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的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采取的是概念、规律和范畴等形式。正如列宁指出的:“自然界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概念、规律、范畴等等。”作为人类认识结晶的各门科学,由于它们所研究的具体对象和范围不同,都有自己特定的概念、规律和范畴。可以说,任何一门科学的理论体系,都是由该门科学特定的概念、规律和范畴所构成的。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则是由一系列普遍适用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和范畴所构成的。那么,概念、规律、范畴这些反映形式,它们之间是完  相似文献   

2.
人们的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采取的是概念、规律和范畴等形式。正如列宁指出的:“自然界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概念、规律、范畴等等。”①作为人类认识结晶的各门科学,由于它们所研究的具体对象和范围不同,都有自己特定的概念、规律和范畴。可以说,任何一门科学的理论体系,都是由该门科学特定的概念、规律和范畴所构成的。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则是由一系列普遍适用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和范畴所构成的。那么,概念、规律、范畴这些反映形式,它们之间是完全等同的,还是互有差别的呢?或者是既有联系又区别的?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又表现在什么  相似文献   

3.
自然科学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对客观、外在自然的反映,是对蕴含在自然现象中的自然本质的系统化、理论化认识。自然界运动和发展导致出对其自身的否定,即形成了自然科学理论。从这个角度上说,自然科学理论是自然界自我运动的结果,它的产生、发展及其内容与形式都是客观的。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理论又是认识主体对自然界的反映,认识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随意性。所以,“科学作为一个存在的事物和完整  相似文献   

4.
康德认识论中的主客体概念有三层含义:(1) 人与外物(物自体);(2) 能思主体与自在客体;(3) 人的先天认识形式与作为现象总和的自然界。对康德哲学可以从主客体问题的角度进行诠释,从而看出它与前辈哲学的关系。在康德那里,科学知识具有两大成分,一个前提,这体现出康德对经验论和唯理论所具有的一种能动综合的哲学意识。  相似文献   

5.
认识和需要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这个范畴。需要和认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认识得以产生并推动认识的发展,需要应是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 (一)从认识的产生和发展看,需要是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 需要是指人体和社会生活中所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认识活动不会凭空产生,它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是认识的主  相似文献   

6.
在人的认识的起源问题上,皮亚杰的观点十分鲜明:既不赞成人的认识单纯来自客体的经验论,也反对那种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先天所固有的先验论,而主张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环节——动作才是认识的真正来源。他认为“主体只是通过自己的活动(不仅仅是通过知觉)来认识现实的”,因而,人的认识的“起源应该在主体的活动中去找,即在主体动作协调的最一般形式中去找”。(皮亚杰:《儿童心理学教本》,1970年英文版,第6页) 为了揭示出不同知识(皮亚来把知识区分为,反映对象特性的物理知识和反映作用于  相似文献   

7.
真理是过程     
实践是真理发展过程的基础 “真理是过程”,这个著名的命题是列宁提出来的。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黑格尔关于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思想时,加了一个批注:“真理是过程。人从主观的观念,经过‘实践’(和技术),走向客观真理。”在相应的一个方框里,列宁又指出:“生命产生脑。自然界反映在人脑中。人在自己的实践中检验这些反映的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以电脑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和智能革命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人类的认识能力获得空前的大解放。传统的认识论正面临着挑战。(一) 传统认识论的基础之一,是把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与认识客体的对象直接对立起来。多少世纪以来形成了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只有人是认识的主体,人脑的认识功能责无旁贷,大脑的机能独一无二,人脑以外的客体不可能成为认识的主体,认识主体也不会进入到认识的对象中去。这种观点甚至成为区别于机械唯物论、主观唯心论的一个重要原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哲学史上,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那就是,实践观决定认识论的性质和特点。即在不同的实践观的基础上所建立的认识理论性质不同,特点不同。本文仅对此问题述一浅见。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什么是认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文中指出:“唯物主义承认‘自在客体’或心外客体,认为观念和感觉是这些客体的复写或反映。”又说:“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不言而喻,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所谓认识是一种反映,是人脑对客观世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认识?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定义为:“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李秀林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说:“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两种定义,都排除了主体的自我认识这一普遍而又重要的现象。本文对主体自我认识问题略陈管见,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基本原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原理内容:认识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认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只有在实践中,人的感觉器官才能同客观事物相接触,使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客观事物才能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形成人的认识。事实告诉我们,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中获得的;人们关于阶级斗争的知识,是在阶级社会中通过阶级斗争的实践获得的;科学实验作为一项独立的社会实践,也是认识的一个重要来源。指导意义: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去认识客观物质世界。举例说明:“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  相似文献   

12.
我们认为,真理形式的主观性同真理主观形式的客观来源,客观基础是不同的,它们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真理形式的来源、基础当然是客观的,但是就真理形式本身而言却是主观的。所谓真理形式的主观性,主要是指真理是人的认识的产物,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人的精神产品。必须经过思考的作用,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想形式,才能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反映出来,形成真理性的认识。离开了人脑的思考,离开了概念、判断、推理等思想形式,就不可能形成真理,因而真理形式的主观性是不应该否定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对主体性问题的深入探讨,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有这样一种看法,主张“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体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存在物,认识也不是客体结构的性质在人脑的反映;相反,主体是积极、能动的存在物,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进行改造和选择的结果,选择是引起认识之根源”。鉴于这种认识,认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应该抛弃反映论,以新的定义取而代之,即“认识是主体对信息的选择”。对此看法自己觉得难以认同,并就这一问题,略谈个人浅薄之见,就教于理论界同仁。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环境意识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逐渐明确的。环境意识体现了主体认识和行为上的自觉,环境意识作为一个概念和对自然界认识的一种深化,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逐步内化为自觉的行为,环境意识的明确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全面,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日益和谐。伴随经济发展而日益多发的环境问题,加强环境意识的普及教育是必要的,是当务...  相似文献   

15.
金玉琅在《复旦学报》1990年第4期著文,认为反映的原来定义存在如下不足:1.反映缺乏基础,它忽视了社会实践这一基础中介;2.人们往往将反映等同于认识,也值得商榷;3.原定义仅以人的感官机能而不是以人脑机能作为主体反映客体的前提,似有古代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朴素之嫌。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 ,就是一种艺术创造。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 ,并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也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长期困扰而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现就此相关的问题 ,结合自己的实践 ,谈谈认识 ,以请教于同行。一、教学过程的本质和教与学的关系教学过程是特殊形式的认识过程 ,它既具有一般认识的普遍性 ,即人 (主体 )对特定的客观事物 (客体 )的能动的反映 ,又有它的特殊性 ,即认识的主体是尚在培养中的学生。而客体则是教材 ,…  相似文献   

17.
1 划分认识阶段或环节的最主要的依据在于主体的活动方式和主体对客体的把握程度这两个方面。国内一般哲学教材中都认为: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所达到的是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表面的认识;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所达到的是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所达到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来看,这个过程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因为人的认识总是表现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运用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的概念)但是,由于把感性阶段仅仅和相应的感性认识形式相联系,把理性阶段仅仅和相应的理性形式相联系,这里面就很自然地产生了一个问题:仅靠感觉、知觉、表象这些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否就能达到  相似文献   

18.
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成为当前一项迫在眉睫的要务之时,厘清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就是完成这一要务的基础。人是作为主体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人与自然界中其他存在物的本质区别,人满足自身需要能力的持续提高,人对自然界认识、改造、完善的不断深入等都从不同的层面确证了人是自然界中的主体性存在。基于此,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人的主体向度原则,尊重人的主体性存在地位,着眼于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不仅把人类的认识建立于实践的基础上,而且还把它纳入人民群众的主体之中,从而把认识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与此相适应的,思维过程也是“从群众中来”和“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毛泽东同志说:“概念的形成过程,判断的形成过程,推理的过程,就是调查和研究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人脑是能够反映客观世界的,但是要反映得正确很不容易。要经过反复的考察,才能反映得比较正确,比较接近客观实际。有了正确的观点和正确的思想,还要有比较恰当的表达方式告诉别人。概念、判断的形成过程,推理的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把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传达给别人的过程,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群众中来的过程,是思维的研究过程,即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形成过程;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是思维的叙述过程,即在表达思想观点时,各种思维形式的联系和转化的过程。这是两个不同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20.
概念,作为人这一认识的主体所特有的意识现象,它是叵映事物的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从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别反映事物的本质、布物的全体及其内部规律的一种思维形式。人类意识以概念形式反映客观世界时.经过了思维的一番加工制作.从而抽取和概括出事物一般的、必然的、本质的东西,以概念的形式固定下来.所以,就概念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来说,它是主观的.但就其反映的是“客观世界”来说.它的内容毕竟来自于客观事物.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它又是客观的。可见.概念是客观世界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但要真正科学地解决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