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 1945年9月2日,随着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旷时八年的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宣告结束。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与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是分不开的。因此,研究共产党和国民党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形成的关系,客观评价国共两党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做出的贡献,对于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是至关重要的。 一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华北的争夺,在短短半年时间里连连制造了一系列事件,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华北事变。华北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战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波及的地域最广,付出代价最大的战场之一,对打败日本法西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抗日战争开战最早。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撕毁“九国公约”,置世界舆论于不顾,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开始实施其“基本国策”,比德国法西斯侵略波兰,挑起欧洲战争整整早了8年时间。随后,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把侵略触角伸向关内,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1937年7月制造“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目的不仅要变中国为其完全殖民地,而…  相似文献   

3.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华北事变,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进逼和国民党政府的妥协退让.大片国土沦陷于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之下,广大中国人民面临着当亡国奴的悲惨境地,整个中华民族濒于亡国灭种的危险边缘.自近代以来,中国国势日衰,危机频仍,边患四起,国脉民命悬于一发,我民族只是苟延国脉于列强均势之下而已.但是,历次危机都无甚于这一次.日本军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野心将中华民族推到了危机的极点.国势岌芨,社会动荡,这种险恶的形势正如当时北平学生所说的:“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中国人民已经清楚地看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目标,远远不只是东北,而是华北和整个中国.这种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了中国人民的救国热情.迎来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大发展时代.  相似文献   

4.
<正> 一、法西斯主义者疯狂地叫嚷要以战争为手段,把法西斯制度推行于全世界。因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反对法西斯侵略而战,它在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战的同时,也具有为了人类避免法西斯暴政统治而战的性质。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决不是偶然的,它早有灭亡中国、独霸亚洲控制世界的野心。正如日本首相田中所说的,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促使日本帝国主义终于冒险走上发动战争的道路,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则开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个战场,牵制了绝大部分的日本侵略军,打乱了日本法西斯的世界战略计划,为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打头阵。正如 1938年 9月共产国际文件中所说的:伟大的中国民族起来反对野蛮的暴力不仅是为了保卫自己的自由和独立,也是保卫全世界人民的自由和平事业。中国的胜利是对一切法西斯的沉重打击。1931年日本法西斯精心策划和挑起了“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面对日本法西斯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并没有畏惧,而是勇敢地拿起武器,开展了抗日运动。“九·一八”事变后的最初两年在东北自发起来武装抗日的就达三十多万人。除了东北,在一切受到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地方,中国人民都奋起抵抗。1932年,“一·二八”事变蔡廷锴率中国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蒋百里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国防外交理论。1935年日军在华北挑起事端,扩大侵略,蒋百里奉命考察华北数省,主张军事外交一元化,以应对日本的挑战。之后蒋百里两次赴欧访问,考察国防总动员,拉拢德意,增强中国的国防实力。期间,蒋百里将其外交活动和军事理论结合在一起,从军事、外交、经济三者来分析中日战争,形成了独特的国防外交理论。蒋百里提出的“持久抗战”“抗战必胜”论与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异曲同工,其论断“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不仅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而且为中国的持久抗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总结抗日战争时期武汉对口防御体系的得失成败,是有意义的。(一)无论全面侵略中国,还是南进太平洋地区,日军必须打通大陆交通线。而武汉不仅为华中重镇,位于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处,而且扼平汉、粤汉两铁路的衔接点,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故中日双方争夺武汉势不可免。为抵御日军的侵略,自1935年春至1938年夏,武汉国防工事分三阶段逐步完善,各阶段构筑情形及所取得的成绩如下:第一阶段(自1935年3月至1937年7月):1935年,由于日本侵略军步步紧逼,华北危机日益加深,严重威胁和动摇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地位。同时,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  相似文献   

7.
前言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党领导了北平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上海地下党自1935年后,虽然与中央一度失去了联系,但仍坚持斗争,联合宋庆龄、何香凝、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等爱国人士,先后组织各阶层的救国联合会。他们在地下党员的推动下,积极  相似文献   

8.
<正> 山东古称"齐鲁之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曾有过灿烂的古代文明.近代(1840-1949)以来,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山东同全国一样沦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前,外国侵略势力虽未直接进入山东,但战争带来的灾祸已转嫁到了山东人民头上;以后,随着烟台开埠,资本主义侵略的魔掌伸入了山东,并逐步同中国的封建势力勾结起来,对山东人民开始了残酷压迫和疯狂掠夺.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山东首当其冲.1897年德占胶澳,次年英强租威海卫,1914年日本帝国主义借口对德宣战,悍然出兵山东,占领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攫取了德帝国主义在山东的侵  相似文献   

9.
澳门今年将回到祖国怀抱,这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继香港回归之后的又一件盛事,标示着外国侵略者在中国进行殖民统治的结束,我们为此感到无比振奋和自豪。在澳门即将回归的今天,全面回顾一下澳门被占领的过程,将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澳门回归的深刻含义,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澳门主要由澳门半岛和 仔、路环等岛屿组成,面积23.5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明末以后逐渐被葡萄牙殖民者窃取和占领。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殖民扩张活动,中国是其侵略的一个重要目标。为了对中国进行侵略,葡萄牙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三省到1935年日军企图大规模越过长城南下,全面控制华北,进而独占中国,使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对于这一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复杂交叉的中国政治,蒋介石的政策只有一点,即全力维护他的独裁统治。谁威胁到他政权的稳固,他打击的矛头就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后至"七七"事变前,日本开始大量移民至华北地区,华北日本移民人数因而快速增长.在日本实施华北政策过程中,这些日本移民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在日本侵略华北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伴随着日本对华北的侵略步伐而至,但同时又作为日本侵华的"先锋",为日本进一步对侵略华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二·九”运动到现在已经五十年了! 五十年前,中华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继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以后,又威逼华北,制造了1935年的华北事变,妄图吞并整个中国。国民党政府继续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对日本帝国主义实行不抵抗政策。华北危急!民族危急!具有反帝爱国传统的北京学生痛切地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于是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义旗,冲破国民党政府的恐怖统治,在1935年12月9日举行爱国大示威,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怒潮。  相似文献   

13.
廖大伟 《社会科学》2001,1(3):66-70
征服大陆曾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肢解中国也是它朝思暮想的追求。尽管日本曾不断地变换面目和手段 ,甚至一度还表示“亲善” ,但是它所追求的目标始终是不变的。一、企图侵吞华北 :征服大陆的又一步骤原日本驻华大使重光葵认为 ,正是由于日本对华北的贪婪 ,才“终于诱发了日中战争 ,变成了引导日本破裂的导火线”① 。事实的确如此。“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并不满足对东北的实际占领 ,它要继续侵吞华北 ,以便作为侵略全中国和征服全世界的“圣战基地”。如何侵吞华北 ,日本政府与军部存有分歧 ,大体上政府主张以政治、经济为主要侵略手段 ,掌…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本着它蚕食中国最后独占中国的既定方针,于1933年春侵占我山海关、热河,为越过长城侵略华北作准备。中国一部分爱国军队在长城线上奋起抵抗,曾给日军的侵略气焰以相当的打击。但由于蒋介石及国民党政府顽固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与日本妥协,最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使当时华北陷于更加深重的危机。 鉴于这一历史事件至今著述较少,本文拟结合近年来看到的一些新资料对此作一综合叙述。 一、日军深入侵略内地的开始——山海关事件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建立国共两党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基本前提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结束为期10年的敌对状态,分干戈为玉帛,合作抗日,从而促成了以国共两党为核心,联合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民和海外同胞参加的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促成了全国抗战局面的出现,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前提。国共两党是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再次携起手来的。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险。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使中日民族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降居次要地位。客观形势要求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抵抗外敌侵略,争取民族解放。但当时掌握着全国政权、拥有几百万军队的国民党仍将“捷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作为处理对外对内关系的基本准则。蒋介石认为,“倭寇深入”只是“皮肤小病”,“赤匪猖獗”,方为“心腹之患”。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国民党当局对日处处妥协,对内全力“剿共”。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以各种方式发动抗日救亡运动,坚决反对日本的侵略和国民党的误国政策。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深重和国民党当局内外政策的变化,中国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这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阴谋计划。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赂中国的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九·一八”事变后,全中国人民尤其是东北人民迅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斗争。日本人民也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镇压,不断发动了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各阶层人民在日本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不断掀起各种形式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斗争。  相似文献   

17.
50年前的那场中日战争,它使每一位从战争中走过来的人念念不忘,也使每一位后世之人历历在目.那是一场日本军国主义者肆意侵略中国,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的战争.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在日本帝国主义者野蛮横暴的侵略面前,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全中华民族觉醒了,神州怒吼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忱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筑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中国人民最终迎来了抗战的胜利.本文就各阶级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作一简述.九·一八事变后,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以民族利益为重,代表全国人民发出了正义的呼声.中共中央先后于1931年9月20日、9月22日、32年4月、33年1月发表宣言和决议,强烈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特别是华北危急,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后,中国共产党正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5年8月1日,著名的《八一宣言》发表了,宣言指出中华民族正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是每一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呼吁全国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都应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集中一切国力,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为迎接抗日新高潮的到来,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瓦窑堡会议.会议明确指出“我们  相似文献   

18.
一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起点,也是近代和现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起点。在这一年中,帝国主义强盗开始大规模地侵入中国。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互相勾结以压迫中国人民,阻止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其中以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从此,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自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这短短的六、七年中,中国人民就连续地举行过反对英国鸦片侵略的战争、反对英法联军侵略的战争、反对帝国主义走狗清朝政府的太平天国战争、反对法国侵略的战争、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和反对八国联军的战争。中国人同每一个侵略中  相似文献   

19.
从辛亥革命看民族资产阶级的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是在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展开空前猛烈的反抗斗爭中爆发的。通过辛丑条約的签訂,清政府彻底投靠了外国侵略者。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結成反动同盟,主要通过政治、經济、文化等方式进一步侵略中国。在1911年以前,帝国主义已經在中国“开辟”了八十二个商埠,在十六个城市設立了租界,井繼續占领着香港、台灣、澎湖  相似文献   

20.
相艳 《人文杂志》2000,(3):116-121
二战后至今,日本右翼势力从未真正悔过,否认侵略罪行,为军国主义分子招魂之事时有发生,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邻国人民的严重关注.美国占领日本期间,出于冷战需要,对日本在政治、军事上的扶植政策;日本谋求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需要;深远的军国主义传统;以神道、和魂、天皇崇拜为特征的宗教文化传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狭隘、极端的民族主义意识;战后广大受害国过于宽容的态度等诸种因素是构成军国主义遗毒久驻日本的主要原因.日本的军国主义逆流是对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的潜在威胁,也违背了日本人民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世界正义力量必须对此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