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点 ,本文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情理相融的教育方法 ,对于“两课”教师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新媒体、新技术迅猛发展,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信息给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和科学思维方式教育等教育任务,所以提升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政治文化素养、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弘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情怀三个方面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高芳放 《南都学坛》2007,27(4):119-120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新理念。确立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营造更富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创新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才教育。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近3年来,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对近3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对目前学术界关注和讨论较为热烈的三个理论和现实问题,即“05方案”实施以来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高校推进“四史”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务需求,是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破解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践困境的理想思路。 “四史”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很强的内 在契合性,是新时代高校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力抓手。 高校要切实推进“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注重 “四史”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价值转化,开拓“四史”教育在高校多元育人环境中的创新渠道,抢占“四史”教育在网 络学习和宣传阵地的制高点,持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地进行高校“思想理论课”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当前必须构建科学理论教育体系、先进文化教育体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体系、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体系、社会实践教育体系和服务育人支撑体系“六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一新”、“二精”、“三注意”的新思路,拓展和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创新立体多维交融的“课堂-基地-生活”三位一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立场,通过审美的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观照,以满足教育对象的情感需求和情感期待,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合目的、合规律地渗透于教育对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生成有其内在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是德育美育两者相得益彰的人文关怀;从现实逻辑来看,是纾解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现实需要;从理论逻辑来看,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从实践逻辑来看,是满足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开展需从“信道”“亲师”“谋术”“境化”四个方面着手,优化“以美育人”的教育内容、加强“以美育人”的队伍建设、更新“以美育人”的教育方法、营造“以美育人”的教育环境,以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具有自我意识强、思维活跃、价值多元等特点,对其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基层共青团是距离大学生最近的"引路人",要发挥自己在政治、组织、实践方面的优势,找准大学生的工作定位、工作方法。首先,增强思政教育亲和力。通过落实全员育人增强思政工作的时效性、亲和力。其次,创新实践育人环节。多种类型的实践寓入实践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思想品格、社会意识的提升。再次,发展特色品牌校园文化。牢牢把握校园文化的系统性、丰富性、特色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要求和归宿。最后,树立互联网思维,重视网络思政阵地建设。通过以上举措发挥团组织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探索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指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高低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优劣程度,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表现.科学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内涵,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本”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实现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投入与产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明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定位是增强亲和力的前提。亲和关系可以分为“同质性的亲和关系”和“非同质性亲和关系”,亲和力实质上是一种相互性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本质上就是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把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基本特性的相互性、作为信息基本特性的相互性和作为基本实践活动的相互性,推动3个层面相互性的有机叠加,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生态。为此,提升亲和力的核心是破解“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难题、根本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性、关键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既要增强理论的阐释力,增强理论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又要立足信息文明创构人的生态,在不断丰富和优化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关系、相关关系、实践关系中真正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进而增进理解、促进共识、增强价值认同,发挥良好的领航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前,由于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为必然选择.为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与关键,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切实抓好“三个阶段”和“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的实际情况,如何利用互联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在深入剖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科学地提出了“123”的工作思路.即:建立一个主流网站;提高技能、道德两项教育;健全文化、资源、服务三项建设,这对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关工委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资源、得力助手和重要参谋。充分发挥关工委的作用,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领悟高校关工委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高校关工委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原则,深度突出高校关工委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即“五员工作模式”(组织员、辅导员、指导员、宣传员、疏导员),着重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大学生社团活动,发挥大学生的实践主体性;积极推行法制教育活动,并针对大学生开展积极的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4.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提出在新的视野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构建适应时代的科学体系,用开拓的思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三贴近”、“三延伸”。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微信最忠实的拥趸,“微信热”不仅给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微信的不可控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趋于复杂;微信立体化的社交形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受到挑战;微信的虚拟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难度加大;微信信息的“碎片化”,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在“微信热”背景下,探讨其产生的深层原因,科学应对微信带来的挑战,运用微信进行“微创新”、发挥“微功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重点。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个动态过程,思政课教师抓住“知、情、意、行”几个重要环节,才能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90后”自从2008年入学,已将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而“90后”大学生不同于以往大学生的独特变化必然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现实挑战。如何切实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应对“90后”现象带来的挑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针对大学二、三年级即大学中期的大学生思想特点 ,提出了该阶段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是指大学生为达到自我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自身能动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学生主体性表现为学生学习和行为方式中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大学生主体性地位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沟通,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而提出的破局良方,强调以被教育者为中心驱动 教育者的改变。因事而化,要回应大学生的思想关切,直面热点问题,讲好中国故事。因时而进,要针对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 教学客观条件的时代特点,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势而新,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势,提 升大学生“四个自信”,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综合收益。“三因”论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对于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 论课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