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老友》2003,(11)
——"我跟太太认识的时候,她才十六岁。"——"是我已经答应了赵四,我堂堂做司令的,说话不算数?没有别的办法,我只有自杀!"——"我让你牺牲的东西太多了!"我跟太太认识的时候,她才十六岁。后来,我生病了,她到奉天来看我。她临走时,跟她爸爸说了,说要到奉天看我,她爸爸当时也没吱声,后来,老爷子登了报,把她赶出了祠堂,这样她就回不去了。所以,我说,天下事情就是这样,姻缘之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0月,我应聘到一家日企工作,需到总部大阪培训三个月。在大阪结识了江口纪香,她是个活泼热心的女孩,她知道我的住处离公司较远,就主动邀我和她一起住。一天早晨我发现她很奇怪,去厕所时,在进门前轻敲两下门,还会恭敬地说:"早上好。"闲聊时我问她:"纪香,早上厕所没人,你为啥总说早上好?"她说:"向厕神问好呀。"我惊讶地张着嘴巴问:"厕神?"她认真地跟我讲,厕神是日本众神仙当中最美艳的一个,谁家厕所时刻保持得干  相似文献   

3.
我的一位朋友跟我提及了她的故事,她说,当初她与男友在大学里开始初恋,毕业前夕却因为工作问题发生矛盾,不得不分手。后来她遇到了现在的丈夫,结了婚。婚姻平淡而幸福。但她心里隐隐有些失落,对初恋男友始终念念不忘,觉得他才是自己真正心爱的人。直到那天,她在人群中偶遇了那个她一直  相似文献   

4.
我又唠叨了—会儿,她才说是我要她别跟陌生人说话的。她说怕自己被人骗了事小,这样会给我添麻烦。我这才想起她来之前我对她的叮咛。  相似文献   

5.
李荷卿 《新少年》2013,(Z2):32-33
我有一个朋友名叫莉莲,她总是悄悄地跟我说一些秘密,我为此感到非常烦恼。一天,我们在体育馆里踢足球,她又在我的耳边悄悄地说:"过几天就是我的生日了。我要在生日那天举办一个溜冰派对,我想邀请你参加。但你不要告诉玛丽,因为我没有邀请她。她倒是很擅长溜冰,但她总爱到处炫耀!"  相似文献   

6.
落剑飘香(论坛版主):她说和一个女生去吃饭,可后来已经上课了,我才看到她和我们班的男生一起来了,我知道她是跟他吃饭了。她对我解释说是三人一起去的。我觉得她欺骗我,我没有去证实,觉得再问没意思,自己找尴尬!之前因为她老跟别的男生一起玩而把我扔一边令我很生气。但她还是那样~!~欺骗,我最不能忍受的!我一次次地容忍就是要得到这样的结果?她总是那么不冷不热,为什么她会那样?  相似文献   

7.
女儿丫丫,上小学时每天都是我逼着她刷牙,拉着她梳头,扯着她换衣。没等到"女大十八变",上初中才两年,她就像三月的竹笋,一眨眼"窜"到跟我一样高。记不清从哪天开始,她刷牙坚持起啥"三三制",即一日(早中晚)刷三次,一次刷三分钟;还记不清打哪天开始,她穿衣戴帽有了臭讲究,跟潮流,讲款式,不中意的坚决不穿。她还偷偷地买了不少小饰物,或佩在胸前,或绾在手上……一天逛超市,碰到原先的邻居郑姐,拉着我惊惊咋咋地说:"你家丫丫成'美女'了,名气不小哩!"我懵了,郑姐说,人家广告公司请她拍广告呢,电视台的找到学校问她愿不愿意拍电视剧  相似文献   

8.
舒丽华 《老友》2014,(7):42-43
我有一个忘年交,也可以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叫章惠莲,年长我20岁。大概是1956年,章老师被派到农村做扫盲工作。那时,我还未到入学年龄,便常常跟着母亲到村里的扫盲班识字因为我人小念字的声音又大,章老师就注意到了我。下课后,她喜欢逗我。我也很喜欢跟她亲近。就这样,我们相识了。扫盲班结束后,我10多年没有再见到她,但她那端庄又和蔼可亲的模样却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9.
《可乐》2006,(6)
参加工作后不久,我回家向母亲诉苦:"那个女经理简直就是个不可理喻的巫婆。早上,看见她把一包茶叶放进杯子里,我连忙跑去给她倒水。可她却冷冷地说,难道整个办公室就你眼尖吗?中午我给她带了外卖,她又冷冷地说,干吗只给我一个人买?办公室只有我一个人吗?下班时下雨了,我看她没带伞,就把伞放在她的办公桌上,她又冷冷地说,有人会给我送伞的。你能不能不要总观察我?我哪里得罪她了?她总是对我这样!我只不过是想讨她欢心,让她感觉到我比别的新同事更细心更聪慧罢了!"母亲听后想了想,问我:"你说,美人鱼在王子眼中是什么?""美丽的爱人!""那她在厨师眼里呢?"  相似文献   

10.
正案例:晓娜是一家事业单位的文秘,最近心情一直很不好,甚至经常觉得人活着没意思。最近她在MSN上的签名都改成了"老被领导批评,心情很郁闷"。上周末晚上,晓娜给男朋友打电话,说工作不开心、心情不好。他马上过来和晓娜见面。晓娜性格挺外向的,平常工作不开心也会跟他说,有时候哭一场也就过去了,但那晚她一直就发呆、话很少,说来说去都是"工作不开心"那些话。男朋友起初还  相似文献   

11.
《北方人》2008,(9)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李暖暖走之前拿着一张中国地图对她爸说":我不会走出这张地图去,但你别打算在这张地图上找到我。"李暖暖是跟她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  相似文献   

12.
笔的风波     
一天放学后,我看到妈妈把姐姐叫到房间里,"鬼鬼祟祟"地不知道在干些什么。我悄悄地跟了过去,躲在门框旁边偷偷往里看。"这是你要的笔,藏好了,不要给你妹妹看见,要不,她又要跟你吵架了!"妈妈边说边把一支崭新的圆珠笔递给了姐姐。"知道了,我不会让妹妹看见的。"姐姐说着,小心翼翼地把笔藏到  相似文献   

13.
风为裳 《可乐》2010,(11):13-13
樱桃是我同寝室的姐妹,铁了心跟歌王,就图人家一个“色”。她说青春年少,不找个好看的对不起自己的胃口,于是鞍前马后跟着歌王。 樱桃跟歌王成了毕婚族。她在婚礼上喜滋滋地宣布,自己不出去工作,一心一意在家做贤内助。我们几个女生暗暗感叹她的智商不高,歌王那样的人岂是守得住的?将来有一天,痴心赶不上变心的翅膀,樱桃哭都找不着坟头。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后代,自小在乡村长大,直到调入县城工作才把家安在县城,由乡下人变为城里人。尽管如此,我的根仍在农村。母亲随我们在城里生活了整整20年,她80岁高龄时,言谈举止中开始流露出叶落归根的念头。就在寿庆当日,母亲正儿八经地跟我说:"我打算回乡下去住,你是家里的老大,娘只有跟着你。"  相似文献   

15.
《可乐》2006,(4)
2003年9月,我和同居5年的女友莫星(化名)分手了,因为她就要成为别人的新娘。仅有爱情是不能在一起的,生活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不恨莫星,她是我大学同班同学,从校园到社会,她跟了我五年——一个女孩最美好的五年。可我暂时给不了她想要的婚姻。我的父母都在农村,我还有一个弟弟,除了养活自己,我还要贴补家里,工作四年都没存下什么钱,买套房子和莫星安个家的计划遥遥无期,更别谈结婚生子了。莫星公司的老总却能给她很多很多,他买了"宝马"、别墅送她,买了一枚大大的钻戒向她求婚,说起来那些物质不过是钢铁、水泥和石头,但那恰恰是婚姻最好的保证。莫星接受了老总的求婚,她说和我在一起的生活让她绝望了。我没为难莫星,没  相似文献   

16.
刘希 《老友》2013,(2):41-41
婆婆在我这住了两个月就回去了。回去后她跟人说:“媳妇对我好是好,可她住在8楼.一天到晚就像吊在半空中,实在闷得慌,还不如农村住得舒畅,有地种,有街坊聊天,心里踏实。”  相似文献   

17.
孟非 《社区》2012,(14):60-61
我从前就说过:生活从下班开始。 其实这句话并不意味着我下班后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只是我觉得现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精力和生活都是围绕着工作,莫名其妙地公私不分,下了班还要去应酬,还要去吃那些不想吃的饭,去见那些不想见的人——这是我特别不喜欢的。 我在从上海回南京的火车上,旁边坐了一个女人,从上火车开始,她就没闲着。一个多小时,她始终在打手机,先就家里的垃圾该怎么处理跟人吵架,然后说公司的业务,给这个说完给那个说,说得没完没了。我心想:你至于吗?你那点破事儿,迟点打会死啊!  相似文献   

18.
《可乐》2006,(4)
我一直想问陈凯歌:你都拍出"无急"来了,干嘛还跟胡戈起急?数年前,给梁天写电视剧时,梁天问我:写多少集?我说:无集。梁天一听就兴奋了:前无古人,后不敢有来者。但凡后面有来者,把机场路封了,让他下了飞机也出不了机场,让他带着才华再飞回老家去。1998年,我给一位在三里屯北街"卖人"的小姐写了一篇随笔,叫《对酒当哥》。其实小姐卖的不是"人",而是"人头马",而且,她自豪地称自己为"人头马子"。我虽然早厌倦了"人头马",但为了她这个"人头马子",我当时没少喝她的酒。她长得有点儿像朱茵和翁虹的结晶。虽然我没成为她的凯子,她也  相似文献   

19.
我的一个女友,有一颗浪漫的心。分别十年后的一天晚上,我酒醉后打电话跟她说:"我想你了,想见见你。"我们相距200公里。几个小时后,我听到敲门声,门外站着她和她老公。她说:"只为你那句话,我要来看你。当时已经没有到这里的公共汽车,老公为我租了一辆车。"仅仅因为我酒后一句话,她就来了。我抱住她,好久好久,流下泪来。感动,是因为朋友的真诚,有时也是因为那种震撼。  相似文献   

20.
老婆儿“唠叨”,是对老头儿的爱,唠叨越多,爱得越深。听老婆儿唠叨,是老头儿人生深层次的幸福。这是我70 岁的新感受。退休前,因工作忙,三天两头不着家。那时我认为老伴的话都是该说的,不算“唠叨”;退休回家,老伴跟我说了三天三夜,也不算唠叨,因为她管家、管孩子,不容易,诉诉苦也应该。可后来她“盯”上了我,对我啥都管,啥都说,这我才烦她“唠叨”。尤其是家里只剩我两人后,老伴的“唠叨”便全对准了我。就说我每天出去遛弯吧,她边检查我的穿戴, 边数落我“邋遢!”遛弯回来,她边扫我身上的土,边贬斥我“不如孙子!”我快70 岁了,在她眼里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