的"与"地"可以统一写作"的",因为(1)二者在句法和语义上具有同一性;(2)二者的划分是人为的,而且一直有混用现象;统一写作"的"在语境中不会出现歧义,不会影响阅读和理解速度;(3)有方言和历史的印证;(4)结构助词"的"、"地"与标记所释外语单词的词性时所用的"的外"、"地外"不是一回事,后者用法不能进入汉语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2.
英语语言的标记性与得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具体实例阐释了英语语言的无标记性、有标记性,并结合具体的语境或场合,探讨了英语语言形式针对某一场合的得体性问题,认为语言的标记性和得体性是与语境(或场合)及说话意图紧密结合的。某一场合中,说话者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意图,并让听话者准确地知悉说话者的意图,不管是使用标记性形式还是无标记性形式,都是合适的、得体的;如果说话者用有标记的语言形式,准确地表达了其本人的特殊意图,那就是技巧。  相似文献   

3.
语言学界普遍认为歧义现象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由于语言系统内在的根源而产生的。正如乔姆斯基曾说过:“一种语法理论,对于所描述的语言是否恰当、充分,就看它解释歧义现象的能力。”本文主要从语境分析的角度,探讨语境分析是消除歧义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言者(说话人)都必须追求话语的得体性,即找到最佳的言说方式.说话要得体,就一定要遵循会话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但这些原则又不是孤立的,是与一定的语境紧密相关的,因此,说话得体的关键是扣紧和适合具体语境,灵活运用会话原则,以求最佳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也V不好"是汉语中可以构成6种意思的歧义结构.这一歧义结构在句法结构、预设、语义指向、变换式、语音等方面有差别.进入这一结构的动词在语义特征上有一定限制.造成这一结构产生多种歧义的原因有有三个一是句法结构的多义性,二是词的多义性,三是语境.  相似文献   

6.
7.
幽默在言语交际中有着积极作用。有意的幽默出于说话人某种目的或需要;无意的幽默是说话双方在无意中产生的。通过分析无意的幽默与语话意图的关系,认为无意的幽默是由于误解话语意图而产生的,它影响信息的交流,在日常以信息交流为目地的话语中应该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们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一说法的认同率有所上升.学界对于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这是传统观念的回潮,另一种认为这是市场化时代女性建构积极的性别身份认同的策略.本研究基于对广东、湖北、上海等三省(市)城乡居民的定性访谈,采取话语分析的视角,探究人们到底如何建构"嫁得好"及其与"干得好"之间的关系,进而考察多元化的新表述中所生产出的社会性别规范.研究结果发现,在多数情况下这些新表述一方面凸显了婚姻对女性情感满足的价值,另一方面消解了工作本身对女性所具有的非工具性价值,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的社会性别规范——社会是男性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而家庭则是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场所.  相似文献   

9.
引起误译的歧义结构及其翻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存在于词汇层面及句法层面。如果一个语言形式具有歧义,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甚至产生误解。误解必然导致误译。但是,包含歧义的语言形式总是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之中,而语境能帮助排除歧义,避免误解。因此在翻译中,要避免由歧义结构造成的误译,就必须依靠语境来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0.
语境与翻译是密切联系的,翻译语言的得体性依赖于语境。以商务书信翻译为例,可从话语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这三个方面,对语境与翻译语言的得体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论礼貌语言的得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国内外已有多位学者研究过“礼貌”这一现象,但大多仍未脱离Leech的六准则的框架。笔者认为,从礼貌的相对性以及语境的要求出发,礼貌的得体性原则是礼貌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略论语境歧义的产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语境在歧义现象中具有作用截然相反的两种功能,既能消除歧义,又能产生歧义。语境歧义的产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因语境制约缺失产生歧义,另一类是因语义补充过量或偏离而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13.
歧义是英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由于歧义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经常导致意义表达不明确,容易给沟通带来误解和障碍。从句法方面分析了结构歧义的现象和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消除结构歧义的基本方法,希望能够有效避免结构歧义给沟通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使人们的语言交际更加顺畅。  相似文献   

14.
"的"是现代汉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助词.为了解决"的"字在英汉翻译中的省略问题,应对"的"字的产生、发展进行考证,通过英汉对比,分析其在现代汉语中过多使用的原因,并结合实例,以达到解决该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6.
语境与歧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言语行为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语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显性语境,另一类可称之为隐性语境。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多数情况下语境有助于化解歧义。然而,我们发现语境有时也是产生歧义的原因之一,因为语境可以为歧义提供合理的语用解释。  相似文献   

17.
泰语里的 t'i:41可以做结构助词,也可以作介词、连词,还可以作为构词成分;因为泰语里的结构助词 t'i:41和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因为语序的关系,的前后成分分别和 t'i:41后前成分相对应.的和t'i:41可以连接的中心语和修饰语构成成分有异同,的字短语和 t'i:41字名词短语组成成分的异同的和t'i:41的隐现条件及由此造成的语义关系改变是两种语言在这个词上的不同接触点.  相似文献   

18.
"的"、"地"、"得"是三个不同的结构助词.虽然历史上它们合用,但分用体现了语法发展的趋势,是规范化现代汉语的要求.今天,社会上混用"的"、"地"、"得"的现象广泛存在,这种混用毫无疑问是不规范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认为 ,“得”字句的语义、结构中心在“得”后成分上 ,所以“把墙刷得白”不能说 ,是因为“把”字句表示一种处置 ,其后的谓语必然蕴含着实现这一时体意义 ,而作为有“把”的“得”字句中心的“白”是单个性质形容词 ,本身不包含实现这一时体特征 ;我们对范晓先生《复动“V得”句》一文中的用三个平面观点解释一种“得”字句提出一点疑问 ;对张豫峰以博士论文为基础发表的两篇论文中的观点和学风问题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英语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语境对歧义的制约作用 ,援引词汇歧义与结构歧义的一些实例来论证语境对于制约、排除歧义的作用以及语境与语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