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课程结构中处于特殊地位。考虑外出安全和出行成本等因素,全覆盖式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教学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鉴于此,高校积极探索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模式,努力创新课堂实践形式、深入挖掘校内实践项目、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借助信息技术构建虚拟课堂,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评价机制、教学方法等方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提升高校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实效性,让校内实践教育与学生理论学习相辅相成,不断提升思政课整体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职《社会调查方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然而,目前该门课程依然是采取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的环节,忽视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结合高职院校《社会调查方法》的主要特点,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克服传统教学方法所带来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不足,旨在向学生传授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的同时,更加突出该门课程方法的特性,使学生扎实掌握社会调查的实际操作过程和相应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是一种线上线下互通联动、校内校外有效衔接、虚拟现实交相呼应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内容的吸引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实效性。运用该教学模式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学生会对相关教学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学生的课程获得感显著提高。教师要认真研究、优化课堂-网络-实践三者间的内在关系,不断打造入脑入心的优质思政课。  相似文献   

4.
朱伟彬 《人才瞭望》2016,(6):188-188
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须重视实践教学,但是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用人单位也很看重学生的操作能力,所以,高校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更好地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学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开始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创新型社会的必然趋势,是建设“大思政”教育的有效举措。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思政面临着部分“双创”课教师思政素养有待提升、部分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方法实施合理性欠佳、个别学校创新创业课课程思政实施标准仍不明晰、个别学校创新创业课程思政育人氛围有待优化等问题,通过梳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现存问题,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方法路径,对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专业教师授课质量与思政素养、优化课程建设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校是直接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加强高校实践教学是使高校和高校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手段。要做好实践教学这一关键环节,解决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要明确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方性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实践教学不成体系、教学方式僵化、考核不全面和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解决方法:首先实践课程融入航天特色的思政、加入实践课程导学;其次实施三层递进、多方式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工程教育认证改造实践目标和评价;最后灵活运用实践平台,打造工程实践能力出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经过实践环节验证,结果表明,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成果产出明显,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都有所提升,也证明提出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为例,以创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作为“课程思政”教学讲授的突破口,通过确定“课程思政”教学方向,理解“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流程,整理“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环节,架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最终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对于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模式,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专业教学贯穿大学人才培养始终,是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核心载体,亦是思政教育的必由路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开展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章以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为例,围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等目标的达成,积极探索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向同行的建设路径和实施策略:从课程体系、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等方面厘清思政教育建设思路,以思政资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为切入点,改革创新思政育人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高校办学理念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方向引领,主要体现了高校发展的愿景。而课程思政建设是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因此将彰显高校教育教学思想的办学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高校办学理念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方向,与课程思政存在内在一致性,主要体现在目标一致、路径融合、内容互补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目前,办学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存在教师参与性不高、认知与能力不足、教学资源配备有限、评价方式有待完善等困境,需要教师首先树立将办学理念融入课程思政的意识,将办学理念融入课程各环节、教学各环节、注重实施效果,才能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真正效用。  相似文献   

11.
提高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途径有很多,除了有科学正确的理论导向外,还需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专业特色,充分发挥"三大课堂"即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自身优势,进一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挖掘思政课在育人功能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的本科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架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强化校外企业实践环节以及建立教学实践环节的保障机制等措施来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的培养计划之中,培养符合“卓越计划”培养目标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是一门有很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本文以课程特征与现实学情的冲突为视角,从专业性层面、外延性层面和知识量层面等梳理《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困境,形成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具体而言,课程教学创新设计以课程地图为基础,加入知识链接、时事嵌入、翻转课堂和课程思政等教学元素,并借助雨课堂、微信群等平台,创新教学过程,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地图、时事嵌入和课程思政可以作为经管类课程的可推广模式,探索建立整个学科的知识地图、会议报告库和思政元素库。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提高课程效果的不可或缺的环节。要提高《纲要》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必须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需要遵循正确方向,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作用。要增强课程的实效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不断提高育人成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5.
新工科是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水平、培养工程人才的教学模式。高等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重视高校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并将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而新工科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必然趋势。文章以矿井通风课程为例,探讨新工科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分为新工科和课程思政融合素材的选取、增强教师对两者的融合意识和提升课程教学与现场实践的紧密程度三个方面。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新工科与课程思政融合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达到对学生思想素质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高校推行“四史”教育,不仅是落实党中央政治任务的基本政治要求,更是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的关键举措。高校思政教育同“四史”教育联系密切,二者本质属性、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方面契合度较高,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行性。鉴于此,本文应从课程化、活动化与立体化等维度入手,助力“四史”教育和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提高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最终落脚点则是学生的自觉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然而,由于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教学实践在思政课堂中呈现度较低,成为理论无法渗透生活的原因之一。围绕新时代高职思政课堂教育现状,总结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课堂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分析新时代教学实践面临的困境,寻求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路径,通过课堂上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育人的广度和深度,进而持续推动新时代思政实践育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材料性能学》是材料及相关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相关。本文结合课程教学实践,从“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方面对开展该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要求挖掘并有机融合相关思政元素。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对本课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措施和思路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相关课程的思政教育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许宁 《人才瞭望》2016,(4):208-209
高校在组织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时,第二课堂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挖掘第二课堂的价值,充分发挥其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总用,通过分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借助第二课堂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同时提出构建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为高校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熊辉 《人才开发》2008,(2):28-29
教育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应该包括从实践到认识和从认识到实践两个环节。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人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各高校纷纷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并计算学分.但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却由于其偏重政治宣传、推行精英式实践方式、片面强调思想道德教育、脱离学生专业及教育和就业期望的实际等原因而受到质疑.因此在大学生实践教学方面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