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协作性公共服务作为对新公共管理和科层制的修正与反思,在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协作性公共服务所具有的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很好地回应了现代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多样化、复杂化的需求。协作性公共服务在整合资源、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增进公共价值方面为我国公共服务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模式,但其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诸多困境,如目标不一致的困境、沟通的困境、问责的困境及管理的困境等。对这些困境,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突破:一是成立公共服务协作委员会;二是明确职责,加强监督;三是建立信任机制,加强沟通。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的概念为基础,回顾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基本情况,阐明“新公共管理”的进步性;分析了“新公共服务”理念成立的理论基础和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最后重点阐述“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超越。通过系统论述,竭力寻找完善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公共行政向新公共管理转变的过程中,政府逐步转变职能和执政方式,不再仅仅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是未来的必然趋势。福建自贸区建设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有着重大意义。文章系统分析了福建省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认为法制体系不完善、社会组织发展自身的缺陷、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政府购买动力不足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并从健全法制保障、完善社会组织发展的培育制度、健全评估机制、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互动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规范财政预算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提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服务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还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极度不平衡,农村公共服务数量有限,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农民要求,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文章从协同理论的视角来解释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选择标准,认为最优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选择和主体边界的确定取决于公共产品的性质。通过研究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的非线性的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来实现组织智慧和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和系统建构,从而达到明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公共服务动机是公共管理领域一个重要概念,在过去十几年中相关研究日益增加。许多学者围绕公共服务动机的定义、内容、影响因素、测量方法等开展了大量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动机文献研究的系统性,对196篇英文文献进行梳理,采用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研究个人特征、工作特征、工作环境等变量对公共服务动机的影响以及公共服务动机如何影响工作满意度、组织绩效、组织承诺。研究发现,公共服务动机与相关变量关系的研究结论仍存在较大差异,并探讨了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其对中国学者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共部门的质量奖起源于私营部门的质量奖,经历了从企业管理到政府创新再到专业化公共服务奖的三个发展阶段。本文描述国内外公共服务质量奖的兴起、沿革与现状,剖析国外四个典型的公共服务奖项——“联合国公共服务奖”、“欧洲公共部门奖”、“美国政府创新奖”、“加拿大卓越公共服务奖”的设计与实施及其经验,并指出其对我国专业性公共服务质量奖项设计与实施的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
在公共服务创新实践中,既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促进公共服务创新,又要加强公共服务创新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创新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公共服务创新的相互促进作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延伸与公共服务领域拓展相结合、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与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相结合、将人力资源基本特点与公共服务创新实践相结合,建立相应的规范、制度、秩序和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创新协同效果,激发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协同视域下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服务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还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极度不平衡,农村公共服务数量有限,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农民要求,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文章从协同理论的视角来解释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选择标准,认为最优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选择和主体边界的确定取决于公共产品的性质。通过研究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的非线性的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来实现组织智慧和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和系统建构,从而达到明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公共服务供给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越新公共管理理论,摒弃经济建设型政府和管制型政府是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由此决定了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必须肩负起宏观调控、直接供给、社会管理以及实现"善治"、"法治"的责任。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将通过创新管理观念,树立公共服务供给的理念支撑;而改革管理体制,则可搭建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平台。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点在于关注群众切身利益,以促进就业、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公共卫生体制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0.
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公共管理在批判传统官僚制的基础上掀起了各国政府改革的浪潮,但新公共管理本身还存在很多缺陷。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批判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上出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已经渗透到我国政府各项改革之中,而出于对新公共管理拓展的新公共服务,对于我国的行政改革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新公共管理诞生以来,对它的质疑和批判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诸多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中,以美国学者登哈特最具代表性,在对新公共管理模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登哈特明确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学说。虽然笔者并不全然赞同新公共管理的观点,但是新公共服务的批判及其主张却值得商榷。或许当我们审慎看待新公共管理时,新公共服务也同样需要我们审慎对待。  相似文献   

12.
作为西方行政改革典型代表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均从不同角度提供了公民参与公共服务创新的战略思路。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创新实践中,也积极鼓励公民参与公共服务创新过程。从中可吸收和借鉴一些共性的、有益的东西,以加速推进中国的公共服务创新进程,即要坚持"以公民为中心"的公共服务创新战略,创设公民参与公共服务创新的制度环境,增加公民参与公共服务创新的实践锻炼,大力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与超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诸多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中,以罗伯特·B·登哈特为代表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渐成体系,该理论在对新公共管理模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学说。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出,在进行方法和技术的创新以提高政府效率的同时,不应忽视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公民权利的尊重,从而纠正了管理主义的偏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有限性与民众公共服务需求的无限性之间长期存在着矛盾的情况下,社会组织逐渐进入公共产品的提供领域,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变得越来越普遍,但同时也遇到了效率、质量等方面的困境,国家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治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认为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时不仅应该追求公共服务效率,同时还应兼顾公共服务质量,避免权力寻租。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治化确定服务主体职责、确保服务对象权利、确立购买行为规范。建立健全有关政府购买的法律体系、界定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建立公众参与的监督与解决机制,以促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论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的角度论证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合理性,从而给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提供了理论依据。新行政法为促进合同外包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合同外包也间接推动了新行政法的发展。然而政府在推行合同外包过程中又衍生诸多问题,因此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对改变我国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所面临的困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对社会公共服务业历来实行的是传统的政府直管体制.采用这种管理体制的结果是成本高,而效率、效能低.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证明,传统政府所承担的公共服务采用市场化管理可以大大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政府直管的这些公共服务市场化后,不论其经济性,还是服务的效率、效能都会获得很大的提高.所谓经济性即提供同一服务所付成本的高低;效率是指实现同一目标所用时间的多少;效能则指某一管理措施所能发挥的作用和达到的效果.通过对政府公共服务管理的经济性和效率、效能三方面的分析,可以认识公共服务市场化管理改革的意义和可行性,从而为政府公共管理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差距正在拉大。这就需要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就业、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当前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在于不断推进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服务型政府是中国政府改革的主要目标,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政府模式.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在中国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公共服务市场化、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公共服务标准化;公共服务标准化与其他主题存在辩证关系,是中国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结果.公共服务标准化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最新实践阶段,建设公共服务标准化是系统工程,需要遵循等效、适时、适度、先进的原则,向企业管理借鉴标准化建设经验以及进行公共服务标准化顶层设计,颁布整体性通用性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及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方面实行政府高度垄断,并且政府公共支出重经济建设、轻社会服务,这些导致我国政府目前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不能保证基本的社会公平,并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阻碍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对我国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进行改革。这种改革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做法,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在市场化过程中,我国政府应努力创造和完善推行市场化的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20.
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内不均衡、社会保障和公共医疗卫生支出不均衡、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地区间差异,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区域内城市主体间发展目标不一致、区域内协调组织运作不成熟和政府职能缺位、越位区域内“城市群一体化”建设滞后是北部湾经济区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组建非政府组织、完善区域内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实施“整体性”治理模式,完善区域内公共服务供给,建立科学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区域内公共服务供给,规范区域内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财政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