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元代西夏遗民婚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的军队攻灭了西夏。西夏境内的人民,或留居故土,或迁徙内地,逐渐融合到其他民族中去了。明清以后,做为西夏主体民族的党项族,极少见著于史篇的记载。关于蒙元时代西夏遗民的活动情况,国内已有专文论及,但对于元代西夏遗民与其他民族的融合问题,似嫌薄弱。本文拟就元代西夏遗民的婚姻情况进行研究,详细考察西夏遗民在婚姻上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不妥之处,尚祈指正。  相似文献   

2.
对党项、“弭药”和四川西夏遗民的研究不仅能从一个侧面剖析四川藏区的民族构成和历史风貌,而且能对民族语言和民族成份的识别提供有用的参考资料。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四川西夏遗民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借以抛砖引玉。一党项羌是我国西北地区古代羌族的一支,兴起于南北朝末期。隋唐时期不断发展壮大,“其界东至松州,西接叶护,南杂春桑、迷桑等羌,北连吐谷浑,处山谷间,亘三千里。”其部落“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骑,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房当氏、米擒氏、拓拔氏,而拓拔氏最为强族”。党项社会的发展以及青藏高原吐蕃势力的壮大,导致  相似文献   

3.
西夏人的民族异化,是国内外学者极为关注的一个学术问题。笔者曾借助于濮阳市郊区柳屯乡杨十八郎村的唐兀公碑及部分文献资料,就河南西夏遗民的由来与汉化诸问题略陈管见(《略谈河南省的西夏遗民》,文见《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罕见而又完整的唐兀公碑与杨氏家族族谱和藏书,是研究西夏遗民极其珍贵的材料。有鉴于此,今特将《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铭》全文迻录于下,并略加笺注,以飨同好。朝列大夫前国子司业魏郡潘迪撰并书石篆额①  相似文献   

4.
刊期西夏辞书《同音研究》提要国外近年来的西夏学研究略谈河南省的西夏遗民从出土西夏窑藏钱币看西夏货币经济罗兀筑城考西夏京徽的皇家林苑-一贺兰山西夏文{乡法研究初探继捧入朝原因之管见兀刺海(斡罗孩)和西夏黑水镇燕军司作者李范文房建昌任崇岳牛达生自矛:许成尸i桐}司群华(美)R·穆朝庆汪一鸣邓尼尔著罗矛昆译(1)(1)(2)(2)(3)(3)(4)(6)(6)浅谈对回回民族的再认识三十年来回族史研究的回顾和当前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湖北回族源流初探第二次全国《回族简史》座谈会在昆明市举行云南傣族、藏族、白族和小凉111彝族地区的回族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5.
本索引是张亚兰同志辑录的《1 990~ 1 997年西夏论文目录索引》(《宁夏社会科学》1 998年第 2期 )的补充和延续 ,截至《全国报刊索引》(哲社版 ) 2 0 0 1年第 4期收录的内容 ,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文字、民族、史地、人物、遗民、考古、学术动态等 1 1大类 30 7条  相似文献   

6.
本索引是继黄秀兰同志辑录的<〈1990~1997年西夏文目录索引〉补遗及续>(<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的补充和延续,截至<全国报刊索引>(哲社版)2003年第6期收录的内容,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文字、民族、史地、人物、遗民、考古、学术动态等11大类.  相似文献   

7.
西夏时期,河西走廊地区的教育成就主要表现在发展儒学与推广“蕃书”两个方面。重视儒学是党项人为了吸纳各地贤才、培养高素质官员而采取的重要教育措施,创制和推行“蕃书”是西夏政权为适应河西走廊局部统一、创造党项民族自己的文明、追求政权独立的又一重要教育措施。河西走廊在儒学和“蕃书”两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表明西夏时期的河西走廊并非是“龙荒沙漠”的“不毛之地”,同时也说明,宋夏时期甘肃地区的教育中心在西夏统治下的河西走廊。  相似文献   

8.
试论西夏的文化教育李雯西夏民族,即党项羌族,早在7世纪时,就与中原汉文化发生了密切的联系。11世纪初,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仿照汉字创制了自己的文字。而且以今宁夏为中心,建立了封建割据地方政权──西夏,先后与宋、辽和金抗衡200年。在此期间,产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周作人写有不少谈遗民的文章,在民族命运面临深重危机的情境中,周作人与遗民文化的此番对话别具深意。周作人的遗民话语呈现了遗民思想与生存的真实性、复杂性,他肯定的是思想通达而兼具民族气节的遗民,对历尽劫难仍保有闲适情趣的遗民深具同情。在移民、忠义、降节者几种乱世人生选择中,周作人对遗民式生存有所肯定,然而其“以气节为时俗”和“苟全性命于乱世”的思想观念又使他对遗民式生存进行了价值颠覆。  相似文献   

10.
西夏从兼行中原王朝的法律制度和民族习惯法到建立自己的较为系统、完备的文书档案法规,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西夏文书档案立法,既有对中原律法的继承和借鉴,又有创新和变革,既与中原律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民族、地方特色。与同时代的唐宋相比,西夏文书档案立法在内容上较为具体、详备,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有关赋税、军事、畜牧等簿籍档案法规较为健全等特点。本文对西夏文书档案立法脉络及其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西夏的书籍及制作技艺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是记载和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书籍业的发达与否,又为一个民族或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西夏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党项羌族所建立的封建割据政权。它从公元1038年正式建立到公元1227年为蒙古所灭,共计存在了190年,曾先后与宋、辽和宋、金鼎足而立。西夏在其存在的近两个世纪里,曾致力于发展自己的书籍事业,引进、翻译。编纂出版了大量书籍,尤其是西夏文书籍,从而丰富了我国多民族文化宝库。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由干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缺乏,人们对于西夏的书籍业很难窥其全貌;许多书籍史和印刷史著作中,几乎没…  相似文献   

12.
西夏文化的主干是传统文化的翻版,只是一些表象与形式上的内容才融入了党项民族的文化。包括政治层面的直接影响、生产和生活方式等,主要表现在西夏文字与西夏文化所涵盖的内容、西夏佛塔与西夏建筑文化、西夏石窟与西夏宗教文化、服饰文化影响等,由这几方面就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西夏文化的影响及其程度,体现的是“大一统”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3.
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所灭,西夏文明很快被历史长河所湮灭,然而在河西走廊的酒泉和张掖却神奇般地保存了对西夏“土主”的信仰,酒泉、张掖都建有西夏土主庙。酒泉、张掖对土主的信仰一直持续到建国后的“文革”前,成为河西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经过考证,可以确定西夏土主庙祭祀的是西夏齐国忠武王李彦宗。土主神像羊首人身,这是一个有趣而令人费解的问题,最接近实际的一种解释是西夏统治者是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西夏统治者用羌人最崇拜的图腾标志,把李彦宗神化了,企图透过他彰显本民族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公元1038年,在祖国西北崛起了一个以党项族为主体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这就是史家所谓的“西夏”或“大夏”。西夏建国以后,不遗余力地进行了文化建设。西夏人自制文字,史称蕃书或蕃文,用它撰写了大量的文学、语言、法律、医学著作;更定礼乐,设置“蕃学”和“国学”(即汉学),译介佛儒典籍。现存西夏文佛典无数,而汉文史籍和儒家经典如《贞观政要》、《类林》、《十二国》、《孙子兵法》、《孝经》、《论语》、《孟子》、《左传》等,均有西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十四个方面对2010年西夏研究成果进行了扼要介绍,认为该年西夏研究成果以考古、政治、宗教、文化、语言文字、民族为主,所用资料以汉文文献或以有汉文底本的西夏译本为主,西夏文文献研究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16.
《民族研究动态》八五年一期发表署名朔丁的文章,评介宁夏社会科学院西夏史研究者韩荫晟新编《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第一卷上下册。文章指出,这部《汇编》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由于党项和西夏史料较零散不集中,编者将散见于各书的党项和西夏资料加以汇集,按内容分段、标点,校勘、考订或注释、析疑,为读者提供可信的史料”。  相似文献   

17.
关于西夏主体民族起源的语文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西夏主体民族起源的语文学思考聂鸿音围绕西夏主体民族起源的讨论是20世纪西夏史研究中最引人瞩目的热点之一,几乎全部可以用来提示其答案的现存史料都已被一批优秀的史学家发掘整理出来,并进行了精粹的分析。然而,在数十年的讨论之后,西夏史学界不但没有形成统...  相似文献   

18.
杨文  高小强 《宁夏社会科学》2010,(1):98-101,112
北宋王朝自建立起,国家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与周边政权的关系中,和西夏的关系是最为复杂的,困扰北宋民族政策制定的当首推西夏。概要来说,西夏对北宋经略河湟民族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只能与河湟吐蕃政权结盟共抗西夏;北宋将招、买马的地点愈来愈倾向于河湟蕃族区域;为消除边患、经制西夏,对河湟吐蕃实施经略是大势所趋;西夏政权对北宋的威胁和河湟蕃族政权对北宋的严重依赖,使北宋“联蕃制夏”政策制定有一定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9.
《圣威平夷歌》中所见西夏与克烈和亲事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诗歌《圣威平夷歌》描述了西夏与周边民族的和战关系,是研究西夏民族关系史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关于西夏与克烈部和亲事不见于汉籍史乘的记载,但可与波斯文文献的记载相印证,可以认定《圣威平夷歌》中的"亦延台"其实就是克烈部首领王罕之弟客列亦台,此人将幼女嫁给了西夏国王安全之子。其事发生的时间当在1209~1211年之间。  相似文献   

20.
一、政治史、政治制度、法律及综合方面试论西夏政权的性质(孙家华)江西社会科学,1990.3论西夏的后族政治(白滨)民族研究,1990.1.2宋夏景德和约述论(顾吉辰)宁夏社会科学,19902略论党项拓拔部在陕北的割剧(王天顺)宁夏社会学科,19906西夏宫制述略(王绍坤)宁夏文史,第九辑,1991谈西夏蕃官(刘兴全)宁夏大学学报,19911西夏谥法初探(顾吉辰)固原师专学报,19923西夏“称臣请封”析──兼论西夏政权的性质(朱筱新)西北第M民族学院学报,1992.4试论西夏的历史分期——兼谈西夏立国方针的转变(李蔚)甘肃社会科学,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