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南都学坛》2016,(1):7-10
司隶校尉是汉代国家的监察官,集中央监察与地方监察于一身,集监察权、治安权、领兵权、议政权、荐举权、社会事务管理权于一身,权大位重。但是这些权限不是初设即有的,而是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监察的地域范围也经历了一个由不固定到固定的演变过程。这表明二者之间有其必然的联系,对"京畿七郡"特定区域的监察,揭开了司隶校尉权力演变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司隶校尉,汉代官志和历代政典皆将其列于州郡官之目,似乎是京畿地方的行政首脑。其实,司隶校尉的意义绝不仅止于此。从其地位来讲,可算作是中央大官,从其职事来讲,起初不是掌行政,而是掌督察。两汉时代,司隶校尉在政治舞台上风云际会,曾使众多的官僚大臣、皇亲贵戚谈虎变色,是一个极为独特而又极其重要的职官。本文试图对此官作一粗略的探讨,以就教于同好。  相似文献   

3.
温序为东汉第一任护羌校尉考李大龙温序,字次房,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生年不详,约在西汉末期,卒于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关于温序的情况,《后汉书·独行列传》有如下记载:“仕州从事。建武二年(公元26年),骑都尉弓里戍将兵平定北州,到太原,历访...  相似文献   

4.
司隶校尉在汉代国家经济生活中的职能主要体现在禁奢禁贪、维持京畿治安、关注国计民生等方面,而这些职能是与其监察权限息息相关的,但又远非其监察权限所能涵盖得了的,所以我们在注意其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中潜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5.
东汉时期的请托行为可分为四种类型:其一,权贵向三公、九卿、尚书等官员的请托,涉及中央官主导的选举和监察;其二,权贵向州刺史、郡国守相等地方长官的请托,常发生于州郡察举的过程中;其三,州刺史、郡国守相向权贵的请托,旨在寻求对其用人的袒护及违法行为的包庇;其四,地方豪族向州刺史、郡国守相的请托,以便使察举更有利于己方,扩大其乡里私利。请托行为构成了官员之间互利互庇的关系网络,蔓延至官僚系统的各个层级,形成以情代法、以私御公的官场风气。清廉士人虽检举、揭发请托行为,却始终难以将之根除,反映了东汉请托政治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反思东汉社会的请托风气,考察人情与法度之间的博弈,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南都学坛》2017,(3):13-19
汉代司隶校尉的选拔标准主要有两条:功劳标准和"材器标准"。到了东汉有所变化,出现原三公转任司隶校尉的特殊情况,而且个人声誉成为司隶校尉选拔过程中极为看重的一点。在以人治为主的汉代社会,司隶校尉的这种选拔标准相对于预期目的来说,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但问题随之出现,一个突出表现是司隶校尉的选拔范围有缩小的趋势并日渐集中在尚书台的官员身上,这一点虽有重视司隶校尉的一面,但其消极影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两汉统治者苦心经营的司隶校尉担当者的公众形象,从而与其设置初衷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7.
王尔春 《南都学坛》2008,28(5):16-18
司隶校尉是汉代国家的监察官,监察权是其主要的、基本的权力。在监察权外,还拥有治安、领兵、议政、荐举、社会事务管理等诸多权力。这些权力既反映了汉代司隶校尉的职官性质,也反映了汉代官制发展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8.
论西汉刺史制度的产生及对郡国的监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武帝时期建立的刺史制度是西汉监察制度的一大变化,它是在郡国并行背景下的新的选择。王国傅、相与诸侯王的矛盾是建立刺史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刺史监察郡国.不仅扩大了监察范围.也使西汉的监察制度化。刺史监察制对西汉基本结束郡国并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晓满 《南都学坛》2006,26(1):20-24
河南两汉诸郡国的文化发展是不平衡的,文化区域不断地变迁。西汉文化发达的河南、河内、梁国等郡国,到东汉就转移到了南阳、汝南、颍川、陈留等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区域。文化区域的变迁主要是由各郡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地位和文化传统等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东汉在大部分时间内推行的是郡(国)县二级制。对东汉郡国的探讨,可谓理清东汉政区演变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现存的文献资料,以东汉初年荆州刺史部作为具体的考证区域,将其时该刺史部所辖的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等郡的沿革做了通代的详尽考察,使其变迁的分辨率精确到年,为进一步从事东汉政区地理的全面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创建了中央以皇帝为核心的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以乡里组织为基础的郡县制。这种从中央到地方呈宝塔式的政治体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明代思想家顾炎武说过:“汉兴以来,承用秦法以至今日者多矣。”尽管封建时代地方体制的基本框架是由秦制所沿袭,但历朝体制形式均有变化。汉初在秦郡县制基础上,改秦子弟无尺寸之封的做法,推行过一段时间的郡国并行政体。至东汉末原作为监察区的州,渐变成具有行政职能的机构,至魏晋形成州、郡、县地方三级制。隋罢州,仍置郡县(后又为州县)二级制。至唐又在州(府)之上设道制。宋为加强中央集权又改道制为路制,出现  相似文献   

12.
在宋代监察制度中,言谏制度很有特色,无论是在言谏机构的设置上,还是在言谏官员的选拔与职掌上都有其独到之处。宋代门下省的职掌一如唐制,并且更胜一筹,其谏正、封驳之对象,除皇帝诏令之外,还有大臣至百官违失,“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官事有违失,皆得谏正”。正是如此,它开创了我国台谏合一的先河,提高了监察权的地位,但同时也兴起了“风闻言事”之风,破坏了言谏制度的威望。成败得失,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论汉代的督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汉代督邮的职掌、人选、地位和作用。汉代督邮作为郡国属吏,最初只是督送邮书;随着中央集权政治的强化,其职责始以监察属县为主。督邮职微权重,担任此职者多出身贫寒又富有学识才干,在郡国属吏中被称为“极位”。督邮的设置,对整饬吏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东汉初年,刘秀精兵简政,先后罢郡国兵和边地戍卒,压缩中央禁军,《后汉书·光武帝纪》云:建武七年诏“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宜且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令还复民伍。”三十二年,“诏罢边郡亭侯吏卒”。《百官志》载并西汉京师八校尉为五校尉云;“中兴省中垒,但置中侯以监五营。胡骑并长水,虎贲主轻车。”与此稍前,又省内郡都尉,《百官志》云:“中兴建武六年,省诸郡都尉,唯边郡往往置都尉及属国都尉。”刘秀的上述措施对东汉兵役制度有何影响?目前的有关论著大多认为刘秀废止了西汉的更戍役制度即废止了秦汉以来的役龄男子轮番做卫士、戍卒、郡兵  相似文献   

15.
中晚唐监察体制与宦官专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监察体制已日趋成熟和完备 ,形成了一张密布全国的监控百官之网。但安史之乱后监察权力就逐渐被宦官所侵夺、削弱 ,监察官丧失独立奏弹的权力 ,监察体制遭到严重破坏 ,致使中晚唐呈现出宦官专权的危局 ;而宦官专权又加速了监察体制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宋代的监察制度在中国古代监察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具有承上启下的特征。中央监察系统通过强化皇权、削弱相权和御史台权、扩大御史监察范围、精简谏官人数、扩大监察职能、御史机构与行政机构相互监督、封驳官与台谏共享监察权 ,将秦汉以来的御史纠弹百官与言官谏诤君主合二而一 ,形成台谏合一体制。在地方建立了监司与通判两级监察体制 ,使监察体制更为严密 ,并为其后的元、明、清代多层次的地方监察体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东汉人口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东汉前期在籍人口迅速恢复和增长,中期南方在籍人口持续增长,而北方由于羌人起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在籍人口数量三起三落,导致南北分布比重的不断变化。元兴元年,永和元年和永寿3年全国在籍人口曾三次出现高峰。元初5年前后和元初元年是东汉中期在籍人口的两次衰减的谷底。由于元初5年前后史籍缺载,延光4年的在籍人口数量是元兴元年和永和元年之间史籍记载最低,点。《续汉书·郡国志》记载的永和5年的郡国的户籍资料,只是东汉中期人口地理演变过程中一个特定时期的材料,不能代表整个东汉在籍人口南北分布的趋势。由于天灾导致流民的存在,贵族、官僚荫占依附人口,北方的实有人数的实际比重高于史料记载。  相似文献   

18.
《南都学坛》2013,(5):6-13
东汉顺帝汉安元年的"八使"巡行郡国事件,是研究汉代"风俗使"制度时不可多得的个案。"八使"出巡,是在当时吏治松弛、监察制度濒于失效的背景下出台的。良好的儒学修养、丰富的从政经验、清正耿直的个人品性、忠公无畏的职业操守以及由此形成的个人威望,是入选"八使"的重要条件。为便于履行使命,顺帝授予"八使"光禄大夫头衔和举劾地方官吏的特权。"八使"在"劾奏贪猾"方面的表现引人注目,其吏治整顿效果不容忽视。"风俗使"出巡郡国虽为"善政",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难。担任皇帝特使的经历,对"风俗使"个人的命运、前途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东汉政权建立后,光武帝刘秀为安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整顿吏治的改革,在历史上有很大影响。本文试图对其背景、措施及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一 两汉之交政治黑暗,吏治腐败。其主要表现:一是机构臃肿庞大,冗官成灾。汉初承秦制,设郡国36,“县邑数百”。后经历代增设,汉孝平帝时已有郡国103,县、邑、道、侯国1587。王莽改制又广置郡国达125,县2203。这自然使吏员数猛增。建武初,人口锐减“十  相似文献   

20.
郡国大中正考论罗新本九品中正制是通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研究成果亦甚众。对于其组织结构,至今史学界几乎均有一共识,即:其时州设大中正,郡国设小中正。大中正(或州都)乃州中正,小中正即郡国中正(1)。然而,此“共识”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