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蕴涵怪论”本是永真式即逻辑真理,何以近百年来被不少人当作“怪论”?人们举出的“蕴涵怪论”的反例是否成立?这是两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的回答是:第一,逻辑真理之所以被当作“怪论”,原因在于误读,对逻辑公式的意义不是按照逻辑语义学的观点解读,而是按照语言语义学或逻辑语形学的观点解读;按照逻辑语义学的观点解读,任何“蕴涵怪论”都不足为怪;第二,“蕴涵怪论”的反例不能成立,凡是“蕴涵怪论”的反例都蕴涵逻辑矛盾,凡是试图“举出反例”以证伪“蕴涵怪论”者都注定陷于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2.
透视"说谎者"怪圈--从一道奇特的数学难题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致“说谎者悖论”的语句为一无穷嵌套的自相似结构之简写,实际上具有无穷多种含义且在每种含义下均取唯一确定之真值。所以,“说谎者悖论”中的推理决非无懈可击,而是犯有施推理于多义句的错误,根本不合逻辑。其它“典型语义悖论”的情况亦复如是。  相似文献   

3.
"千古之谜"的简明消解--黄展骥的"说谎者"悖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展骥对“说谎者”悖论消解包括 7个方面 :1、分辨开“明显矛盾”与“隐蔽矛盾” ;2、比较“自 (我指 )涉”与“非自涉” ;3、区别“仅是矛盾”和“矛盾被证” ;4、“复合命题”与“归谬法” ;5、黄前期“矛盾被证”的观点 ;6、后期的修订观点 ;7、简朴的“悖论”定义。黄展骥对“说谎者”悖论消解的最大优点就是简明 ,没有伪装和特设性。  相似文献   

4.
陈坤 《浙江社会科学》2023,(1):67-75+158
错误的实用主义法律真理观对法治事业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揭示其错误性有助于消除或减轻这种影响。从实用主义者的论述中,可以总结出三种不同的实用主义真理观:(1)一个信念是真的,当且仅当它在理想条件下能够获得辩护;(2)一个信念是真的,当且仅当它能够得到经验的检验;(3)一个信念是真的,当且仅当基于这一信念的行动能够带来某种好处。基于第一种实用主义真理观,有学者认为法律领域仅具有“中度客观性”;第二种、第三种实用主义真理观则分别与法律现实主义、法律实用主义密切相关。经过细致的考察可以发现,这三种实用主义真理观都不能适用到法律领域,作为法律真理的定义或标准。  相似文献   

5.
无论普通逻辑或数理逻辑,都贯穿五种最基本的逻辑关系,这就是蕴涵(+)、合取(八)、析取(V)、否定(-)、等值(一)。可以说,任何思维都离不开这些逻辑关系。其中,蕴涵关系更具有广适性、深刻性,在比较复杂的思维中如决策思维中就更需要自觉地去运用它。一、蕴涵关系的广适性逻辑五种基本关系的各自特性沙然有别,是不能互相取代的,但蕴涵关系在思维中适应性更广。首先,从这几种逻辑关系的真值状况去看,蕴涵关系的永真式(重言式)最多,且看下面真值表:上表在前(P)后(Q)件真假关系的四种情况中,五种基本逻辑关系的…  相似文献   

6.
真理观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真理观把真理定义为“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并认为“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具有客观性”。这些观点在我国学术界占主导地位。但笔者认为主导地位的观点并非都是完整严密、科学正确的。本文的观点是:真理应是主体对客体本质或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一基本属性,不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7.
“蕴涵怪论”有科学的标准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蕴涵怪论”,笼统地说,是指某些合乎逻辑而不合乎直觉的蕴涵式。它们都是经典命题逻辑系统的定理或公理,也都是永真式即逻辑规律。自从这些永真的蕴涵式被扣上“怪论”的帽子之后,几十年来几乎成为众矢之的。对“蕴涵怪论”的漫画式的批评,SO年代在我国引起过戏剧性的反应,导致了现代逻辑的“信任危机”。时至今日,蕴涵阐释虽层出不穷,“怪论”情结则未完未了。但是,“蕴涵怪论”的概念应如何界定?根据什么把永真蕴涵式区分为“怪论”与“非怪论”?批评“蕴涵怪论”的人们也提不出任何足以成立的科学标准。深究下去就不难…  相似文献   

8.
真理妄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理”是一个令人敬仰的字眼,岂能随便妄谈?当然,对于真理问题乱发议论、信口雌黄是对真理的亵读,是不对的。但是,于此,我不是做这样的妄谈。“妄”意指“虚妄”,与“真实”相对应。从来认为真理是讲求真实的,而客观真实情况及其内在本质的把握,都是通过感官经验捕捉现象,然后经知性分析与理性综合,抓住本质而获得的。因此,“真理”是感性、知性、理性的认知过程的结果。看来,真理是排斥非理性(广义的)的精神因素的,即意志、感情因素是与真理无缘的。意志行为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而感情更加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为国捐躯…  相似文献   

9.
在本体论领域,客观性指物质性和人类物质实践活动性;在认识论领域,客观性指认识与客体的符合性、一致性和认识客体对于认识主体的外在性、独立性。讨论真理是揭示客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适应和满足.价值认识是价值主体关于价值事实的认识,具备“合理性”的价值认识才是正确的价值认识,价值真理是反映价值客体(事实)本质和规律的(价值)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哲学史上任何体系都有自己的前提,他们的真理都依赖于前提的正确性。因此,哲学家们都要寻求一个绝对正确的前提作为出发点,以保证自己体系的真理性。所以,寻求一个确定无疑的出发点就成为哲学的首要任务,尤为突出的是近代西方哲学中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他们之间相互斗争,相互促进,不断审视,拷问真理的向度、源头和基础,从而酿成了其“前提性”的理性独断,最后滑向了独断论和怀疑论的深渊。康德用“哥白尼式的革命”试图调和此争,但使得认识主体和“物自体”之间又出现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黑格尔以“实体即主体”为核心,将认识论与本体论统一起来,弥合了历史所留下的鸿沟,但黑格尔所营造的形而上学体系却如空中楼阁,终究失去了现实意义。直至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建构了实践哲学,为主客体搭建了一座桥梁,真正弥合了这个鸿沟,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真理观。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们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理解一直存在误区和盲点 ,致使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对话”实践大都处于一种虚拟的状态。真实而有效的对话 ,既不可能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式的“教堂”里实现 ,也不可能在民间狂欢式的“广场”上进行 ,而只能在人们对“真理”的不懈探求中生成。  相似文献   

12.
西方“自涉悖论”的大误区——“怪圈”之风不可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中世纪有论者认为强化说谎者悖论“本语句假”为无意义(无语义,不能赋值).19世纪的皮亚斯,前期也认为它无意义,后期才改变认为它为矛盾(自然是有意义,能赋值).20世纪的维特根斯坦有一句名言“自我指涉'是无意义的!”但是维氏同时又肯定“矛盾有意义(价值)”,这是莫大的“概念混淆”.可是,经过20世纪百年奋力“解悖”的失败和失望,不少论者便反过头来,认为一些矛盾和自涉为有意义.更有甚者,认为自涉这个“怪圈”无处不在.我们认为“怪圈”之风不可长.“意义”(赋值)和“无意义”(非赋值)两派经过我们深层地理论分析,才显得“意义”派远较占优势.我们更指出,强化说谎者悖论犯了“复合命题”谬误.经过这一大番澄清与消解之后,我们清楚地看出,以我国人的高度智慧应该避开西方“自涉悖论”的大误区,不要被西方牵着鼻子走.最后我们得郑重声明我们对西方有关论者绝无“不敬”之意,更何况谬误可能是在“我方”.  相似文献   

13.
越南语中“(d)(u')(o)c”和现代汉语中“得”在读音和用法上都极为相似,通过对比汉语“得”字句和越南语“(d)(u')(o)c”字句,揭示出母语为越南语的留学生在学习“得”字句时出现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悖论观”!──答复沈跃春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悖论观”!──答复沈跃春先生(香港)黄展骥0.前言“悖论”问题既深奥又广泛;而我对这问题又有许多“独特”的观点,旨在推翻和补充已有的许多权威的观点。更且,我有少许观点未完全成熟便公开出来,对错先由大家讨论,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悖论研究更快地进展...  相似文献   

15.
设R=(r1,r2,…,rm),S=(S1,S2,…,Sn)。ri,Si是非负整数,U(R,S)是所有具有行和向量R和列和向量S的(0,1)—矩阵的集合,求出|U(R,S)|的势函数的表达式是一个未决问题,本文构作了一种“移1法”。通过这种方法,借助于递归原则,得出了U(R,S)的势fm,n(R.S)的递归公式:  相似文献   

16.
悖论非存在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悖论非存在说张铁声1.引言悖论之存在似为不争之事实。众所周知,就连罗素(B.Russel)、塔尔斯基(A.Tarski)和哥德尔(K.Gdel)这样的大逻辑学家也不怀疑其存在。非但如此,罗素还在集合论中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著名“悖论”;塔尔斯基则从...  相似文献   

17.
张金圈 《兰州学刊》2010,(7):157-160
“(S)也不VP”句是现代汉语中表达责怨功能的一种常用句式,其格式义是:表达说话人对当事人未执行某种按义务应该执行的行为而进行责备和埋怨。这种责怨功能存在程度上的强弱差异。该格式对其中的动词有较多的选择限制,在语篇上也具有鲜明的特征,一般总是要求上下文中有对表达责怨的原因进行说明的语句出现。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陈卫平教授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成立“现代中国哲学”课题组,课题设计中包括“中国哲学史”项目,主要是对中国现代哲学产生重大影响,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访谈。这一篇干春松教授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原所长陈筠泉先生的访谈即是其中一部分。由于陈筠泉先生丰富的经历,访谈内容涵盖了建国初期派留学生前往苏联学习哲学的缘由、当时苏联大学哲学系的教学模式;中苏论战期间中国哲学教科书的编纂情况;《哲学研究》杂志的复刊以及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提法所做的理论准备,在真理标准讨论当中的作用;陈筠泉先生对价值观问题和中国社科院的定位的看法。这些内容,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现代哲学学科的建立、历史风云中的哲学论争和思想动荡,以及当中的人与事,有重要的价值。现将访谈内容辑要于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论“著(着)”语法化的南北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位介词和体貌标记同音是汉语方言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同音现象说明了六朝以后共同语中“V+在+N(L)”逐渐取代了“V+著(着)+N(L)”,汉语方言却保留了“V+著(着)+N(L)”格式。“著(着)”从动词到介词再到体貌标记语法化的过程存在着南北差异,这种南北差异形成的原因在于北宋北方话完成貌标记“了”的大量出现,阻止了动态动词后面的“著”字虚化为完成貌标记。  相似文献   

20.
一年多来,我从“断代工程”简报上先后获悉李学勤先生关于“初吉”以及月相名词的解说,如:“吉的意义是朔。月吉(或吉月)就是朔日,因而是定点的。《诗》毛《传》暗示初吉是定点的。”(第41期);“经李学勤先生指示,我们相信《武成》《世俘》诸篇与金文中月相术语有不同的定义,而《武成》《世俘》诸篇的月相采李先生的定点解读”(第44期);“李学勤等从金文研究和文献学的角度都认为定点说难于成立”(第38期);李先生在《“天大曀”与静方鼎》中说“月吉癸未初三日,初吉庚申初四日。”(简报第62期);“这样的吉日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