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北盐城,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开展华中敌后抗战、积聚人民革命力量的战略要地,也是敌、顽必争之地,苏北抗日根据地开辟后,中共中央中原局、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等我党我军高级领导机关相继迁驻盐城,特别是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党中央力挽狂澜,发布命令,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5月又于盐城成立了中共中央华中  相似文献   

2.
新四军在盐城旧迹寻踪姜立邦自1940年10月新四军、八路军胜利会师,到重建军部前后,新四军在盐城坚持敌后抗日斗争,艰苦卓绝,流血牺牲,建立了不朽业绩。这期间,新四军、八路军在盐城的许多革命活动和机关单位,今天已成为历史的遗迹,它不仅给我们留下了革命传...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战胜帝国主义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坚持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放手发动和武装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的结果。在八年抗战中中国人民共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伤亡达600万人。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共创建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华中等抗日根据地,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一九四○年十月,盐阜抗日根据地开辟,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一九四一年一月,新四军在盐城重建了军部,接着,华中局又在盐城建立。陈毅同志在盐阜区工作了两年多时间。在党中央和华中局的领导下,陈毅同志率领新四军奋战大江南北,坚持敌后抗战,为巩固华中根据地,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本纪路主要记叙陈毅同志在盐阜区的一些活动,供研究苏北抗战史作参考。一九四○年十月十日北上的新四军陈毅部队与南下的八路军黄克诚部队在盐城以南的白驹胜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从国共两党敌后抗日游击战在时机的把握、置游击战于什么地位、游击战有无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巩固的根据地以及敌后游击武装力量体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比较 ,探讨了国共两党敌后抗日游击战结果迥异的原因 ,并得出国民党敌后游击战于 194 3年前后走上逐渐衰败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坚持到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1939年底──1940年10月 ,刘少奇在皖东主持中原局党政军领导工作。刘少奇为创建皖东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坚决地贯彻了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的正确路线 ,把中共中央的正确路线与皖东的抗日实际相结合 ,直接领导了皖东军民进行反“扫荡”反“磨擦”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创建皖东抗日根据地过程中 ,刘少奇在根据地建设、群众工作、政权建设、发展根据地经济、特别是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并付之实践 ,使皖东根据地成为华中敌后抗日斗争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7.
通过重温刘少奇领导新四军开创和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光辉业绩,全面分析了他的“家”(亦即根据地)思想,即:为什么要建立“家”,怎样建立“家”以及如何管理“家”。在刘少奇的领导下,华中抗日根据地得到了有效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民族危机严重。中国共产党为了开辟华中敌后根据地,于1940年10月由黄克诚同志率领八路军五纵队南下苏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並与陈毅、粟裕同志率领北渡东进的新四军会师,以完成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党中央任命陈毅同志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同志为政委,在苏北盐阜地区成立新四军军部,继续进行华中的抗日战争。苏北盐阜地区有盐城、阜宁、阜东、淮安、淮阴、建阳、射阳、涟水和滨海九个县。日伪除盘踞几个县城外,广大农村全都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从八路军出师抗日到武汉失守的15个月中,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我军随着战争实践的发展顺利完成了军事战略的转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军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到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成为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特别是从山地游击战发展起来的,以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依托的平原游击战,在八年抗战中具有战略意义,不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  相似文献   

10.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珠江三角洲敌后建立并领导的一支坚强的人民抗日武装。在八年的抗战岁月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拥有3000多人的部队,成为南粤敌后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珠江纵队在孤悬敌后的情况下,坚决依靠人民群众,灵活运用人民军队的游击战略战术,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和特点,独立自主开展敌后游击战,与东江纵队、琼崖纵队等兄弟部队并肩战斗消灭了大  相似文献   

11.
孙宅巍  宗禾 《金陵瞭望》2005,(14):63-65
由中共领导的新四军,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在南京失陷后不久,就深入苏南敌后,活跃在金陵城下,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打击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12.
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程怀儒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在抗日战争中坚持持久抗战的战略阵地。它北至大青山,南达海南岛,东濒大海,西临陕甘宁,遍布华北、华中和华南19个省区。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一...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九年冬,刘少奇率领中原局进入华中敌后。一九四○年十月,经皖东抵达苏北,与陈毅等会合,共同领导华中的敌后斗争。他先后兼任了华中总指挥部的政治委员、新四军新军部的政治委员、华中局(中原局与东南局合并组成华中局)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华中分会书记等职,一九四二年三月奉令回延安,离开苏北。在这期间,他同陈毅等一起,领导开创了苏中、盐阜、淮海、淮南、淮北、苏南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开创和巩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他用了极大的精力,以盐阜区为点,领导和指  相似文献   

14.
传统观点认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进敌后,在敌人后方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本文通过较详细的分析和论证,认为八路军从出师抗日到基本转入敌后作战,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八路军出师之后,一开始是在敌之翼侧作战,后来随着华北战局的变化和作战的需要,才逐步从敌之翼侧转入敌后作战的。正确地了解和认识这个过程,对于正确理解当时党的军事战略方针,对于正确了解人民军队进行抗日战争的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日期,国共两党因共同的民族利益走到一起,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抗日游击战,并且坚持在各自分别领导的基础上于一定时期、一定形式、一定程序上的实现了比较密切的合作。国共合作的敌后抗日游击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事事合作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因为各自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走向分裂,从而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聂荣臻对中国革命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聂荣臻对创建晋察冀边区的贡献主要是在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府,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军事上发动群众参军,改造杂色武装;在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发行边区货币,发展生产;在文化上发展学校教育、新闻出版事业、戏剧创作.在聂荣臻的领导下,晋察冀根据地不仅成为了敌后抗战的坚强堡垒,还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晋察冀根据地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毛泽东肯定并推广了晋察冀根据地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的“工合”运动,自始至终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支持、指导、帮助,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迅速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抗日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工合”运动发展的历史,就是与中国共产党相互支持,共同推动,积极合作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在抗日救亡运动的基础上,华北各地煤矿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纷纷建立抗日游击武装,开辟抗日游击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日武装斗争。本文重点记述了开滦、枣庄、淄博、烈山、华丰、六河沟(磁县)、焦作、井陉、阳泉、大同、石圪节、太原西山(东山)、灵山等煤矿抗日武装的建立与斗争。  相似文献   

19.
桂仓 《山西老年》2011,(7):19-19
“子弟兵”一词,古已有之,指领兵将帅率领的由本乡本土壮勇所组成的军队。而在现代,“子弟兵”成了人民对自己军队的亲切称呼。这个称呼据说出自聂荣臻元帅当年领导的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中共广东党组织做大量的卓有成效的侨务工作,影响和推动了广大海外华侨对中共领导的广东抗战的支援。广大海外华人华侨虽然海天远隔,但积极从各个方面支持和参加广东抗战,积极捐款献物,从经济上支援中共广东党组织领导的华南抗日纵队的革命斗争;政治上积极宣传抗日,声援中共领导的华南抗日斗争,维护国共合作大局;积极奔赴东江、琼崖等抗日根据地,为创建和巩固华南抗日根据地、建立华南抗日民主政权以及开展华南敌后游击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