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自在系统的先进文化,因而对周边国家产生过巨大的辐射力。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历史上曾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本文从日本历史发展阶段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中国古代哲学不仅对日本古代文化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日本近代文化的发展方向。作者通过分析几位日本近代文化精英,如西周、中江兆民、西田几多郎、涩泽荣一、夏目漱石、汤川秀树等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吸收与改造,认为经过他们的创造性转化,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某些思想对日本近人的哲学、经济、文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了日本近代化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作者指出,探讨这一历史现象,对于我们今天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人格观念初探王兴国一、中国人格观念的起源及其历史影响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没有“人格”(persona、personality)这个词。中文里的“人格”是到了近代才假道日本而来的。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在中国古代没有人格的观念。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4.
日本古代绘画的发展过程与中国的古代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中国古代文化向日本的传播 ,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绘画历史 ,对其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封建"一词在中国史学中的应用一直是史学界争论已久的一个老问题,但是对其理解则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文化自信日益增强,重新反思中国历史,汲取中国历史文化资源显得尤为迫切,然而,在重新反思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过程中,重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性质是绕不过去的关键问题。因而,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论争这一问题又浮上水面,成为史学界、社会学界论争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相关论述出发,全面澄清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的要点以及其分析社会形态的原则和标准,据此解析"中国封建社会"争论的核心问题,并为我们回到中国历史实情,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形态及其社会性质提供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6.
"巫"与"圣"是中国古代文化体系中两个极为关键的构成要素.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文化关联,这种"文化关联"的形成与迁变,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走向.在中国古代精英文化域内,"巫"与"圣"这两个子文化系统时而并立分存,时而关联互渗,它们的存在形式与消长变化状态在先秦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并对中国古代文化现象与特征的生成起着重要作用.分析、审视"巫"与"圣"的文化关联,可以从中更深入地揭示出古代儒家文化思想的原始构成.  相似文献   

7.
道教是中国的民族宗教,它诞生在黄土地上,被中国传统文化的乳汁养育而成。因而,道教思想浸润于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社会政治、科学技术、民风习俗诸方面,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有华夏特征的民族宗教文化。神道教是日本的民族宗教,是在日本民族固有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文化。神道教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史,其间受到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但它作为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日本民族的社会历史演进息息相关。道教与神道教都属民族宗教,它们不仅代表和反映了两个民族不同的精神世界,而且对中、日民族历史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同。笔者以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道”与“神道”范畴的比较,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日本有着长达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一直把中国作为学习的榜样,甚至连日本人也承认:"追溯源流,说中国是古代日本文化的良父......这种说法并不过分"①。而中国人也以自己的文明历史自居,称日本为"蕞尔小国"、"东夷"。但是,进人近代以来,中国在第一、二次鸦片战争中遭到惨败,加之日本此时亦遭到美、英、法、俄等西方列强的侵略,日本人大为震惊,他们开始转向西方国家学习。之后,日本有了明治维新,逐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且国势日盛。这期间,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对日本有了新的认识,黄遵宪于1887年写成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日本摄取近代欧洲文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两国对欧洲文化的摄取,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中日两国在摄取欧洲近代文化的过程中,不仅几乎同步,而且起着互为桥梁的作用。中国通过日本传来的欧洲近代科学文化,这为大家所熟知;而中国在日本摄取欧洲近代文化过程中的作用问题,似乎在两国史学研究中有所忽视,这很有必要加以探究。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的历史就是一部摄取外来文化的历史;外来文化影响着日本历史演进中的重大变革。十六世纪以来日本开始直接吸收欧洲文化,由传统的东方模式的东亚岛国逐渐变成西方类型的国家。因此,日本对“近代西方文化的摄取,是日本历史发展过程中最重大的转折点”。日本  相似文献   

10.
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近代,尤其是甲午战争后,日本思想界对中国的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一在中日甲午战争前,中国人虽然在西方列强面前屡现劣势,但在亚洲依然抱有优越的心理,对日本亦是如此。绝大多数人仍把...  相似文献   

11.
孔智光 《文史哲》2002,(4):77-81
从中国和日本考古文物、古代文献、古史传说来看 ,中国上古审美文化对日本绳文时代审美文化曾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影响表现为以山东后李文化为代表的“太昊时代”审美文化对绳文时代草创期、早期审美文化的辐射 ;中期影响表现为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的“少昊时代”审美文化对绳文时代前期、中期审美文化的渗透 ;晚期影响表现为商周时代青铜、玉雕等审美文化因素在绳文时代后期、晚期审美文化中的凝聚。由于接受了中国上古审美文化的影响 ,日本绳文时代无论是在太阳崇拜、火崇拜、凤鸟崇拜、鸡崇拜等深层文化观念方面 ,还是在整体造型、陶塑装饰、抽象纹样等审美形式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从而呈现出由神秘古拙到神奇华美再到庄重秀雅的风格转换  相似文献   

12.
由于日本的岛国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出单一性的大和民族,大和民族带有独特的民族特性,这种民族特性在世界看来往往具有矛盾性,野蛮与文明并存,优越感与危机感同在,无论是国民性格还是民族的文化,无一不显露出其民族的矛盾性。日本人的矛盾性与他们的地理环境有关,也与历史文化的演变和独特的审美有关。了解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探究他们矛盾性的根源,是真正了解日本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书院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朵奇葩。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中国的书院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教育制度在明清之际传入日本,尤其是《白鹿洞书院学规》对日本私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日本私塾咸宜园是江户时代最大的汉学塾,虽然它不具备书院祭祀、藏书等功能,但深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影响。无论是中国的书院还是日本的私塾都实行开放政策,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注重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并且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刻苦钻研学问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4.
语言交流与生活、文化形式的变异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或潜在、或表象地对接受主体产生多层面的影响。中国古代语言、文化对日本文化、精神及生活史方面的影响即如此。这种影响 ,大多是以语言为载体实现的。语言和文化的纵向交流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史 ;横向交流则是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交流史。其交流的规律 ,总是像大河流水 ,由高处流向低处 ,从阶段性的先进流向阶段性的滞后。为了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复兴 ,无论何时 ,我们对外来语言和文化都应该采取有选择的、积极的姿态  相似文献   

15.
德川幕府统制的江户时代的前中期,相当于明朝的最后40年至清朝的道光年间。由于日本国内统一的实现,幕府将军对文化事业的重视,藩国大名、藩儒和一般町民对汉学兴趣的渐增,从而将江户时代中国文化的影响推至空前高度。除了在儒学、史学、文学和本草学等具体领域的影响外,其深层作用则表现为给予日本武士地位至上的传统以儒家等级思想的内涵,从而促动了文武互补的日本近世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日本“江户锁国论”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户锁国论”在日本史学界流传已久 ,然而这种表述并不符合历史事实。江户幕府“锁国”的目标仅仅在于铲除危害其统治的天主教信仰。关于德川幕府的禁书政策是“锁国体制”下全面抵制西洋文化的重要一环的说法也是一种误解。历史事实是 ,在江户时代 ,除与天主教有关的汉译西书 4 8种之外 ,有关西方的书籍大量流入日本 ,从而促发了日本人学习西方近代科学和社会思想的兰学运动。江户时代 ,除抵制天主教之外 ,不但没有割断与世界的联系 ,而且吸收了大量的西方近代文化。“江户锁国论”的传统认识影响了人们对江户时代整体评价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7.
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狱制有多方面的影响。儒家人性论和中庸思想孕育了我国古代狱制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引仁、礼入狱形成了我国古代特有的狱制管理制度。儒家思想还渗透到监狱建筑的型式当中,对狱吏的选拔和培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戚其章 《河北学刊》2004,24(2):155-160
甲午中日战争在日本国内被称为日清战争.自20世纪60年代始,日本国历史学家中塚明教授即以此课题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历经四十余年而不辍,以"良史"的眼光秉笔直书,全面而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日本朝野是如何蓄谋已久地发动日清战争的,充分体现了一个史学家征实考信、求真纠谬的责任和使命,堪称日本的"董狐".  相似文献   

19.
浅谈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业成本法在美国、日本和西欧各国的企业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而在我国,从整体情况看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条件还不是很成熟,但这并不否认个别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可能。目前在我国个别企业开始试点或应用作业成本法,取得了显著效果。普通企业可以应用作业成本法所体现的先进的管理思想改善企业管理,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部分应用作业成本法。欲在全国普遍推广作业成本法,需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大宣传力度、转变观念,继续试点,成立咨询组织,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黔云 《学术探索》2005,8(4):53-57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至今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已在许多国家广泛建立。日本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二战后开始大规模地建立,经过四五十年的发展,已趋于完善。影响日本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仍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几方面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