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国内出现的反科学主义思潮,本文分析反科学主义自身的理论缺陷,同时通过对科学意识的分析,指出科学主义观念在中国存在的必要性,并强调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在于自觉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科学意识建设,从而达到提高公民科学意识的目的。面对当前世界高科技的激烈竞争,举国上下已经意识到“科技兴国”的战略意义。因此,反科学主义思潮是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有高度科学意识民族的不利思潮。  相似文献   

2.
甘向阳 《云梦学刊》2001,22(1):20-22
反科学思潮及其在当今世界的表现具有多方面根源.反科学对当代科学与社会发展有警示作用;反科学对科学的正当批评可以规范科学的发展与应用;反科学抵毁理性的危害性应当使我们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的悖论强化了文化相对主义中对理性至尊地位的怀疑,动摇了相应的科学作为人类理性至尊的典范和现代性的根基,以及科学在现代社会的物质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运动层面的地位,所有这些决定了后现代反科学思潮的缘起。但后现代主义混淆了科学真理与其被滥用的环境之间的界线,混淆了真理与错误的区别,从而为各种反科学思潮提供了一个泛滥的温床  相似文献   

4.
论20世纪科学思想与当代学术思潮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当代西方学术思潮的特征是反科学.本文指出。十世纪科学思想与当代学术思潮在强调联系与发展、主客体关系以及批判性等方面具有的一致性;并且分析了这种一致性的根据及一致中的分歧.  相似文献   

5.
反科学主义的文化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科学主义是二十世纪影响最深远的文化思潮,从理论的历史来说,反科学主义发端于西方,是科学传统内部分立的文化批判,其理论目的是建构。对中国文化来说,科学是外生的,因而从逻辑上说,反科学主义既是外生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对中国这样一个缺少科学精神的文化来说,反科学主义的泛滥,对科学的发展和市场制度的建立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基于这一现实,本文尝试对反科学主义作一学理上的分析。一、反科学主义的逻辑归谬对反科学主义的澄清与批判,首先必须从科学的社会化过程、从文化层次来分析。二十世纪以来,人类面临一系列…  相似文献   

6.
论尼采的反科学主义思想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大体上经历了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和实在论等几个阶段。尼采以视角主义为杠杆 ,以人类生命为目的 ,以不贬损正当的科学理性为前提 ,对实证主义科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从而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史上反科学主义的思潮。尼采的反科学主义思想包含一些合理因素 ,但自身也存在偏颇之处。构建历史理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李醒民 《学术界》2001,(4):67-80
本文比较全面地展示和评论了五四先哲对科学和民主要义的解读和洞见.尤其是,对于科学的涵义和特质、科学的精神价值、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的文化意蕴、反科学思潮的透视,直至今日还具有感人至深的启迪力量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五四"先哲的睿智:对科学和民主要义的洞见(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醒民 《学术界》2001,(3):7-22
本文比较全面地展示和评论了五四先哲对科学和民主要义的解读和洞见.尤其是,对于科学的涵义和特质、科学的精神价值、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的文化意蕴、反科学思潮的透视,直至今日还具有感人至深的启迪力量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有关科学主义思潮的争论已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但仍存在种种问题.有鉴于对科学主义的最新表现形式(即自然化认识论)的分析与考察,理应在当前对一种弱反科学主义提出辩护及倡导,以利于科学发展所需要的文化多元性的形成以及竞争环境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读陈炎《反理性思潮的反思》姚新勇陈炎《反理性思潮的反思》(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以下简称《反思》)是一部描述历史并且试图解释历史的著作,作者在"后记"中明确阐述了它的写作目的:对于那些爱好美学或对西方人文思潮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本书或许能够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文意图从认识论、反科学思潮及与此二者相结合的人道主义思潮上,阐明从胡塞尔(德1859~1988)的现象学的人道主义到海德格尔(德1899—1976)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的演变。后者对前者既有继承也有更新。一从胡塞尔现象学的认识论演变为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认识论,其继承性主要表现在海德格尔把胡塞尔现象学的认识论,彻底反理性主义化,发展成为一种更加彻底的反理性主义的认识论。第一,海德格尔把现象学的本质论的认识论演变为存在主义的存在论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12.
蒙昧主义作为一种反理性、反科学的思潮,其根本特点就在于否定科学知识及获得科学知识的方法,使人民陷于一种无知的状态。蒙昧主义是阶级社会哲学的共同特征,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领域,蒙昧主义又有不同的特点。先秦哲学中蒙昧主义正是中国哲学蒙昧主义的开端。一...  相似文献   

13.
北宋时期儒家学派的一道德论盛行一时,它要求用儒家的圣人之道来统一全社会的学术思想,进而实现对社会政治的指导。这一思潮在王安石变法时期达到高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但也引发了儒家学派内部对一道德思潮本身的反思。反思涉及政治、经学、义理等各个层面,促进了儒家学说由经学向理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体验是对现代生存意义的根本把握,审美是现代性体验最本真的形式,而其反思形式即美学思潮。前现代性的体验为崇高精神,由此产生了古典美学思潮。早期现代性体验为虚无意识导致的焦虑,由此产生了现代美学思潮。后期现代性体验为虚无意识导致的无聊情绪,由此产生了后现代美学思潮。但以解构主义、身体性为代表的后现代美学丧失了超越性,不能反思无聊的意义。美学的出路是超越后现代美学,以新的现代性体验建设新现代美学。  相似文献   

15.
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有其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它和许多社会现象一样,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历史上,随着科学自身的不断发展,围绕科学的社会作用,曾经有过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并因此构成了历史观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反科学思潮和科学决定论,是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和存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变的反思赵红梅一、思潮流变概述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孕育于“五四”时期这个文化大开放的时代,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初,终结于40年代末。在短短的30年内,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基调和主潮。纵观三大主潮之流变,...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一起被并称为近代三大思潮、三大思想文化流派。对近代激进主义的反思是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以下就学术界对近代激进主义思潮的反思作些梳理。一、关于激进主义思潮的起点与发展脉络激进主义的源头应追溯到哪里,其发展脉络如何?学者基于对激进主义的不同界定,对其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作了不尽一致的描述。柴文华在把中国近现代的反传统和西化思潮简化为“文化激进主义”后,又把它分解为“萌芽的文化激进主义”、“温和的文化激进主义”和“典型的文化激进主义”三个层面。“萌芽的文化激进主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回顾五四启蒙思潮发生的目的所在的基础上,认为国内政治上的黑暗依旧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中外有识之士对西方文明的反思是五四启蒙思潮发生分化的主要缘由,同时叙述了其分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卜凌云 《学术探索》2012,(11):122-127
文章阐述了新时期文学中人学思潮的演进历程及其各个阶段的不同诉求。新时期之初的人学思潮对过去失去理性的盲从进行了反思,呼唤整个民族的觉醒,带有全民族的整体性。之后从政治的反思转向文化的反思,主张探寻人的主体世界,发挥个体的创造性。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文学由对主体意识的重视逐渐深化为对个体自我生存处境和生命意识的关注。而新的人文价值观在当下文化语境中萌发出新启蒙的使命感,以期从生存困惑和价值失落中探寻人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青年时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逻辑冲突最明显的时期,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都曾"镶嵌"在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在中国社会实践活动中探寻理论力量并将这种理论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过程中,青年毛泽东对这些思潮进行了实践意义上的自识与反思,吸收西方各种思潮中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唯物主义、社会唯物主义等因素、剔除西方思潮中的抽象糟粕,积极面向中国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最终实现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