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末清初,浮艳词风颇为流行,到康熙年间经过词人的反拨,清代词坛出现中兴鼎盛的局面,康熙时期的选词风气就形成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在编辑词选的过程中.因受康熙文化政策的影响。人们采取了不同的选词标准,前期重视主观性情的抒发,中后期则标榜醇厚雅正,要求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然而,不管采取何种选词标准,人们都能坚持以艺术质量来取舍词的原则,反对以习好选词、以交情选词、以刻资选词乃至以选词取悦贵人的不良习气。  相似文献   

2.
康熙元年刻、康熙十一年增刻本《(康熙)清远县志》所收词作九首,作者均题为明代清远县官员。其中,前五首与《文溪集》中的基本相同,据《清远县志》与《文溪集》的文献版本年代的比较、词作的内外文献互证及两者之间的文本差异,确定县志中的前五首词源于南宋李昴英的《文溪集》,后四首为明词。方志在编纂过程中为了满足方志编纂的体例、内容的要求,编纂者故意抄袭某些文本,对原作的小题、正文进行删改,以符合县志的选词标准。而后来的方志编纂者也未加考订,导致错误接连出现在四种《清远县志》之中。  相似文献   

3.
选词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译文能否清楚反映原作的精神和风格。若选词得当可以使语言表达既形象、具体,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同时又不乏风趣、诙谐的表义效果。文章着重探讨了翻译中选词的三项主要标准——准确、简洁、生动,并指出选词不能仅仅满足于在目标语中找到对等词,而是要充分考虑所选词语的具体使用场合以及同其它词语的搭配等。  相似文献   

4.
选词造句是语言问题,但也有逻辑问题。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人们自觉地选词造句以表达明确的概念、恰当的判断,也有助于人们通过逻辑分析掌握语言表达的精确性,从而提高运用逻辑和语言的能力。本文就选词造句中语言和逻辑的一些方面进行分析,探索词与概念、句子与判断之间的某些对应关系。这里的逻辑指普通逻辑,语言也限于现代汉语。下面分三个问题说明:一、逻辑和语言;二、选词中的逻辑问题;三、造句中的逻辑问题。  相似文献   

5.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为选词底本,在力图保存底本基本面貌的基础上,通过例言即《蒿庵论词》整合选词与论词,在结构上起到关联和互补的作用;并阐发甄录本色的编选宗旨,以序次的调整和类组比较的方式勾勒出宋代词史的脉络,成为近代选本批评观念转变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王阊运论词承衍孙麟趾“畅词趣”之说,所编《湘绮楼词选》以词趣为标准选词,采用“趣”、“妙”、“灵”等话语评点词,寻求“绮语”与“合道”的契合点,试图阐释和回归“诗庄词媚”的观念,反映出清末民初对词体审美特质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7.
稼轩诗简论     
与辛弃疾同时代的陆游,以诗名世,也写了不少词,词亦引起人们的注意,一般的词选本都有陆游一席之位;辛弃疾以词名世,也有诗作,但他的诗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大凡宋诗选本或其他选本,一律不选他的诗,即使是辛之个人选本、选词、选文,亦不选诗,好象诗不存在似的。其实辛弃疾写诗也不少,现经搜辑可见的便有108首(76题),为词的六分之一略强,且其诗  相似文献   

8.
翻译中的选词用字必须考虑词的使用范围,即语域;应适当把握词语的社会或风格意义与选词用字、外延意义与选词用字、内涵意义与选词用字三个重要方面,并全方位地从词语意义的各种类型寻找对等说法,不可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9.
翻译跟写作一样有个推敲选词的问题。选词就是辩别词的异同,辨析词的意义和用法,主要是在同义词中间推敲选择用词。1.汉语同义词与英语同义词汉语和英语都是高度发展的语言,都有极为丰富的同义词。根据刘叔新《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本文讲到汉语同义词主要以此书为准),汉语常用同义词约有二千二百  相似文献   

10.
况周颐晚年将毕生所刻词集删定为《蕙风词》两卷,去取精审,仅存词123首。此举不单是选萃旧作之菁华,还包括对部分词作的删改修订,蕴含了一定的改词方法。其中况周颐词学思想的深化是促使其编选词集的内因,而与王鹏运、朱祖谋的词学交游,则是影响其作词、刻词、改词和选词的外因。在时间节点上,况周颐删编《蕙风词》与其构撰《蕙风词话》大致同步,反映了创作实践和词学理论的共生互融。  相似文献   

11.
况周颐的《粤西词见》是广西历史上第一部词作总集,其编纂的动机除保存粤西词作文献之外,还有借编撰以度无聊生涯之意。在存词、选词、评词、注词等方面有其特殊的价值,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作为一部重要的词学文献著作,其草创之功不可抹灭。  相似文献   

12.
清代初年大量涌现的清词选本是词学批评的重要方式,这些当代词选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体现出了清初词家对于词体的反思与改造.清初词人推尊词体的用心反映出他们的文体自觉,而辨析词体的努力则集中反映出他们的文体焦虑意识,这种意识主要表现在对于诗词二种文体的比较上.通过"诗人之词"、"词人之词"等名目的提出与阐释,清初词人逐步建构起较为明确的选词观念,并在自身的选词实践中传达出他们重建词格的行动,从而使词体真正被纳入诗体的规范之中.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代经学大师、文坛巨匠,王闿运词学思想亦于常州词派独占坛坫之时另辟蹊径,以五代北宋词学为宗,选词尤为推崇五代李煜、宋代李清照等凄婉、悲音、悲情的词作,评词常以"清艳"为准的,回归五代词体观念。闿运词学思想的出现,可以唤起更多词人重新审视词体,跳出常州词派的束缚,回归词体发展初期。  相似文献   

14.
论<绝妙好词>对词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密编纂的<绝妙好词>一书,对前辈词论家沈义父的词学观有所酌取,又因与张炎论词主张相通,故为张炎之<词源>以及传张炎词法的陆行直<词旨>所取材.这部词选对清代词学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所昭示的"南宋体"词;对词选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开宗立派.自<绝妙好词>后,一种新的选词型态--选派词选确立,即通过选词确立宗派阵营.  相似文献   

15.
旅游广告诗指被写入旅游宣传资料的旅游诗歌,其主要功能为感染功能,辅以表情功能。按照功能目的论倡导的"目的决定方法"的原则,译者在翻译旅游广告诗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点化"夷诗、精当选词、巧添主语、创造新词等灵活的翻译方法,突出译文的感染功能,兼顾表情功能。  相似文献   

16.
词调源于唐宋乐曲.很多词调原是当时的流行歌曲.温庭筠词多用《菩萨蛮》调,即因唐宣宗爱唱《菩萨蛮》曲,令狐楚命之撰词以进.唐五代一些词集,象《云谣集杂曲子》、《尊前集》、《家宴集》、《遏云集》,实为坊间唱本,编选目的在于应歌.就是《花间集》,据欧阳炯序,其用意亦在选词以备唱,即以应歌为主,存词还  相似文献   

17.
王渔洋词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渔洋以“神韵”说驰名骚坛。从顺治末至康熙年间“主持风雅数十年”(《清史稿》卷二六六)。人们对渔洋多关注其诗论,而其词论成就遂被掩盖。其实,渔洋论词颇有心得,特别是他在古广陵扬州任上,“昼了公事,夜接词人”(《居易录》记吴梅村语);以渔洋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词人群体,广陵词坛繁荣一时。他们填词论词,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词学主张,对当时及后世均产生了相当影响,于清词、清词论的全面振兴有着先声之功。本文拟就渔洋词论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黄昇的词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构建的《花庵词选》体例及对所选词作进行评论和《中兴词话补遗》中.构建对所选之词进行精要评点的体例,在中国词学史上有筚路蓝缕的首创之功;对词人系以字号、里籍、事迹等简介,在校勘、辑佚、考证上皆具文献价值,亦属首开先河之举;其选词博观约取,不主一家,评词兼容并蓄,风格多样;对于词的体制、作法等进行甄别和考证,颇具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叶申芗<天籁轩词谱>吸收万树<词律>和官方编纂<钦定词谱>的优点,在编纂体例、选词等方面体现出其不一样的词学思想,为词谱音律艺术的大众化做出了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殉作为花间词人,其作品内容及呈现风格与话间词派相比有较大差异,自成一体,尤其是他在乡土词及隐选词创作方面,拓宽了词创作的题材领域,具有明显的广泛性和创新性,为后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