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2.
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 ,大大促进了教育思想观念的全面更新以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本文结合我校实践 ,对高校如何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的目标,从多年我来国教育的发展看,人才的培养方面仍存在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出现,从教育改革的制度、方式、方法和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剖析,旨在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效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加以有效利用,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这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塑造具备全面素质与创造力的新型人才,是普通高校的审美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重新建立普通高校的审美教育,就应该以审美教育观为理论指导,而不能仅局限于艺术教育本身。同时,达成审美教育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立法、优化艺术课程体系、改革审美教育方法、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促进审美教育手段的更新。  相似文献   

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问题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落后农村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村教育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农村教育定位不准,农村教育结构性短缺,在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农村教育现状、教育不平等的原因及保障措施,值得我们专家学者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快速实现了大众化。研究与思考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新内涵,确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新理念,并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差别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优秀教学团队;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严格教学管理,构建与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措施,加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建设,高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校创新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创造性、开拓性的能力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招生、教学、管理、考试等是高校创新教育整体实施过程中几个重要环节。招生应注意选拔有创新意识、才能、潜质和成果的考生,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应突出教学环节,深化教学改革,教给大学生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方法,使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应加强管理环节,重视管理制度、方法的创新,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创造宽松、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氛围;同时,要把好考试环节关,改革考试方法,注重能力的考核,努力使创造型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发展标志。这与“形成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相辅相成,成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总体战略思路,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对教育在营造学习型社会氛围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深入探讨教育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服务方向和途径,进一步加快发展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显性和隐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几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含蓄逸雅和浮华媚艳——中国仕女画与日本美人画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仕女画发端于战国时代,兴盛于唐宋时代,衰微于明清时代。日本美人画胎息于中国的唐代仕女画,并且长期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风格的影响下发展,直到江户时代浮世绘美人画的崛起,才形成日本民族风格的特点。与日本美人画相比较,中国仕女画的艺术形象具有柔和恬静典雅内美的特征,而日本浮世绘美人画则浓艳媚俗浮燥外华,两者在艺术风格上的显著差异乃中日两国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传统和习俗所造就。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并非全部消亡,有一部分仍然存活在中国现当代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中。这些传统文论话语的存活反映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盛的生命力。这种强盛的生命力来源于它们对中国人民以及整个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某一范畴的本质反映和表述,在于它们对客观规律的揭示。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传统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不断地演变、提高,形成了各自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使中、西传统美术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包括:透视原则差异、造型手段差异、造型原则差异、设色原则差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传统语文德育目标有继承性,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可以从西周到清末的文教政策和历代教育家的言论中找到线索,这条线索的核心内容便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直到辛亥革命以后,语文德育目标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先是吹进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的空气,接着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念。今天的语文德育目标不能割断历史,要从历代语文德育目标中吸取民族精神的营养.又要兼容其他民族的先进思想,使其既有深厚的民族精神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21世纪高校道德教育的新内容,旨在转变大学生传统的自然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生态伦理观,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内含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障万物平等的生存权利等,这些都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宝库。因此.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来加强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可增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中华民族成员的创新精神 ,必须基于对传统语文教育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历史地、辩证地对传统语文教育进行再认识 ,就会发现 ,它是多元的、发展的 ,它既包含了后来占据主导地位的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封建糟粕 ,又在其多元的否定之否定的历史中产生和积淀了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并导致对自身积极否定的思想精华。这些思想精华归结起来就是 :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 ;贵在自得的主体建构 ;注重感悟的思维方式 ;质疑革新的精神动力。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我们民族创新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点 ,反映了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 ,在新世纪语文教育中应当进一步得到弘扬和升华。  相似文献   

17.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当今谈论的热点,大学生素质教育更是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概念入手,论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制约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因素,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康有为作为中国近代维新运动的先驱,通过在意大利游历中对西洋绘画艺术历史发展的思考,以及对中国画的整理分析,他认识到西洋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中西美术融合的必要,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合中西为大家”的主张,极力呼吁中国画的变革,期望在新的时代出现新的绘画形式、新的创造者。他的国画变革观形成于民族危亡的动荡时期,着眼于变革创新的精神,与其变法思想紧密相联,反映出当时有代表性的西洋观,表现出一种较开放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用传统的道德教育审视当前的未成年人感恩教育现状,通过孝教育、尊师道、修身律己的传统思想加强和提升当代未成年人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戏曲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文化传承和伦理道德教化的重大使命。在"以德治国"的指引下,戏曲艺术与校园德育工作有着天然的结合优势。戏曲艺术走进德育课堂,完全能够胜任艺术传播与德育工作结合的重任。在传统德育工作体系中尝试融入戏曲艺术来辅助德育的可行性方案是: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借鉴戏曲界师德资源四种途径将戏曲与德育有机融合,用隐性教育手段"物化"德育内容,深化德育效果,提升德育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