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爱情心理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爱情生物理论、爱情类型理论和爱情文化理论,分别从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为高校婚恋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爱情心理理论融入高校婚恋教育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对婚恋知识的需求,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道德观.教育者在尊重大学生婚恋需求基础上,在爱情心理理论视域下对大学生开展高校婚恋教育,从性教育、爱情类型教育、家庭关系教育、婚恋性别教育、提高亲密关系能力教育、婚恋责任教育、婚恋人格教育等方面丰富教育内容,体现了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生理心理层面教育和社会层面教育相结合、个体化教育与社会化教育相结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带来了人们婚恋观念的巨大变化,也对大学生的婚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生理和社会的因素,女大学生的婚恋教育需要格外加强。新时期的女大学生婚恋教育重在引导女大学生处理好学业与爱情、同居与爱情、就业与婚姻等关系,同时还要确立正确的婚恋教育目标和掌握相应的婚恋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2名在校大学生的深度访谈,研究他们对父母婚姻关系及其自身婚恋心理的主观体验。采用QSRNvivo7.0软件对两组被试访谈的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父母婚姻关系与子女婚恋心理存在一定的关系;在被试的主观体验中,父母婚姻关系的幸福与否,与父亲在婚姻中的影响有更为重要的关系;被试对父母关系有更多的消极评价与感受,必然在"对爱情的期待"、"婚恋的态度"、"与家人关系"和"评价自己的爱人"等方面使用更多的负面词汇;被试对"自己在婚恋中的角色"与"婚恋中重要东西"的评价,没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对婚恋心理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心理咨询的实践工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所谓的“因爱生恨”如何形成?基于对大学生、青年夫妻、离婚人士的访谈及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并非真正的“爱”产生了恨,而是“爱情”中的私欲产生了恨。本文基于阳明心学视角对“因爱生恨”原理进行讨论,认为阳明心学相关理论对当下中国人的婚恋实践有指导意义,也为当下婚恋中的“因爱生恨”提供了化解路径。  相似文献   

5.
宋话本爱情婚恋题材小说中男性形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话本爱情婚恋题材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历来少有人作整体的观照 ,文章指出宋话本爱情婚恋题材小说男性形象较以前同类题材小说中男性形象在构成成分上出现了重大变化 ,并具体分析了宋话本爱情婚恋小说男性形象的三大类型 ,以及话本作者对这三类形象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倾向  相似文献   

6.
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实施6年来,在校大学生在婚恋问题上较以前明显开放、随意甚至放纵。高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夯实在校大学生婚恋教育的思想基础;完善内部制度,实现与在校大学生婚恋相关法规的合理衔接;创新教育模式,增强在校大学生婚恋教育的有效性;优化教育环境,提高在校大学生婚恋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香港女作家的婚恋小说写出了对美好爱情亘古有之的追求在当今社会中的深刻失落,从现实题材到另类浪漫故事,无不表现了现代人深重的爱情危机感.两性关系中爱情的缺席使得爱情婚恋小说这一强劲的文学传统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8.
《诗经》婚恋诗真实地反映了周代的婚姻制度和爱情生活。明媒正娶是周代男婚女嫁所必须遵循的婚姻法则 ,它突出的是社会对婚姻本身的愿望和期待 ;非礼仪的“野合”是对正规聘婚的补充和完善 ,它体现了社会对夫妻人伦的重视 ;媵嫁婚是多婚或群婚制的残余形态 ,它表现的是周人对拆除隔绝人群的氏族关系的古老壁垒的重视。总之 ,《诗经》婚恋诗写出了周代婚烟的多元性 ,表现了周礼张弛有序、刚柔相济、丰富而灵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婚恋问题的认知和处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成熟。本文选取全国10个城市的12所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对他们的恋爱状况、恋爱目的、恋人的选择标准、对性的态度、爱的能力和经营感情的能力、处理婚恋问题的能力等进行调查,分析了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大学生婚恋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婚恋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乃至人本观念的视角,结合时代特征,实行大学生婚恋教育,实现婚恋教育模式从“管制”向“导引”转变;婚恋教育实践从“分化”向“协同”转变;婚恋教育理念从“成才”向“成人”转变。切实推进大学生婚恋教育落实落地。  相似文献   

11.
采用苏红编制的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对304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婚恋观的特点及其差异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发现,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婚恋观的性爱抉择维度上、恋爱动机维度上以及婚姻自主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性爱抉择维度和婚姻角色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恋爱状态差异;在性爱抉择维度和婚姻忠诚维度上,本科生和研究生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性别、恋爱状态等因素影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婚恋观;相比男生,女生在性爱抉择上更保守,恋爱动机更清晰,但婚姻自主度较低;相比曾经恋爱过的群体,正在恋爱的群体在性爱抉择上更传统,在婚姻角色上更加开放;相比研究生,本科生在性爱抉择上更保守,对婚姻的认识上也更忠诚。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自编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问卷,对江苏省泰州市5大高校3004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较为开放,但对爱情的理解还较肤浅;对三角恋和多角恋持宽容态度,且性态度较为开放;大学生恋爱的动机出现多元化,对恋爱与婚姻的关联考虑不够;大学生能够较清楚地认识到学业、人际交往与恋爱的关系;大学性教育的现状与大学生对性教育的要求差距很大,极不协调。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生进行爱情婚姻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学生进行爱情婚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们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情婚姻教育目的在于形成健康的爱情观、婚姻观;爱情婚姻教育的内容包括恋爱观教育、婚姻家庭观教育及现代性别观教育。  相似文献   

14.
洛阳地区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抽取洛阳理工学院部分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针对恋爱现状、恋爱动机、择偶标准、恋爱对自身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恋爱现象十分普遍,且女生多于男生;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弱化;恋爱动机多元化,择偶标准理性化。建议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同时要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女性性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对国内近十年来女研究生婚恋观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后发现,研究者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方式,对女研究生的婚恋观进行了区域性研究、结构性探讨及对比性研究,总的来说,这些研究还相对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关于女研究生婚恋观问题的系统性阐述。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理论,展开多视角、多维度的探析,提出更加具体可行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婚恋观是人们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体现.个体的婚恋观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愈发引起了公众和学者的关注.以福建省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当前福建省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分析其成因,进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以期为引导福建省女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婚恋观和健康人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赵冬梅 《南都学坛》2012,32(3):57-61
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留学生曾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文学的人物谱系中,自然也有着诸多的归国留学生形象。他们或者是怀着满腔热情却所学无用、报国无门;或者是在个人的婚恋生活中,遭遇到个性解放不彻底所带来的痛苦、东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或者仅仅是为了日后的飞黄腾达而出国"镀金",并以中西"融合"而自居。在这些归国留学生形象中,无论是涉及知识分子问题还是婚恋问题,大多并未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创作潮流,即便与时代主潮有距离的,也只是作家个人风格的展现,并不因留学生形象而有所不同。我们当下所关注的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等问题,在那些涉及的作品中,也大都是一带而过,或许是因为在民族生死存亡、动荡不安的年代,这些都还没有进入被忧患意识所包围的现代作家的视野,或者尚没有余暇去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心理冲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正处于婚恋的黄金年龄,他们的婚恋受到现代化的冲击与现实困境的限制,极易引发心理冲突。从婚恋动机、婚恋方式、婚恋对象、婚恋观念四个方面分析了现代化对新生代农民工婚恋的影响,探讨了职业局限、经济收入少和社会地位低三个现实困境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冲突,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最大的已进入而立之年,最小的也正值谈婚论嫁的黄金时期。他们的婚恋期待、婚恋方式、择偶标准、生育意愿等越来越与传统社会文化相疏离,越来越挑战传统的价值规范。这跟整个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当今急速变迁的时代里,在富裕的物质生活基础上,道德约束越来越苍白无力,部分人的婚恋偏离“以爱情为基础”的基本要求,婚姻质量下降、家庭不稳定等伴随而来。家庭、学校、社会要担负起各自的责任,帮助他们端正婚恋心态,纠正婚恋行为偏差,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顺利前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