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厘金制度是中国近代国内贸易中一种重要的征税制度.关于"裁厘加税"问题,清政府与列强进行了一系列谈判,成为中外商务关系中的一大难题.中英马凯条约关于"裁厘加税"条款的规定,表明了列强提出的"裁厘加税"的虚伪性.而在国际资本主义和国内腐朽的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通过"裁厘加税"的途径来建立有利于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保护关税制度和废除国内封建的关税壁垒、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归根结底包括两大内容,一是生产关系,一是生产方式.这一经济学的最高归纳,也贯穿于农业经济之中.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说,不能走资本主义经历过的私有化——否定小私有建立资本主义大私有的道路(但沿着这一历史链条,按马克思的话说,社会主义应该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重建个人所有制”——建立联合劳动所有制).从生产方式说,我们却必须与资本主义一样,走农业工业化、企业化、市场化之路;用市场的方法集中农业土地使用权,重塑农业市场主体.从二者(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的关系说,二者以生产方式为统一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为了说明以上问题,让我们回首分别简略看看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各自在农业发展中走过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人们总爱回首历史、展望未来。尽管百年以来人类的进步与问题涉及众多领域,但若是选取全球化这一视角,有三对矛盾则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全球经济与民族国家、政府与市场、信息时代与价值选择,而在这三大矛盾运动的作用背景下来反思社会主义的命运,对于社会主义的未来意义深远。全球经济与民族国家西欧民族国家,源自对市场统一的需求。离开了先是地理上然后是政治上的一体化,就不可能发展出资本主义的成熟模态。直到19世纪,民族国家的观念一直是通行的,民族国家的实体也以其强大的力量冲破阻挡市场扩张的一切障碍,推动了世…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逐步摆脱了传统观念,并形成新的认识。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后四中全会后,又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作机制。邓小平同志在一次重要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市场?市场不只是买卖的场所,也不能把市场只归结为流通问题。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分析,市场所涉及的经济领域是很广的,它实质上是一定的社会经济运动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关系的总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市场则是资本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领域中的综合反映。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系统,可以划为三大种类,即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货币市场。这三种市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最基本的市场,它们结合成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大系统。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还出现了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等。马克思指出,每一个新资本都要“以货币形式出现在舞台上,也就是出现在市场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使社会生产力冲出民族国家的藩篱 ,逐步转化为全球一体化的生产力。它必然与既有的社会经济关系、经济管理体制发生矛盾。从市场与组织的关系看 ,它表现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凯恩斯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与基本上以国内市场为活动领域的企业之间的平衡被日益以全球为活动范围的市场力量所打破。但是 ,任何时代的经济正常运行都是建立在与该时代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相适应的市场与组织关系的某种平衡基础上。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能否继续得以发展 ,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 :既有平衡被打破之后 ,是否产生组织创新以形成全球范围市场与组织的新平衡。  相似文献   

7.
国家应对全球化挑战,需要加强对爱国主体的民族情感的培养,把国家情感与民族情感结合起来;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全球化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把国家意识与全球意识统一起来;需要处理好与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把国内建设与国际合作统一起来。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情感,是国家情感与民族情感的统一;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是国家意识与全球意识的统一;爱国主义作为一种行为,是国内建设与国际合作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民族市场”的形成问题——与孔经纬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经纬先生在他先后发表的“中国民族市场形成问题”和“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是否形成了统一市场”两篇文章中,提出了“中国民族市场”的形成问题。他的主要论点是:中国在鸦片战争前不能形成“民族市场”;中国的“统一民族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形成的。我对他的这种看法是不同意的。我认为:中国自秦汉以后就已不存在象欧洲那样的“统一民族市场”的形成问题;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已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国内市场;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所形成的市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市场,而不是“民族市场”。现在提出我的很不成熟的意见,与孔先生商榷,并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9.
<正> 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有不同性质的商品生产。与不同性质的商品生产相适应,有不同性质的市场:有前资本主义的地方市场,有资本主义的国内市场,也有社会主义的国内市场。不同性质的市场,它们的市场机制是各不相同的。所谓市场机制,就是市场的机体,即经济结构,和它内在的制导作用,也就是在再生产过程中市场的经济结构和它的作用。什么样的机体,发生什么样的作用。市场的作用,决定于它的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它不是孤立自在的、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 在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时期,民族问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这个时期民族问题的基本内容是,废除封建专制,确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建立统一的国内民族市场,把操着统一语言的人们统一成一个民族国家。 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民族问题则成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帝国主义把民族问题从一国之内的问题扩大成世界范围的民族殖民地问题。十月革命把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联系起来,结成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阵线。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同盟军,无产阶级革命如果设有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的配合,要战胜帝国主义是困难的;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如果没有世界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要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取得斗争的胜利,也是不可能的;胜利后,如果不把民族民主革命进一步推向社会主义革命,要想彻底解决民族问题,求得民族的完全独立和发展,更是不可能的。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唯一道路。  相似文献   

11.
商品的国内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之间的联系问题,若置于世界范围中加以观察,大体可归纳为四种类型: Ⅰ、合一型,即国家或地区与国际市场之间不存在国内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完全一致化的类型。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市场价格基本上是自发形成的,是随着供求关系、汇价、垄断和竞争、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等一系列因素的变化而趋动。其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与国际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相吻合。当然,由于各国经济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12.
一贺国安先生在《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撰文指出,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体系有四个错误,读后深受启发。我们认为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体系还有一个明显的错误,即关于民族语言的消亡是民族消亡(民族融合)最终标志的结论;“只有在全世界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第二个阶段,即统一的世界社会主义经济逐渐形成起来代替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只有在这个阶段,类似共同语言的东西才开始形成起来,因为只有在这个阶段各民族才感觉到除  相似文献   

13.
试论清末东北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甲午战争后,东北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东北传统手工业迅速向资本主义近代企业转化;在清未“新政”中,东北三省官府兴办了一批近代工矿企业;民族商业、金融业资本日趋活跃和繁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渗入到农、林、牧、副、渔等各个领域,使东北民族资本主义向更深的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4.
晚年陈独秀发展资本主义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年陈独秀思想趋于成熟和定型化,其中关于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尤为系统,主要包括关于资本主义阶段不可超越和资本主义是中国发展必经过程的思想;关于中国社会是“初期资本主义社会”的论断;关于社会主义理想实现路径选择的思想;关于民族国家的独立和统一与发展资本主义关系的思想等。我们应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宏观视野历史地予以考察和重新估价。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初,德国进入了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酝酿阶段。尔后,它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中,相继完成了民族统一与工业革命两大历史任务,从一个落后、分裂的农业国迅速成长为统一的世界工业强国。其变化速度之快,令世界瞩目。近百年来,各国学术界从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研究德国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经验和规律的热潮历久不衰。本文则试图通过评述德国著名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李斯特关于德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理论、政策与实践上的贡献,从另一个侧面探讨德国资本主义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渊源。  相似文献   

16.
封建经济发达的民族市场是汉族古代经济生活的第三个特征。这个民族市场是由发达的封建商品经济的凝结,民族共同市场的统一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我国资产阶级革命家,为了使苦难深重的旧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获得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富强,先后向西方资产阶级寻找“真理”,把希望寄托于资本主义道路。当时国内以及一部分侨居海外的民族资本家,也激于爱国义愤,相率投资于国内的工商企业,企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振兴实业,挽回利权”。但是,事与愿违,在旧中国  相似文献   

18.
产权理论: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克思用崭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构建了产权理论大厦的主体工程。产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作为财产形式的法权关系,产权不但是反映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而且是历史的产物和历史的范畴,具有历史的形式。马克思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的财产关系,即在揭示经济领域中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对立关系的基础上,将价值增殖过程表述为法学和产权理论中的所有权关系及其占有过程,涉及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经营权、索取权、继承权等一系列权利的统一与分离,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财产关系和产权制度的阶级对抗性质。马克思揭示的从“消极扬弃”到“积极扬弃”的变革方向,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产权制度将被公有制的经济关系和法权关系所代替这一历史必然性和长期发展趋势清晰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代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工人加入帮派的现象十分普遍。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前提并不是各种人身依附关系和保护关系的解体,因而当形式上的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后,反而从经济上为各种帮派提供了保障,各种人身依附关系和保护关系以改变了的形式,从现代经济的土壤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成为附着于现代经济的毒瘤。工人阶级的人身依附关系要远远强予以法律表现的契约关系,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并不完全符合商品交换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一、市场经济的内容定界什么是市场经济?至今国内仍在百家争鸣,尚无定言。有的说,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是同义词.理由是商品本来就是为市场而生产、在市场上交换的产品。这是把商品、商品经济、市场、市场经济混为一谈.理论上难以令人信服.实践也少指导意义。如果说.有商品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市场经济,那么,市场经济已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既成事实,何须将它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市场经济的内涵,当前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它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这一内涵规定的和本文有关的定义相比,形式相近。西方学者认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是私有制,市场经济不管加什么定语都属资本主义。国内不少学者认为,市场经济属中性,可以以私有制为基础,也可以以公有制为基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两者在内容上有相通点,即都认为市场经济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