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的细胞是家庭,家庭的基础是婚姻,因而婚姻关系的变动能折射出社会变迁的节奏。作为社会急剧变化形式的经济危机,除对社会整体造成沉重打击外,对个人及家庭的婚姻关系也有不容忽视的冲击。在上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中,各国的婚姻关系就出现了与寻常不同的变动特征,结婚率与离婚率均呈下降的趋势,这在同时期的上海地区也有明显的体现。这也充分说明了社会经济因素在婚姻变动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从家庭经营的变迁过程中,探讨家庭经营的主要优势、继续坚持家庭经营的重要意义和对策。一、从家庭经营的历史演变中看生产力的作用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完整意义的家庭必须是个体的。家庭经营,是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是一定社会生产时期发展的社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在原始社会,是没有个体家庭的,更没有家庭经营。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  相似文献   

3.
婚姻关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婚姻关系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一般包括婚姻基础、婚姻制度、择偶标准、择偶方式、缔结形式、婚姻道德及法律关系等。而婚姻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一方面受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域内人们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也制约着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定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的前进。解放40年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青海这个多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回、土、撒拉、蒙古族聚居地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0%,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6%),人们婚姻关系的演进,既有时代的印记,又残存着历史的痕迹。  相似文献   

4.
婚姻是男女两性结合成为夫妻的社会形式、婚姻制度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婚姻制度和什么样的规范婚姻关系的法律存在。对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地区来说,截至1956年的民主改革为止,奴隶制度还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当然就存在着奴隶制的婚姻制度。民主改革运动的胜利,最终消灭了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同时也废除了奴隶制的婚姻制度。随着凉山彝族社会跨世纪地跃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贯彻实施和先后经历好几次大的贯彻实施婚姻法和改革婚姻制度的运动,社会主义的婚姻制度得以确立和发展,反映社会主义婚姻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期,婚姻关系中出现了婚姻伦理取向混乱、家庭暴力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以爱情为基础、强化婚姻关系中义务与责任等正确的婚姻道德观,这对于构建家庭伦理关系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其本质的深刻性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形式,是最基本的生活单位,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受特定道德和法律约束的生活共同体,是社会生活有机体的细胞。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由群婚制、对偶婚制到文明时代的专偶婚制(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历史演进过程,深入探讨家庭这一历史演进过程,对我国当代的家庭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转型期,婚姻关系中出现了婚姻伦理取向混乱、家庭暴力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以爱情为基础、强化婚姻关系中义务与责任等正确的婚姻道德观,这对于构建家庭伦理关系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由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是人类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赖以确定的特殊社会组织形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众所周知,人人都要在一定的家庭中生活,或与一定的家庭保持着联系。所以家庭生活是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三个回族大家庭为典型个案,将辛亥革命以来近百年划分为四个时期,以这四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为背景,分别考察了各个时期北京不同职业的回族人家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从婚姻中的民族因素、婚姻形式、家庭类型、居住形式、家庭内部各种关系的变化等方面,具体反映都市回族在择偶观、婚姻习俗、家庭结构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并分析探讨了都市回族婚姻家庭发生变化的因为.从透视回族现代婚姻家庭的走向,探讨回族发展变化的轨迹,反映回族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综述中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育行为与婚姻发展关系的三个假设1)孩子更多地发挥父母婚姻关系稳定器的功能;2)孩子不仅直接作用于父母婚姻关系,而且还产生间接影响;3)孩子对父母婚姻的影响程度还取决于父母本身的社会经济特征.分析结果基本上支持这些理论假设.同时还发现,与西方一样,生育男孩和多子女具有更大的稳定婚姻关系的作用;在高知和高职业家庭,孩子对婚姻质量的负面影响明显加大,而在高收入家庭,孩子维系父母婚姻的作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1.
婚姻作为构建社会关系的机制,直接影响到社会良性发展问题。彝族人的婚姻关系也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目前彝族婚姻观念变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择偶标准由民族、等级和家族势力为首选向经济、相貌和个人能力等为首选转变;择偶目的由生育向生活幸福转变;婚姻礼金观念由传统礼俗交换向现代商业交换的转变。这些婚姻观念变迁对彝区社会治理带来新的影响趋势,出现了正负两面影响。应该以"社会良性发展"为原则加以管理和引导,即从法律、文化观念和社会关系等角度加以控制和调适,使婚姻关系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成为促进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要素,良好的婚姻关系对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婚姻关系是人类生命得以延续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婚姻关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然而,在生活中,第三者破坏他人婚姻的事件屡见不鲜,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排除了第三者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可能性,因而在多数情况下第三者破坏他人婚姻不用承担责任。这条规定不但不利于保护婚姻关系的稳定,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情杀、仇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增多等。对于破坏他人婚姻的第三者责任,在立法上应予以明确规定,以更好地保护婚姻关系、稳固家庭。  相似文献   

13.
汉晋时期,以鄯善为主包括且末、精绝等国在内的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正处在家长奴隶制阶段。一个社会的形成取决于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婚姻与家庭形态的变化同样也是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密切有关的。一定的婚姻家庭形态,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反映。马克思在致巴·瓦·安年柯夫的信中说:“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  相似文献   

14.
婚姻关系是人类生命得以延续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婚姻关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然而,在生活中,第三者破坏他人婚姻的事件屡见不鲜,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排除了第三者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可能性,因而在多数情况下第三者破坏他人婚姻不用承担责任。这条规定不但不利于保护婚姻关系的稳定,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情杀、仇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增多等。对于破坏他人婚姻的第三者责任,在立法上应予以明确规定,以更好地保护婚姻关系、稳固家庭。  相似文献   

15.
(一) 众所周知,婚姻和家庭史的研究对整个原始社会史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当时社会组织、生产关系的发展,直接反映在婚姻形态和家庭形式的依次更替上。我们认为,原始社会中婚姻形态和家庭形式的演化关系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被喻为组成大社会的细胞、引渡个人进入社会的桥梁。恩格斯曾引用摩尔根的话:“家庭一定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它是社会制度的产物,它将反映社会制度的发展状况。”来阐述家庭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因此,研究当今家庭的职能、形式、结构、人员以及与家庭相联系的道德观念,有助于我们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去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了解今天的生产方式与经济水平,从中发现时代的特征,把握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有一定婚姻和血缘关系,并共同生活、有紧密经济联系的人类社会组织形式。它在人类社会发展长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今社会主义社会,家庭仍然是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不可替代的场所,是社会的重要细胞。在社会主义家庭关系中,多数情况下,老年人不仅是家庭精神生活的支柱,而且是家庭经济生活的支柱。  相似文献   

18.
契约婚姻已经成为当下社会一种流行的观念,然而婚姻和契约有本质的区别,婚姻并非契约。通过分析和比较黑格尔关于契约和婚姻的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到两者处于意志自由的不同实现阶段,后者是对前者的扬弃。契约的缔结出于任意性,而婚姻则从实体出发,是对任意性的扬弃。契约中的共同意志相对于婚姻中的普遍意志而言只是特殊形态的特殊意志。契约的客体只是外在物,而婚姻的客体则是伦理实体。这决定了契约关系是人际关系,而婚姻关系是伦理关系。契约婚姻是对婚姻伦理实体的消解,是没有精神的。这一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婚姻的伦理本质,有助于维护婚姻关系和家庭的稳定,并增强家庭成员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 ,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在社会生产方式中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它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动的过程之中。先进的生产力替代落后的生产力 ,落后的生产力让位于先进的生产力 ,如此循环往复 ,进而带动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带动上层建筑的变化 ,以至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 ,最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也就会建立起什么样的社会。“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相似文献   

20.
离婚是指配偶在生存期间,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它是除配偶死亡或宣告死亡之外较为经常地终止婚姻关系的形式。古今中外的立法者都根据各自不同的经济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等,制定出相应的离婚理由以决定什么样的婚姻可以离异或必须离异,而不再赋予其婚姻的效力。所以说,法定离婚理由是离婚制度的核心,它反映了立法者对离婚的基本立场和观点,表明了离婚立法的进步或落后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