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二元制,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相对应.尽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二元户籍制度为国家的安定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健康发展.它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相称,与公民要求社会体现公平的目标不相称.因此,积极探索现行户籍制度的路子,打破城乡壁垒,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智君  咬亮 《河北学刊》2007,27(2):247-249
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确立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中的弊端开始逐步显现,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在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的新的户籍制度应当保证国家政治结构平衡,从宪法上保障公民的迁徙自由,同时,剥离户籍制度的利益分配职能,强化其人口信息统计职能。  相似文献   

3.
新户籍制度改革的着力点不在于将户籍与各种社会福利剥离开来,而是赋予常住人口依据居住证享有更多社会福利的资格,事实上强化了户籍制度的社会治理功能。通过"社会治理论"的视角来理解新型户籍制度的功能可以看出:我国户籍制度功能转型的主要内容是从以工业化为目标的社会管制制度,转变成一种以新型城镇化为导向的社会治理制度;新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在城镇化的时代重建社会秩序、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具体体现在引导人口流动、完善地方社会福利分配和支撑地方社会治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生活在城镇的居民没有城镇常住户口,这种人户分离现象反映了现实的人口迁移与现有的户籍管理存在着差距,也反映出现行户籍制度不再能满足社会需求。改造现行户籍制度,使之尽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关键在于转变户籍制度的供给模式,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邬民乐 《理论界》2009,(3):202-203
日益突出的城市二元化社会现象表明,生活在城市的流动人口未能实现与城市社会的融合.本文认为,要实现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需要改革目前具有刚性控制特征的城市户籍制度.在总结近年来户籍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应该遵循渐进改革的原则,并体现三个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胡潇腾 《理论界》2012,(11):79-80,49
户籍制度是中国最具特色的社会制度之一,在封建时期几乎囊括了基层行政与社会管理的所有内容,因而也成为国家掌握行政与财政的重要依据,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都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追溯封建社会户籍制度对人民身份划分的演变,来理解中国现代户籍制度对于公民社会权利公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的户籍制度是为了保证重工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而建立的,并一直维系至今。近些年来,户籍制度进行了很多改革。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各不相同。但总的来看,户籍制度改革尚未完成,户籍除了执行登记和管理人口的职能外,还与能够享受到的福利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户籍制度的建立、户籍制度得以维系的制度原因和户籍制度的改革历程,并讨论了如何从多方面着手,进一步促进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8.
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旧时计划经济为背景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中国户籍制度构筑了城市中国与乡土中国的分立壁垒。一方面,衍生在制度之上的各种特权与利益分配使得户籍制度改革错综复杂,也给现行城市化进程设置了重重障碍,延缓了城市化的推进;但另一方面,城市化的滞后发展,城市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也构成了户籍制度改革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我国从1958年建立起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强制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户籍制度与市场经济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迫切需要改革.但是在我国采取渐进改革方式的前提下,户籍制度改革由于一系列阻力的存在而推行不力.在政府主导的改革过程中,统治者的因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行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面对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户籍制度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我国现阶段户籍制度改革要遵循渐进式改革的原则,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实现公民身份平等的原则,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则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改革现行土地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形势,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出发作出的一个战略决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身就是一场改革,改革不适应的体制机制.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作为一项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适时地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人口税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锋 《江汉论坛》2007,5(2):51-58
户籍制度和赋役制度关系密切.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统治者长期将户口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的重要依据,户籍制度是否完善,以及人口的多寡和丁口的征税标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来源.  相似文献   

13.
吴瑞财 《晋阳学刊》2013,(2):125-129
学术界目前几种有代表性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的讨论都有其不足之处。突破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以构建普遍平等的现代国家的公民身份既切实地为发展现代政治奠定必要基础又在实践上具有推进的可能性,以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具有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户籍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改革措施整体推进,综合进行。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与乡镇机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白 《中州学刊》2007,(2):9-12
到目前为止多次以精简机构和分流人员为目标的乡镇机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乡镇机构和人员膨胀等核心问题,其原因在于:忽视了通过竞争推动乡镇政府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在精简编外人员的同时忽视了精简在编人员;在新农村建设时期忽视了创新事业站所运行机制和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在调整乡镇政府行政权力的同时忽视了“上改下也改”的配套改革。鉴于此,今后要以竞争为重点,精简乡镇党政机构和人员,转变政府职能,从撤消事业站所、置换职工身份和建立“以钱养事”的新的为农服务机制入手,从根本上解决乡镇机构改革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中的三个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红燕 《河北学刊》2003,23(6):93-97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在认识与实践中存在误区:一是对户籍制度本质内涵认识模糊,改革重心错位;二是户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定位为城镇化,不仅不能使户籍制度改革走向深入,反而扭曲了城镇化的本义;三是改革在力度、步骤选择上没有综合权衡相关制度、政策,以致过分追求速度,急于求成,使改革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心应是对户籍分等特点的剔除,而不仅仅是取消户籍分类;户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也不应该是城镇化,人口迁徙自由才是其价值取向的本质概括;诸多主客观因素决定改革总体上只能是渐进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公共财政的理论视角重点分析了促成西部基层财政困难的三个财政体制性因素,并提出了改革公共财政体制的对策建议:重新调整事权和财权的搭配结构,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户籍制度严重束缚了广大农民的迁徙自由,不利于解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减缓了我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更阻碍了农村的快速发展.广东户籍制度改革以地域代替职业作为划分居民性质的主要标准,有了实质性突破.由于这一突破,该省得以在全省范围内改革分割城乡的“二元体制”,建立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劳动力和人才流动,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有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型的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税费改革进程的推进,现行县乡财政体制的弊端日益明显。县乡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称、政府级次过多、转移支付不够规范等,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西部地区县乡经济的发展。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应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的基础上,适当精简或虚化乡镇政府级次,并配以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积极推进“乡财乡用县管”改革。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应向而且必然向市民转变,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就是身份平等化的过程。而横亘在城乡之间已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在当前户籍制度改革时机成熟的条件下,国家应彻底拆除户籍藩篱,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