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杨胜慧  郭未  陈卫 《南方人口》2012,27(6):31-40
基于2005年"小普查"及2010年"六普"汇总数据,本文利用生命表技术及Sullivan法,分析了男性与女性老年人口预期寿命、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差异的变化。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提高,预期寿命与自理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均呈缩减趋势;5年间,老年人口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在低龄阶段有略微的扩张趋势,而自理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则在各年龄均呈扩张趋势;男性老年人口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始终高于女性,而且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的是,5年间老年人口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且女性该比重的上升幅度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8~2018年4期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以“有配偶”和“无配偶”作为两种基本婚姻状况,利用插值马尔科夫链方法,测算65~99岁老年人口不同健康状态间的转移概率、平均预期寿命、健康预期寿命及其占余寿比重,并预测其2016~2030年的失能率。结果显示,无配偶老年人口失能-健康转移概率、平均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均低于有配偶者,但健康预期寿命占余寿比重较高;女性老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较长,但健康预期寿命占余寿比重较低,队列失能率较高;2016~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率呈上升态势,在2026年前后将达到稳定状态;无配偶、高龄和女性老年人口是未来失能的高危人群。可见,婚姻状况会对老年人口的健康预期寿命产生重要影响,有配偶对老年人口健康维持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随着空巢老人比重的持续上升,老年人在空巢状态度过的时间也在不断延长.文章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 2011、2013年的数据和多状态生命表法,估计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和空巢预期寿命,及其性别、城乡和受教育程度差异.结果表明,中国老年人整个老年期中超过一半的余寿都处在空巢状态;女性老年人的空巢预期寿命高于男性老年人;农村老年人的空巢预期寿命高于城市老年人;而受教育水平越高,老年人空巢预期寿命也越长.另外,老年人的空巢预期寿命与他们当前所处居住状态有很大关系,当前处在空巢状态的老年人的空巢预期寿命及其占余寿比重都远远高于处于非空巢状态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4.
1994~2004年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杜鹏  李强 《人口研究》2006,30(5):9-16
本文应用2004年和1994年国家统计局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中有关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数据,采用Sullivan法对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进行了分析,并且比较了1994年到2004年生活自理预期寿命的变化。研究发现,2004年中国男性老年人平均有1.5年生活不能自理,女性老年人平均为2.5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也在逐渐下降。女性老年人的预期寿命比男性高,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在60~80岁也高于男性,但是85岁及以上女性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低于男性,而且女性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在整个老年阶段均低于男性老年人。从10年间的变化看,中国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自理预期寿命都有所增长,但是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在余寿中的比重反而下降了,而且随年龄的增长,下降得也越来越快,男性和女性均呈现同样的态势。就平均水平而言,健康状况改善的程度低于寿命的延长,高龄女性老年人在这个方面尤其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5.
《人口学刊》2015,(6):37-44
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和教育扩张,我国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劳动参与率的下降意味着工作年限或工作预期寿命的缩短。为了分析我国人口劳动参与率和工作预期寿命的变化,本文利用人口普查数据编制2000年和2010年我国人口的工作生命表。计算结果表明,2000年和2010年我国人口0岁的平均工作预期寿命分别为39.5年和38.1年;15岁的工作预期寿命分别为40.8年和38.9年。分性别计算的工作生命表显示,男性的工作预期寿命都高于40岁,而女性的工作预期寿命都低于40岁。男性的平均预期工作寿命比女性高6年多。死亡率下降对于工作预期寿命的下降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口学刊》2019,(1):101-112
老年人口失能水平对健康预期寿命的测算具有重要影响,而不同数据来源的老年人口失能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以经过模型生命表调整的2015年1%人口抽样数据所计算的生命表为基础,以2010年人口普查、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2015年CHARLS数据和2014年CLHLS数据为资料来源,探讨老年人口分年龄失能状况及其对健康预期寿命测算结果的影响。老年人失能率较大程度地影响着健康预期寿命及其性别年龄模式。无论是失能的主观评价指标还是客观评价指标,不同数据来源的高龄老人失能率差别较大;CHARLS数据中高龄老人失能率偏倚原因可能产生于调查过程中的系统误差,而非样本规模较小;CLHLS和CHARLS中的问卷访题设计也是影响失能程度判别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理论和应用层面上探讨我国老年人口特别是高龄老人失能水平的差异及其原因,逐步形成共识是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对我国老年人口界定标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历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分析了60岁及65岁两个界定口径下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及比重的变动情况;利用预期寿命及健康状况的数据,分析了60岁及65岁两个年龄节点时的余寿及占出生预期寿命的比重及健康预期寿命.本文认为,由于相对预期寿命及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所以我国老年人口的界定标准需要做出调整,要从主观上改变人们对"老年"的界定标准,而不是被动地"延长退休时间"以增加劳动力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以1981年的中国人口生命表为模型生命表对2010年的人口按龄死亡模式进行修正,测算2010年的中国人口预期寿命,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以及性别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2010年中国人口的死亡率下降至5.58‰;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5岁,其中男性的预期寿命超过73岁,女性预期寿命为78岁;近10年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幅超过4岁,高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期。然而,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婴幼儿和老年人口存在严重的死亡漏报,现有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制度因素的制约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提高提出了巨大挑战。偏高的女婴死亡率虽然较2000年有所改善,但依旧存在,对女性的社会歧视仍在威胁中国的人口安全。  相似文献   

9.
袁城 《西北人口》2010,31(2):67-70,74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不断增长,中国人口的总体健康水平。特别是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将会发生新的变化。中国老年人口的健康预期寿命是在增长还是在缩短?老年人口的健康预期寿命在总预期寿命中的比例是在增大还是在缩小?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合理地制定老龄政策至关重要。本文尝试应用国际上最为流行的Sullivan方法回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比较同时期和同预期寿命下中国与人类死亡率数据库中发达国家预期寿命增长速度的差异,分析2000-2019年中国预期寿命的变化趋势。同时,本文还研究了中国城乡之间和三大区域之间预期寿命增速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9年中国男性出生预期寿命增速由远高于发达国家逐渐下降到接近其增速,女性增速虽然也经历大幅下降但目前相对发达国家仍较快;中国男性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增速与发达国家相近,中国女性老年人口增速持续高于发达国家。未来中国预期寿命增速在短期内取决于儿童和成人、长期决定于老年人口死亡率改善对预期寿命增长贡献的大小。从城乡和三大区域来看,2000-2019年乡村预期寿命增速快于城市,城乡预期寿命差距持续减小;西部地区增速先快后慢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地区之间预期寿命差距呈先减小后缓慢扩大的趋势。西部地区全年龄死亡率的改善对提高全国预期寿命和减小地区之间预期寿命差距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预期寿命增长、年龄结构改变与我国国民储蓄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和人均预期寿命逐步增长是目前我国人口发展的两个典型特征,而年龄阶段不同,个人的收入、消费与储蓄行为也不同。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在选定相关分析指标的基础上,文章使用我国省际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增长和年龄结构改变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分析结论表明,人口预期寿命增长提高了我国国民储蓄率;不考虑时间效应时,幼年人口负担比提高会减少国民储蓄率,而老年人口负担比提高会增加国民储蓄率;在考虑时间效应时,幼年人口负担比提高会增加国民储蓄率,而老年人口负担比提高会减少国民储蓄率。对此,文章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通过使用多种估计方法,我们发现所得到的结论是基本稳健的。  相似文献   

12.
健康预期寿命是反映人群健康长寿的重要指标,健康预期寿命差异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健康不平等状况。利用多状态生命表分析了中国老年人口健康预期寿命在过去十余年间的趋势与变动,并通过夏普利值分解法测算了人口社会学等11类因素对老年人口健康预期寿命差异的具体贡献值。得到以下四项重要研究结论:第一,从2005年到2018年,中国老年人口健康预期寿命差异的程度略有增加,女性、农村群体相比对应群体差距始终较高;泰尔指数分解发现,组内不平等(而非组间不平等)是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口健康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呈现出高龄老人缩小而低龄老人扩大的趋势。第二,婚姻状况是健康预期寿命变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影响程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反之,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在逐年上升;进一步将11类影响因素归类后发现:"个体特征"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和"行为因素"的重要性次之,"环境因素"的影响最小。第三,上述影响因素对中国老年人口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城乡、分性别后依然呈现出相同的特征。最后,各因素在不同城乡、性别、婚姻状态的群体中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杨玲  汪然 《南方人口》2023,(2):25-38
本文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02-2018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婚姻状态对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基础回归结果显示:有配偶的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比没有配偶的老年人要长,其健康预期寿命的比重也显著高于没有配偶的老年人;细分老年人的婚姻状态、进一步考虑老年人上一期的健康水平及婚姻状态后,丧偶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最短;与家人一同居住、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高收入、没有医疗保险、患有慢性病、患重病的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处于劣势地位。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态对女性、农村老年人的影响更大,农村女性老年人以及城镇男性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最短。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老年人个体的健康行为(吸烟、饮酒)、社会参与和及时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是婚姻影响其健康预期寿命的渠道变量。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婚姻对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及占比的影响受其乐观态度的正向调节,受其孤独、焦虑以及自主性的负向调节。  相似文献   

14.
人口死亡水平的变动与趋势包含了与社会发展互为因果的潜在信息,对其进行挖掘可以为人口数量与素质、城市化与劳动就业、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参考。基于“五普”、“六普”的人口普查数据,文章利用模型生命表方法对福建省的人口死亡率进行了校正;宏观角度对比分析了2000年-2010年福建省人口死亡水平与模式变化,微观多角度剖析了设区市之间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的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结论为:一是福建省人口死亡率显著降低,人口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婴儿死亡漏报、错报问题明显减少;二是九个设区市之间的死亡模式存在地区差异,城市化水平、生育水平及社会卫生条件是差异产生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但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和公共医疗卫生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十二五时期"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的目标。本文在生命表数据基础上,通过计算平均预期寿命贡献率并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后得出:我国目前平均预期寿命虽然已高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但其绝对增速正逐渐放慢。而降低60~90岁年龄段老年人口死亡率、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缩小家庭规模、迁移有条件的离退休老人到低海拔地区养老是实现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目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人口的预期寿命和年龄死亡模式是评估人口健康水平、掌握人口发展规律的重要指标。人口普查为掌握年龄死亡模式的变动特点和人口预期寿命水平提供了基础数据,然而根据以往研究文献和对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人口普查所获得的死亡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报,需要对这一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和修正。为此,本文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死亡特点对布拉斯-罗吉特模型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其符合观察年份的死亡模式,获得模型参数,进而实现对2010-2020年死亡数据的校正评估。结果显示2020年人口普查获得的死亡数据中低龄组男性漏报率高于女性,0-9岁男性平均漏报率为75.33%,女性为57.69%,男婴死亡漏报率为85.08%,女婴死亡漏报率为77.80%;70-90岁高龄组死亡漏报率男性平均为22.55%,女性为20.75%,90岁及以上的死亡漏报比较低;老年阶段男性漏报率普遍高于女性。2010年婴儿死亡概率为21.15‰,2020年为8.80‰;2010年出生预期寿命为74.82岁,2020年为78.21岁,10年间预期寿命增长了3.39岁。通过比较分析发现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年龄死亡模式呈现“低龄降低,中龄平稳,中高龄先缓升后陡升,高龄略有回降”的变动态势。这表明进入老龄前期人口死亡概率降低带来一个虚弱累积的过程,达到一定年龄(70-80岁)后,老化速度就会加快虚弱累积的效应,带来更高年龄组失能或死亡概率的加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陈昊  陈岱云 《人口研究》2022,(3):117-128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由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男女两性人口寿命之间的差距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是44.54岁和44.58岁,男女之间只相差0.04岁,而到2010年,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是72.38岁和77.37岁,男女之间相差了4.99岁。百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男女之差也呈现出类似的变动趋势。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寿命差距的变动背后蕴含着人口发展的科学规律,即新中国的制度、法律、政策推动了男女平等观念的形成,进而促进了社会角色去性别化趋势的发展,同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女性人口,最终使得女性人口寿命随社会发展愈发延长。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应用直接法(寿命表法)和间接法(模型生命表法)对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两种方法计算结果表明:直接法计算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数值偏高,经过间接估算方法调整后,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3.65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地区差别非常大。我国应采取措施进一步缩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地区间差异,提高人口预期寿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未富先老"、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减弱及因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而引起的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问题,依据人均预期寿命、劳动者参加工作的初始年龄和不同类型劳动对人体体力要求的差异等,就从事不同类型劳动的退休年龄标准进行了延迟设计。然后以国际上自我养老负担系数的合理取值范围为标准,就延迟设计方案的自我养老负担系数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延迟设计方案的退休年龄标准在当前及未来较短时期比较适合我国国情。但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也要结合自我养老负担系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对退休年龄逐步调整,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因人口老龄化逐步加深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本文试图为我国调整退休年龄标准提出可供借鉴的依据,进而有效地解决我国因人口老龄化逐步加深而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Markov模型和多状态生命表方法,对中老年人无认知障碍预期寿命进行测量。研究结果显示,随年龄增长,中老年人无认知障碍预期寿命占平均预期寿命的比重不断降低,而认知障碍预期寿命占比不断升高,80岁及以上人口认知障碍预期寿命占比超过50%;相对于身体受损,中老年人认知障碍获得改善的概率较高,但仅限于状态逐级逆转,由重度障碍直接恢复至基本健康的概率较小;女性中老年人无认知障碍预期寿命占平均预期寿命的比重小于男性,其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持续时间的增加,且随时间推移认知障碍预期寿命占平均预期寿命比重的性别差异呈扩大趋势。研究结论为预防老年人认知障碍、建立完善的老年人护理服务体系和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