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发展的高峰,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现今正致力于法治建设的社会语境下,“法治主义”又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热门的语汇,先秦法家的“法治”思想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法家所提出的“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特色的分析,指出这种“法治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极端的人治,与现代法治理念有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先秦法治主义和术治主义的比较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的政治文化思想中,法治主义和术治主义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两者本质意义的认识,现代以来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有本质区别,如梁启超先生曾说:“当时所谓法家者流中,尚有两派与法治主义极易相混而实大不同者,一日‘术治主义’,二日‘势治主义’。”“术盖为法家所最恶。”①持这种观点的人数较少,而且尚未作比较具体的分析工作。另一种观点影响较大,认为两者是统一的,“术”是对“法”的补充和强化,是法治主义历史发展的要求。笔者以为,从思想观点、思维要求和源流关系这些学理上看,两者有本质区别;在当前民主和法制…  相似文献   

3.
论司法改革中的相对合理主义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本文讨论了在法治的目标与现实之间进行司法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策略,提出作为一种实践理性的“相对合理主义”的主张。相对合理主义首先承认和接受具有公理性、普适性的基本法律原则为司法改革的目标,但鉴于我国还处于法治的初级阶段,支撑现代法治的某些基本条件尚不具备,司法改革不能企求尽善尽美、一步到位,而只能采取渐进的、改良的方法,从逐步的技术性改良走向制度性变革。同时,相对合理主义在实际应用时还应该把握合理的度:在立法层面,注意把握合理与悖理、可执行与不可执行的分寸;在操作层面,注意采用多元视角,实行灵活的“弹性”措施,坚持严格的“底线”控制  相似文献   

4.
地方主义的行动逻辑——一种传统政治文化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从个人到群体的行事理路受传统政治文化影响是颇深的,如果把这一行事理路放在考察中国人的优势群体(即地方组织、政权机关等)上,则可以发现,该群体行为也充满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复杂的行事谋略。本文旨在分析长期存在于中国的“地方主义”背后的传统政治文化动因。一、地方主义的涵义及表现地方主义是我党长期以来反对的一种危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错误倾向,我们党几代领导人都曾号召全党在工作中反对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地方主义并没有完全肃清,一些地区借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央向地方放权让利之机盛行地方主义,…  相似文献   

5.
从治国观念、治国文献、治国手段三方面考察 ,法家的治国方略应为刑治。然自梁启超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学界主流一直将法家治国方略概括为法治。这是一种误读。与法家“法治”说的理论相呼应 ,各种改头换面的“法治”理论和实践在近现代中国流行。在中国建设法治国家之际 ,应对“新权威主义”、“新秩序主义”、“新工具主义”等各种“新法家”思想进行彻底反思 ,认识其不可消解的疏漏和缺陷。  相似文献   

6.
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 ,以对人的实践存在辩证本性自觉理解为基础的辩证法 ,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途径和方法。应当在以人的实践存在为基础的存在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中理解认识 ,揭示认识的辩证法。近代认识论是体系主义认识论 ,它热衷于建构绝对化、终极化的认识论体系。现代某些西方哲学家在反对体系主义认识论时 ,却又走向主张解构一切理论体系的相对主义极端 ,否认知识和规则的确定性、可靠性。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认识论都以理论脱离生活实践为特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 ,强调认识“贯串着实践”和实践“贯串着理论”的品格 ,在实践交往的基础上揭示了认识主体间的辩证联结 ,克服了局限于语言交流与释义层面理解主体间性的缺陷 ,为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开拓道路  相似文献   

7.
行政权的正当性及其法制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作为一项根本的治国方略已被我国的根本大法确定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种治国方略的转变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许多相关制度和理念的同步改革。人们一致认识到 ,行政权的法律规制是实现法治的关键一环 ,行政法治是法治的重心所在。至于什么是行政法治 ,如何在中国实现行政法治 ,人们之间的观点互有差异。在本文中 ,笔者将引入“行政权的正当性”这一概念 ,并把它作为基本的阐释工具 ,对行政法治的基本含义提出自己的理解。一、行政权的正当性正当性是指认识对象自身的价值取向与认识主体的价…  相似文献   

8.
喻中 《新疆社会科学》2011,(2):95-104,148
早期的梁启超,立足于“救时”,以政治为业,他理解的“法治主义”,可以称为救亡本位的“法治主义”。晚期的梁启超,立足于思想启蒙,他理解的“法治主义”,可以称为启蒙本位的“法治主义”。1918年是一个转折点,可以视为梁启超的“法治主义”从救亡本位转向启蒙本位的标志性年份。粱启超的“法治主义”,是理解现代中国法治观念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9.
传统礼治、人治与当代法治的关系,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思想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人们一般否定了“人治”,认为“人治”与“法治”相对立。但对于、治”有些人持肯定态度,认为“礼治”不同于“人治”,它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适价值”和“永恒价值”。我国法治不能离开‘’礼治”,“礼治”应该与当今法治相辅相成。笔者并不否定传统礼治中存在某些合理的成份,但也必须指出中国传统礼治正是封建人治的根基,“礼治”的基本内容与实质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是与现代法治精神相对立的。如果不认识这一点,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非常…  相似文献   

10.
李元 《北方论丛》2000,(4):31-37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倡“法治主义”的政治家。那么,他所提倡的“法治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他在当时和历史上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了解这一问题,对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的司法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仍要坚持集体主义。但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1、把集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区分开。它们产生的根源不同 ,表现形式不同 ,集体主义是对整体主义的“扬弃” ,将二者混淆有极大的危害。2、把无产阶级集体主义与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分开。二者在产生条件 ,主要内容、适用范围上有差异。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二者仍有并存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国际法存在着以国家为主体、以国家利益为本位的传统。但是,由于20世纪以后出现的经济大规模跨国交往、国际危机与问题以及人权国际体制所带来的全球化趋势,国际法正在从“国本主义”走向“人本主义”。当前的国际法不仅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人本主义规范,而且逐渐在整体上以人类利益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价值取向。国际法的人本主义是实现国际法治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把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作为重要的辩证思维方法。通常把分析理解为把事物整体分解、区分为各个组成部分,精细地认识和规定它们的性质、特点和功能;把综合理解为对事物组成部分精细认识基础上整合、综合成整体的认识。如此理解分析和综合是一种典型的知性思维方式,并不能真正教给人们辩证思维。我们认为哲学意义上的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是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辩证统一,而生命与精神的自身运动是分析与综合统一的本体基础。在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不同程度纵欲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分析与综合统一的精神成长的辩证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 1 0年内建立起职能比较完善的法治政府 ,既是为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同时也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必要前提。然而 ,由于几千年来农业文明下形成的人们对“德治路径”的依赖 ,历史上几次法治改革的实践都失败了。今天 ,以史为鉴 ,比较古今法治的本质区别以及历史背景的差异 ,不仅有利于我们借鉴古今法治成败得失的经验 ,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改造行政观念 ,尽快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相似文献   

15.
易斌 《重庆师院学报》2009,(5):81-87,123
直系军阀的地方主义不是典型的、单纯的省区主义,省区籍贯只是形成直系地方主义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这种泛地方主义是地方主义概念外延的扩展,其实质没有变化。它既是直系军阀维系其内部团结的凝聚力,也是其操纵国家政权的工具,同时也反映了省区与省区、省区与中央的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16.
胡昭曦 《天府新论》2010,(2):129-132
孝道,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对传统孝道的科学认识和实践,是今日构建和谐社会、进行公民道德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历史上儒家孝道的变化及“孝敬”与“孝顺”、孝与利、“德化”与“法治”、言与行等作进一步讨论,在认识上和实践上提出了己见。  相似文献   

17.
怀疑,是人类的重要本性之一,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怀疑却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更没有形成合理的怀疑思维.在人类认识史上,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作为人类认识的两个极端,似乎成为人类认识不可克服的顽症,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循环也似乎成为人类认识永远难以走出的“怪圈”,而究其认识论根源,不能说不在于怀疑思维的缺乏或怀疑的不合理.现代认识和实践要走出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怪圈”,首先必须构建一种合理的怀疑.合理怀疑在人类认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两极之间构成了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8.
刘晓虹在《学术界》1999年第 6期撰文认为 ,人类内部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也是贯穿人类文化的一个永恒的根源性的矛盾。从理论上来说 ,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既有存在论意义上的关系 ,又有价值论意义上的关系 ;从思想史来看 ,在如何认识和处理这种关系上 ,有着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和价值原则 ,即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由于近代西方社会以“物的依赖关系”取代了传统社会“人的依赖关系” ,与此相应 ,方法论和价值观的整体主义逐渐被个人主义所取代 ,在一定意义上说 ,西方近代哲学是要为这一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流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论…  相似文献   

19.
鲁迅《热风》中的两篇杂感——《五十六“来了”》和《五十九“圣武”》,是反映鲁迅五四时期思想状况的重要文章。许多同志对它发表过评论,其中尽管也有某些分歧以至争论,但在对鲁迅写作二文的主旨和意图的认识上,却大致相同,即认为:鲁迅在文中“热烈欢呼‘过激主义’来了”、“热情歌颂了列宁领导下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将“被反动派诬蔑为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人们在马克思的研究方法问题上逐渐拓宽了视野,开始认识到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并不局限于唯物辩证法,还包括其他研究方法,诸如“实证方法”、“从后思索法”、“猴体解剖法”等。多数学者都承认,“实证方法”是马克思一生中的重要研究方法。马克思早年在《德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