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立鹏  薛璐璐  范航 《民族学刊》2023,14(4):1-10, 134
民族交融作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键一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学界鲜有关于个体民族交融态度如何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学实证研究。本文采用《民族交融态度量表》《中华民族认同量表》《心理距离量表》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682名参与者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民族交融态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即积极的民族交融态度有利于提高个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水平。同时,中华民族认同和心理距离在民族交融态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基于此提出“保障民族交融政策有序落实,培育积极民族交融态度;正确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打造中华民族认同社会共识;充分挖掘与宣传历史记忆,重视隐喻对心理距离的作用;积极探索个体心理发展规律,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等建议,以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心理学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2.
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公共记忆,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分析相关个案,阐述了从个体记忆到各民族集体记忆与各民族共同体认同,再到现代中国社会的公共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路径与机制。从公共记忆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形成过程与机制,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和中国的民族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梳理了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迹,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共同体早已存在;“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是古代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近代中国人民在抵御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从自在的民族实体转变为自觉的民族实体。回溯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过程,有助于从历史观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汇聚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构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花儿”是甘青宁地区多民族共创共有共享的民歌符号,充分体现了甘青宁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对于“花儿”这一西北多民族共有文化符号的解读,既是从文化本位的角度对于西北花儿的本质属性进行正本清源,更能从经验案例中提供一个各民族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交往交流交融的地方知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必要的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5.
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是党和国家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提出的重大创新举措,是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实践形式,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又促进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本文以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这一多民族聚居区为例,厘清大河家镇各民族互嵌式格局的历史演进,阐明大河家镇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生活范本。  相似文献   

6.
全面抗战爆发后,广大知识分子有关中华民族的话语表述和历史书写随着国家危亡局势的加重而不断深入。20世纪40年代初,李文实考入齐鲁大学,跟随顾颉刚在内地求学,深刻感受到“青海、西北、国家”互动中地方关系的重要性,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西北民族历史地理及民俗语言的考证研究,撰写了汉朝与匈奴、唐朝与吐蕃民族互动交融的相关文章,亦对吐谷浑的历史源流进行了考证。20世纪80年代,在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思想的影响下,李文实进一步研究西北地区汉族、藏族、土族、撒拉族、回族等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而在《藏族源流与汉藏关系》一文中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认为支撑此思想的两个前提为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从而提升了西北民族史研究的理论创新高度。李文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不仅对处理当今西北社会的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亦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坤  蒋婷婷 《民族学刊》2022,13(12):32-40, 149
中华民族共同体表达了中国各民族共命运性的联系,彰显了中华民族整体性发展的新境界。民族创造文化,文化凝聚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作用下逐渐生成与发展,经历了从民族自在实体到民族自觉共同体的历史变迁。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交往交融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孕育了丰富的文化意涵:中华文化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凝结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文化源泉;文化认同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决定民族发展的长远和根本,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文化基石;“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格局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特质,彰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包容性与生命力。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生成进路与文化发展意涵,确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文化遵循与实践方向,对于充分释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系理性以主体间关系为尺度和根据来理解人的存在意义,强调相互承认、相互尊重、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实现了对客观理性和主观理性的扬弃和超越,可以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并指导民族工作实践提供新视角。从话语表述、关系性质和关系范围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关系理性在当代的具体展开和自觉表现。在关系理性视角下,通过创造各民族共享物质田园、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担当,只有中华各民族广泛动员,拧成一股绳,汇聚起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才能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理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努力,奋力争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从回族的地理分布、历史基础、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和政治认同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深入总结回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一切积极因素,意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民族团结,使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助于回族和各民族一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作和传承了类别丰富、形态多样的多民族民间文艺。多民族民间文艺诞生、传承于和谐的家园共同体中,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表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是中国多民族民间文艺学建设的方向。中国多民族民间文艺将守信修睦、情同手足、彼此交融、血脉相连作为价值理念,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与体现。从多民族历史实践和生活现实的视角审视多民族民间文艺,萃取多民族国家认同资源,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延中 《民族研究》2022,(1):1-13+143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5个问题: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科学内涵,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的共同体理念,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要任务,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工作,切实提高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马率帅  李良品 《民族学刊》2021,12(3):21-28, 96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重要聚居区,其“边地”的文化属性具有典型的征候意义。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等长时段纵向讨论该地区的“边地”内涵,借由“边地”相关理论并围绕这一地区的“边地”历史、“一体化”进程与策略、“一体化”格局与状态等方面探究乌江流域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能为“各民族共创中华”等主题提供参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乌江流域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以及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从“自为”“自在”实体走向“自立自强”实体并且凝聚力、向心力日益增强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杜莉  王胜鹏 《民族学刊》2022,13(12):127-133, 159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上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互鉴发展,形成了唇齿相连、难以分离的多元一体格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元明清是中国多民族大交流、大交融的重要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交流交融十分频繁,具有双向互动、双层兼备、互鉴创新的特点,相互间传播、吸收与借鉴,既涉及食材、饮食品种等物质文化层次,也涉及饮食习俗、制度与饮食思想等非物质文化层次。同时,它们的交流交融具有双重作用,既是各民族饮食文化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蓬勃发展的助推剂,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国饮食文化走向辉煌,也从饮食文化这一独特领域有力地助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牢固与壮大。  相似文献   

14.
赵刚  于鹏飞 《民族学刊》2022,13(7):8-15, 138
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研究中华民族问题时不能回避的两个概念。当前学界在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时出现了忽视中华民族认同问题,强调的“共同性”是指56个民族之间的共同性,把中华民族作为56个民族的总称,甚至否认中华民族是民族实体。中华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底与主干,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体现着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归属与赞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建构科学的中华民族观,并在社会生活中传播中华民族知识,同时,要依据中华民族的结构、历史、文化等民族特点来构建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及其先民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交融互动,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国数千年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给当今中国和人类世界留下丰厚的遗产和启示。认真总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经验,对于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共同体”是一种以共同关系为纽带联结形成的关系性存在,体现为相关人群和睦相处、平等互助、凝聚彼此的内生情感关系,其核心构成要素是关系理性、价值共识和情感归属。交往交流交融的本质是推动各民族开展社会交往、文化交流和情感交融,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本质与“共同体”的核心构成要素具有内在的逻辑自洽关系,体现在:社会交往培植关系理性、文化交流增进价值共识、情感交融厚植情感归属。坚持从关系维度、价值维度和情感维度三个层面协调推进、有机统一,对于增进共同性、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郝亚明  秦玉莹 《民族学刊》2022,13(7):1-7, 137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这一重要论断指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方向,显化并增进中华民族内部的共同性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从以往民族政策内容来看,各民族的共同性包含“两个共同”的共享利益、“三个离不开”的共生关系、“四个共同”的共有历史、“五个认同”的共享价值。四方面的共同性不仅揭示了各民族作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历史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的内在关系,也在发挥着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凝聚民族团结关系、树立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和正确价值观念引导的重要功能。在未来民族工作中,要通过系牢各民族的利益纽带、命运纽带、记忆纽带和价值纽带,深化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共生关系、共有记忆和共享价值,以此不断铸牢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的物质属性和精神文化属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内在一致性,其经济、文化和教育功能,通过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作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应重点从健全红色文化与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动模式以及红色文化的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三方面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充分发挥红色基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根铸魂作用,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征程的历史凝结,补钙壮骨,通今溯源,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严密的耦合逻辑。在政治上,红色文化有利于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前提;在经济上,红色文化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族互惠指向,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在文化上,红色文化标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国底色,聚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动力;在社会上,红色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认知;在生态上,红色文化有助于建立人与自然交响协奏的生命共同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生态底线。  相似文献   

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五通"——心通、情通、语通、文通、政通。民心相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本,感物入心、及物归心、物感物觉是民心相通的根据。情感是人类的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各民族情感交融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心相通离不开语言互通,少数民族在学好自己母语的同时,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做到"两全其美",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条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生的地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来自"满天星斗"的文明源流,辨析和研究这种包容、交融、互联的复杂性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处理好民族事务,解决好民族问题,政治道路、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是关键,新中国创建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确保"政通族和"的重中之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