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我国也不例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社会科技进步,青少年面对不同的意识形态,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变化。犯罪年龄越来越小,犯罪的手段和犯罪程度越来越严重,恶性案件,网络犯罪,都有青少年参与,而且有组织的犯罪,智能化的犯罪也越来越多,反侦查能力越来越强。本文阐述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正处于转型社会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青少年犯罪首先以其发展速度快、范围广、在社会犯罪中所占的比例大、犯罪率高、对社会危害严重和团伙犯罪突出等特点,展现于现实社会中。研究表明,自80年代以来,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率占我国刑事犯罪率的50%以上,有的地区甚至达80%,其中14-18岁的就占了15%。这无疑已成为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认真探讨引起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原因及有效对策,实属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美国中小学的反毒品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易  阿炳 《人才开发》2009,(6):45-45
反毒品教育是美国中小学校的老师和家长们关心的课程之一。也是美国中小学教育的特色之一。由于美国社会的吸毒现象严重.如果能在中小学时就让青少年认识到毒品对自己和家庭的危害性.从而远离毒品。无疑是对社会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关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历来都是国人高度关注的重点课题.不少人士从不同侧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多属于归责型论述而非理智型论述,将青少年犯罪、吸毒、流浪、迷恋网络等现象归之于家庭、学校、社会的某个方而的失误--?它们当然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指责.最终,青少年违法犯罪、流浪、迷恋网络等现象不仅未能得到克制,反而成为现存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困扰着家庭,影响着校同,危害着社会.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毒品,假币等犯罪日益增多,犯罪分子的反侦查意识也日益加强,于是侦查机关在实践中广泛采用诱惑侦查以严厉打击这类犯罪。然而,我国目前的法律及司法解释均未对该类侦查手段作出明确的规定,故在实践中存在较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对人一生的幸福和成就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心理问题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因素有生理、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本文通过一例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的分析,从家庭方面的因素来思考,希望青少年的家长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孩子、认识自己的家庭。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趋严重。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称为是世界的三大公害。为减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稳定,本文分别就立法、家庭预防、学校管理、社区管教、社会环境和政法机关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作为正在成长中的未来社会的主体,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和青少年问题都是历史性概念,是社会变迁的产物,但青少年问题又不同于其他年龄群体的问题,有自身的特点和特别的重要性。本文通过介绍青少年问题的历史性,分析现代我国青少年的主要问题,指出了该问题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以期能更好的认识青少年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下,职业院校学生违法犯罪呈现新的情况。面对学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我们初步分析出了职业学校学生违法犯罪原因、犯罪类型和特点、预防与处理策略,希望能进一步增强针对职业院校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的解决,做出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的转型以及外来文化思潮的影响,人们日益关注自身的生活质量、重视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心理健康”在现代生活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地方,也开始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投入大量的经费和精力。由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形态复杂多变,严重的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学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使家长、学校以及教育界都很担忧,所以,对学生加强政治思想势在必行。作为学校,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开设心理辅导教育课。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关心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中职院校的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生违法犯罪问题给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同时,应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3.
毒品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一旦吸毒,10年戒毒,终身想毒”这句口头禅道出了毒瘾的戒除之难。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韩济生教授在30余年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的基础上,经过11年潜心研究科学戒毒的方法,如今,他研制成功的“韩氏戒毒仪”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戒毒之路,使戒除毒品成为可能。“韩氏戒毒仪”通过对手部劳宫、合谷和腕部内关、外关这四个穴位进行低、高频脉冲刺激,促使吸毒者的大脑中恢复产生一种叫做“内啡肽”(ENDORPHIN)的“自制吗啡”,从而使吸毒者逐渐摆脱对毒品的依赖,戒掉毒瘾。一、院士…  相似文献   

14.
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良好道德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作为特殊群体,更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教育应成为青少年的必修课。本文从理论和实践探讨如何加强青少年自身道德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工作倦怠感(job burnout),也称职业倦怠感或职业枯竭。这一概念最早是用于形容长期滥用药物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比如情绪耗竭、动机丧失等。在国内,由于近年来改革开放、经济转型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组织变革速度加快,职业不稳定感也随之加剧,这使得人们面临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而工作倦怠感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人们的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员工的工作倦怠感,不论对于员工个人还是对于组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当代社会,随着大众传媒事业的迅速发展,受众群分化细化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而青少年由于其年龄和心理上的特点形成了一个极为特殊的受众群体。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些青少年因为对媒体的运作机制不甚了解,使用媒介不合理,导致耗费过多时间,自我封闭,沟通能力下降,思维简单化以及缺乏基本的媒介识别能力,甚至发生违法犯罪行为。所以,对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严肃课题。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承载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以及提供娱乐的基本功能,对青少年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电视媒介的这种影响力,根据电视的传播特点对我们的青少年受众进行广泛的媒介素养教育,则一定可以收到积极而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文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从影响教员执教能力的文化程度、从业年限等几个因素对吉林省内15家游泳俱乐部从事业余游泳训练工作的教练员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现状找出目前吉林省青少年业余游泳训练教练员队伍存在问题,为未来吉林省青少年业余游泳训练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毒品小纵横毒品,当今人类最凶恶的公敌。目前,全世界的毒品交易额多达5千多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经济贸易总额的9%,仅次于军火交易。在以第一世界领袖自居的那个国度里,每年2千人被毒品送进坟墓,使那面星条旗又染上了一块无法抹去的污点。在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意大利,每年有1千多个家庭悲痛地为被毒品诱惑而走入地狱的亲人演奏安魂曲。  相似文献   

19.
一、现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与动因分析 近一段时期,大学生犯罪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天津一大学生因考试多门功课不及格,将亲生父亲、奶奶杀死;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一研究生因恋爱不成,将其女友杀死(此案已经开庭);北京某高校男生闯入女生宿舍,企图绑架2名女生,索要财物等等。 从这几起大学生严重违法犯罪的过程分析,都与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犯罪有多方面原因,但不难看出大学生作为心理健康的弱势群体,其心理频频出现问题是诱发大学  相似文献   

20.
情绪智力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进行识别、调控,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一种社会技能和情绪技能,是个体的积极发展的基础。美国的社会情绪能力旨在安全、支持性的环境中让儿童青少年习得社会技能和情绪技能,从而减少行为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业成绩,使个体更好的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本文主要综述了美国社会情绪学习对儿童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攻击性、抑郁、吸毒、心理健康、行为问题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并指出了我国社会情绪学习的发展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