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条为了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本条例规定,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第三条国务院民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第四条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提…  相似文献   

2.
农村五保供养是我国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查我国农村五保供养法律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着重分析农村五保供养从政策性规定到法律规范的演变过程,指出目前我国农村五保供养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和完善五保供养法律体系、界定五保对象、保证五保经费等若干完善我国五保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回顾和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6年我国建立了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一直到2006年新《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颁布,总体上经历了集体保障和国家保障两个阶段的制度变迁。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是政策运行最为连贯、效果最为显著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一。对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并提出若干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运用新制度主义制度嵌入性的视角分析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变迁的机理和过程后认为,制度环境是影响、促进五保供养制度运作与变迁的主导性变量。具体而言,中国农村基本的经济制度、政治与社会管理制度以及国家在农村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上的价值取向是五保供养制度所嵌入的最重要的制度环境,这一制度环境也是影响五保制度变迁的最关键变量。随着五保供养所嵌入的制度环境的不断变迁,五保供养制度也实现了从社区救助向国家救助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五保"老人供养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五保”老人供养在税费改革后由于五保融资层次较低,农村社区建设和供养制度改革滞后等原因,致使“五保”老人供养应保未保率上升、五保内容不全、供养标准下降。因此强化政府责任,提高融资层次,完善相应制度,加强社区服务就成为摆脱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务院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去年,山西省组织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一次性调查工作。各市、县(市、区,下同)结合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新制订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的管理,切实保障全省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实现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视域看,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结构受到宏观历史情境、变量及其他政策序列、行为主体博弈互动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历史变迁具有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的特性,存在关键节点并呈现为断裂平衡的过程。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应打破"历史否决点"并适应新的制度环境,不断推动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详细分析了徐州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农村存在"五保"供养水平偏低、集中供养率低,分散供养效果不佳,"五保"老人就医难,敬老院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并提出实行以"户院挂钩"供养为补充的"五保"供养方式,为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建立结对"关心网"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农村五保对象的正常生活,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国务院于1994年1月23日发布并开始施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相似文献   

10.
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记者从安徽省民政厅获悉,该省贯彻落实新条例目前有四大动作:正着手起草“安徽省贯彻《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实施意见”;决定从今年起,用五年时间整体规划建设5000个“五保老人之家”;开展五保供养新模式试点;争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安徽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处负责人介绍,截至2005年底,全省已纳入五保供养的有45.7万人,其中在敬老院集中供养的有3.6万人,在“五保老人之家”集中居住的有1.27万人。全省建有农村敬老院1635所,集中供养的年人均供养标准为170…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会救助不仅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政策性举措,而且是改善农村民生、维护社会公平的基础性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农村社会救助政策先后经历了探索阶段、缓滞阶段、改革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已形成较为科学完备的政策体系,并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即政策顶层设计从粗犷走向精细、政策实施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政策目标从生存型走向发展型、政策格局从城乡二元分割走向城乡一体化。中国农村社会救助政策运行取得的主要成就在于:实现了政策制定理念与时俱进、促进了新旧政策整体转型、维护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救助机制不断完善;从中概括的基本经验有:坚持救助政策与经济体制相适应、注重救助主体多元化、突出救助政策综合性、强调“输血”与“造血”并举。从现实出发,农村社会救助政策运行中存在着救助资源短缺、相关法律欠缺、基层力量薄弱、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迫切需要稳定救助资源供给、推进法制化进程、增强基层执行力、促进信息化建设,以不断提高农村社会救助成效,保障困难农民共享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从多个维度而不是单一的收入维度来测量贫困和缓解贫困是学术界达成的一个重要共识。当前我国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少从制度构建上来关注除了收入贫困之外的其他贫困群体,这显然忽视了不同贫困类型群体间的差异性,难以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在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构中引入多维贫困视角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多维贫困理论及其衡量维度和指标对我国当前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提出构建我国农村多元化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民工留守家庭问题即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留守家属的身心健康问题及留守老人的健康养老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全社会在观念上高度重视,政策上更多支持,措施上有效落实,出路上发挥留守家庭成员自身力量,从而更好地凋动民工生产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切实解决留守家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切实推进社会和谐进步与健康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农村。民族地区的农村不仅被农村普遍面临的"三农"问题所困扰,而且由于其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的特殊性,成为"三农"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地方。因此,解决民族地区的"三农"问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民族团结、防止民族分裂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转型加速,多民族聚居地区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变迁,农村社会问题呈现频发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使多民族聚居地区农村中的社区利益纠纷协调机制的结构性、社会管理的主体参与、社区硬性管理与软性管理的衔接、各民族发展差距扩大化等问题不断出现。而传统社会管理方式难以为继,亟需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完善农村社区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多民族社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管理多元化主体参与机制;实行社区管理中软硬性管理的整合;优化资源,才能真正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养老模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政府在这一过程担当了主要推动角色。目前学界对于政府主导型农村互助养老及其产生原因与实践框架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政府主导型互助养老的衍生呈现出自身的逻辑理路,以X县的典型个案为例,在实践中表现为目标取向多维、主体多元参与、结构多层次的实践框架。为有效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家庭功能式微、社会经济转型等多重因素造成的农村养老困境,应科学界定政府在农村互助养老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面向老年人需求的互助养老政策体系、加大政府主导型农村互助养老供给机制创新,丰富政府主导型互助养老的服务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与并轨走在全国前列,苏南、苏中、苏北业已发展成独特的模式。以目前观之,受政策、需求、基金等因素影响,省内城乡社会保障衔接与并轨在管理模式、基金统筹、待遇给付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要以整合的管理部门、全责明晰的基金运作与灵活的保障项目等方式,加快推进城乡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及其他福利方面的衔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真正并轨。  相似文献   

18.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对于缓解贫困群众就医难,实现病有所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和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救助制度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政策导向偏差、救助对象覆盖不全面、资金筹集机制单一、起付线和救助上限的设置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医疗救助制度应该从取消各种不合理限制,拓宽筹资渠道,实现医疗救助管理独立化和加快医疗救助法制建设等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9.
以社会救助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为切入点,探讨以横向公平作为社会救助均等化衡量标准的依据。基于中国城乡社会救助资源分配的非均衡性,分析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与政府财政责任的关系机理,并依循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思路,提出调整和完善公共财政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治,乡治需要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向来是观察和研究中国乡村社会嬗变的重要参照,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工具之一。由于社会环境的支持与集体认同心理的支撑、自治传统的发扬与治村能人的推动、国家法律的确认与村规民约的变革调适,内生化的村规民约具有保障基层民主与管理公共事务、促进团结互助与推进移风易俗、维护乡村治安与调节民间纠纷等积极作用。然而,就村规民约的现实而言,还存在着被夸大的民主与规范的表象、被忽略的权威性弱化的困境、被异质化的主体——村民的流失等问题。加强新时代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需要加强引导创新,开创乡村"自治"村约;坚持党建引领和在法治框架下创制"法治"村约;强化道德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德治"村约,全面发挥村规民约在促成乡村"三治"格局中的作用,推进我国乡村地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促进基层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