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新兴的农村微小经济体,成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的有效主体力量.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特色农业经济生产过程中,组织结构、组织环境制约着组织的发展,同时也制约着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郑州市若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实地调查,引入组织环境、组织结构等分析变量,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组织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对郑州市特色农业发展有较大指导意义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坚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曾昭盛 《科学咨询》2010,(17):25-25,98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维护农民自身利益的主要方式,是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重要手段,是新形式下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实践中还有许多困难,我们应该在法律体系、配套改革、宣传培训、创新模式,规范政府行为等方面,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职能作用,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健康、长足发展,建立起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我管理和发展的档案管理体系,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生产、流通、管理、培训、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各个方面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笔者对重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档案工作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路径初探,期望对重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建设能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韵  闫晗 《经营管理者》2009,(21):138-139
金融如何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成为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在笔者赴安徽省利辛县对诸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体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信用等级问题,对银行是否能对合作组织授信给予了实证研究,并针对合作组织融资难的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激活农民内在动力的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着眼于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新农村组织形式和机制,大力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激发了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内在活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农业集约化、市场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一、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为纽带,以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党的十七大又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这为我们指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向和途径,即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通过组织化实现产业化,通过产业化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积极作用。它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促进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目标的实现;它能培养农民的民主管理经验,有助于新农村“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今后,我们要从统一思想认识抢抓发展机遇、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身建设等方面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卫 《决策探索》2009,(20):42-4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然而,农民群众对这一新生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小农经济的范畴,对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认识不足,对专业合作组织能不能解决实际困难持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10.
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有140多万个,运转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经超过15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数量达到2363万人,占全国农户总数的 9.8%。虽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增长很快,发展态势良好,但目前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然而,农民群众对这一新生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小农经济的范畴,对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认识不足,对专业合作组织能不能解决实际困难持怀疑态度。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下回顾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日本农协迅速发展原因的深入剖析,指出日本农协对我国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河北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推动农业的绿色转型,推动农业绿色转型要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当前,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人才和资金短缺、内部管理不到位、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与设备应用不够、基层政府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培育不到位等诸多制约因素。为此,要通过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加大对新型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大融资力量、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与设备、发挥好基层政府部门的作用来推进河北农业绿色转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质上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发自愿联合组成的民间合作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共同体组织,充分体现"三自"即自愿、自助、自主原则,是广大农民的代言人,是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市场、农户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几年来,为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县各地涌现出大量的农村专业协会及合作社,截止2013年底,全县在工商部门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62个  相似文献   

15.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主体,可以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共同面对市场竞争,开展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因此,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本研究对保定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思考并提出符合保定市市情的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建议,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与农村、农民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了农业的发展,才有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才有农民的好日子.仁怀市农村目前仍存在农民人均占有耕地少、就业难、增收难等等问题.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解决好这些问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领导科学近几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推动农村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织形式,备受各级政府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40多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仍在不断地增加。然而,由于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多数因为人员素质低,资金规模小,市场空间狭窄,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暴露出明显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其生存发展问题令人担忧。综合国内外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践,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应在做大和做精上下…  相似文献   

18.
明确合作社的独立法人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来的合作经济组织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尤其是在农村,各种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在连接农民与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立法的明确规范,合作社的法律地位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况.这种状况在实践中导致合作社的对外身份杂乱、设立条件和登记机关不明确、对外责任不清、行政干预过多等不良后果,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合作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之一,具有层次性、多样性的特点。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需求,需要多个供给主体,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对农村公共物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科学咨询》2005,(21):35
背景资料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起草工作进展顺利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士介绍,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列入立法规划,并由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牵头,开始组织起草工作.这部法律草案起草的基本原则,一是立足于促进,在促进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二是保护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三是不搞"大而全",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最基本的原则确定下来,给今后的改革发展留出空间;四是充分借鉴国际合作社发展的经验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