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宋代翰林学士的宿直制度有一套严密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宿直、儤直、宿直的员额、锁院等方面,但有的执行起来并不严格。儤直的现象较为多见,从宿直的员额看,至南宋时不少是一员独直。学士院的锁院极为严密,有着具体的规定。直接禀承帝王旨意与接受中书熟状,翰林学士草拟制麻时,都得锁院。  相似文献   

2.
北宋翰林图画院至今还有若干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如画院的起止年代,画院应该创始于太祖建国初,至太宗雍熙元年(984)才最终完成建置,其终时应在徽宗宣和七年(1125);画院职掌的内容包括出题"考校天下画生",绘画全国各州、府、军、监、县、镇地图等,这都是前人不曾注意到的;画院的一些职名容易产生混淆,通过考证可知,"学生"也是画院中有一定官品的职名,"直长"可能是画院"待诏"的附职,"画学正"是徽宗朝"画学"中参与教学管理的学官;画院录用院画家还有一种"补入"制度,但这是徽宗朝特有的现象.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北宋的翰林图画院.  相似文献   

3.
两宋时,翰林学士知贡举的现象较为多见,北宋又较南宋更为突出.通过知贡举,翰林学士得以影响一代文风.翰林学士知贡举,还与当时的政治密切相关.当权臣用事时,翰林学士知贡举的现象较衰微,蔡京、秦桧、韩侂胄主政时即是如此.理宗朝,理学之士得势,翰林学士知贡举的又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两宋时期,都有翰林学士出使过契丹(辽)及金国。不过,这一现象并不普遍。两宋翰林学士的出使,似乎并无一特设的前提,担负重要使命的专使与履行一般使命的常使均可由翰林学士担任。翰林学士担任外交接待工作,任馆伴使的相对较多。无论是出使,还是接待来使,熟悉外交礼仪、学识渊博的翰林学士正是合适的人选。  相似文献   

5.
宋代学士院的翰林学士在立春、端午等节日要为皇室诸阁作帖子词,其帖子的多寡视诸阁地位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为五七言相间的绝句,内容上多祈福颂德,也有寓规谏之意于其中者。  相似文献   

6.
唐宋时期学士院及翰林学士有众多别称.本文从金门玉堂、北门与北门学士、蓬莱瀛州、鳌山、金銮坡五个主要方面,对学士院、翰林学士的别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经律习诵是北宋国子监画学课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必修和选修两类。前者包括《说文》、《尔雅》、《方言》、《释名》四种经部小学类典籍,通过习修可以使画学生通画意,提高准确认识和把握绘画对象的特征及鉴评绘画的能力,其中《说文》书篆字的要求也有助于技法水平的提高。后者为习诵经书或读律,根据画学生的身份分为士流、杂流两种情况。这种分类兼顾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未来前程,既有专业方面的考虑,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从专业角度看,修习儒家经典可以加强和提高画学生对绘画理论的认识;从政治方面看,国子监画学的创办是崇宁兴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除了培养绘画人才之外,还在于能够从中选拔优秀者直接授官从政,故须画学生熟悉必要的儒家经书或朝廷律令。画学的这种课业安排对徽宗朝及宋室南渡后的官方绘画创作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熙宁以来科场政策的更迭变化潜藏的文学观、人才观的争论 ,对文风、学风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对辞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律赋的创作在北宋后期文人的作品中比重减少 ,艺术性降低 ;辞赋论政之作减少 ,辞赋作为正经文体的地位下降、弱化 ;许多辞赋缺乏铺采文、广采众学的魄力。  相似文献   

9.
10.
北宋贡举改革与经学变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北宋贡举改革完成于北宋中晚期,主要涉及考试内容和人才培养方式两个方面。改革不仅有助于全面提高科举入仕官僚的素养,而且确立了儒学对科举的全面统治,推动了儒学的复兴。通过对科举考试内容和取士科目的改革,不仅重新确立了儒家经典在科举考试中的核心地位,而且促进了经学变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