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不久前,上海市长韩正宣布,聘请包括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席克劳斯·托普夫、中国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和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著名环境专家担任市政府环保顾问。这应该是中国地方政府打造现代"智囊团"的又一次努力。智囊,历史上曾有过多种叫法,如门客、军师、谋士等等。智囊在古代军事及其他政治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学者认为,智囊团更多表现出“决策者附属的智囊组织”的意味,思想库则是定型化、规范化、独立化的研究咨询机构。 把中国传统的智囊团改造为思想库,正说明谋略的价值取决于科学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领导论丛     
《领导科学》2012,(19):40-41
古代智囊团与现代智库徐晓虎智库,又名思想库、脑库、思想工厂等,是以服务公共决策为目的,开展公共政策研究和咨询的专业化社会组织。智库的雏形智囊团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门客集团、东晋时期的清谈派、三国时期魏国和吴国的谋士群体。现代智库产生于20世纪初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思想性、开放性、战略性和创造性。于1948年成立的兰德公司是迄今为止最为著名的智库。  相似文献   

4.
<正>智囊在决策中有许多功能与作用。正如我们大家所知道的,智囊工作非常艰苦,而且很费脑力。我们必须充分地加以尊重。但是,在决策中智囊只能起辅助的作用,而不能越俎代庖。领导者必须用良好的判断力去作出决策,必须合理地正当地处理好与智囊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决策不断完善。端正看法,扶助和依靠智囊虽然智囊团和思想库给各种组织决策带来很大的效益,但有时也并不一定就能起到特别的作用。一些领导者认为自己部门从事的决策大都是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总活跃着一批独特的身影:他们或出世为政,位极人臣,或隐居为学,著作等身。大凡王朝鼎革或时代变迁之际,这群士人愈为当权者重视,其才华就流露得愈加酣畅。这个群体,习惯称之为“智囊”。所谓智囊,是指具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并辅佐在领导身边的知识分子,如“谋士”、“策士”、“师”、“幕僚”等。  相似文献   

6.
官渡之战,尽见曹操之“雄”。倘若细加 考察,“雄”就“雄”在他善于运用谋士的智囊。 在官渡之战的各个环节上,郭嘉、刘晔、荀彧、许攸等谋士先后起了作用。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先“从理论上巩固了曹操  相似文献   

7.
<正> “智囊”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言:“樗里子多智,秦人号曰智囊。”由此可见,“智囊”这个词最早可能是秦国人发明的。而秦国人素来有重视谋士的传统,这从李斯的千古名篇《谏逐客书》可以看出。正是秦国执政者本着“太山不让土壤,  相似文献   

8.
王敬瑞 《领导文萃》2012,(16):107-110
决策讲求"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决策者不是谋士,也不是智囊团,而是领导者。决策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能,不体现在"谋"上,而集中体现在"断"上。正确决策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点子公司”就是出谋划策之公司。出点子之人、出点子机构,古今中外早有之。古人称之为谋臣、谋士、智囊团等;今人称之为参谋、食脑人、点子公司、头脑公司等。“点子公司”作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出谋献计的实体出现则是在近代的事。当今世界最有名气的“点子公司”  相似文献   

10.
《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12月20日刊文“解密‘十一五’智囊团”,公布了国家“十一五”智囊团的37名智囊名单,其中有10位两院院士,有17位经济学者,还有多位政策研究者,但无1位人文学者。这份智囊名单的确定,虽然具有相当的合理陛,但鉴于“十一五”规划强调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所以名单中如果能有人文学者,也许具有更大的合理性。这份智囊名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存在的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即在参与国家发展和改革某些重大决策落实的思考和研究上,院士、经济学者和政策研究者掌握较多的话语权,而与院士、经济学者思考和研究方式不同并更注重人文关怀和人的发展的人文学者,以及与政策研究者思考和研究方式不同并更注重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学术研究者,相对而言掌握较少的话语权。联想到目前在国家发展和改革某些重大决策的思考和研究上,落实在口头上和文字上的空话套话和表面文章似乎不少,  相似文献   

11.
秘书一职,古已有之,大多与文牍、智囊、谋士相关.现在秘书的职责界定是"参与政务、处理事务、搞好服务"三个方面.要做好秘书工作,必须认识秘书工作的客观现实环境,弄清秘书工作的基本能力取向,从而切实履行好职责,充分发挥秘书工作的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建设与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2.
在曹操的众多智囊谋士中,郭嘉最年轻,而谋略最奇特,很受曹操的器重,誉为自己的“良臣奇佐”。他的智慧和谋略为曹操势力的发展和统一北方,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历史上的军事斗争、政治斗争艺术,留下了可供借鉴的、成功的“作品”,为古代智慧宝库增添了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13.
从本质上来说,决策就是一个思维过程。而决策者要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必须善于利用在他之外存在的思维能力。而智囊人物就是决策者的思维外脑,智囊团就是一种专门的思维机构。  相似文献   

14.
"示弱"艺术自古有之,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齐国孙膑的"减灶计"、赵国的"将相和"故事等,都是"示弱"艺术的杰作。如今,"示弱"剥离了政治争斗的外衣,成为一种管理艺术和生活艺术。当今时  相似文献   

15.
逸书《曾子》中说:"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善于用"师"的人,可以治理一个国家;善于用"友"的人,可以称霸一方;而喜欢用"徒"的人,终会自取灭亡.这句话道出了领导者用人的重要策略,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一、用师 师,原指古代的军师、谋士、策士等为人出谋划策的人,现在来说就是智囊.善用智囊可以突破自身专业知识和思维定式的限制,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从而使决策建立在可行可靠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孙子》把决策划分为上策、中策、下策,皆以投入和成效之比作为划分标准,并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的上上策标准.欲求得上策或上上策,善用师是其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孙膑练兵,以吴王的妃嫔为军,号令指挥给吴王看,不过其中有妃嫔玩笑视之,孙膑怒而斩之;此后妃嫔就不敢儿戏,慎重听命行事。 现代企业组织就是具体而微的军  相似文献   

17.
智囊     
献计划策常常有其机密性,有道是“运筹于帷幄之中”,智囊人物大抵是躲在幕后,如谢安机郗超所说的“入幕之宾”,智囊人物通常不很担任实际操作,俗  相似文献   

18.
田巧军 《决策探索》2008,(14):61-61
当今风行于全世界的智囊策划业,追根溯源且为全世界所公认的源头在中国.智囊策划源于军事幕僚的献计、献策,智囊策划机构仅限于为政治利益集团服务,后延伸至经济、文化等各个行业当中,积极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为统治阶级所重视.  相似文献   

19.
王子约 《领导文萃》2014,(24):79-81
正自中国经济改革伊始,政府财经决策的智囊们就在中南海的重大决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今天的财经智囊有何新特点呢?我们挑选了不同界别的6名人士作为代表,试图梳理中南海重要智囊的形成脉络。他们分别是:刘鹤、陈锡文、林毅夫、刘世锦、李扬、蔡昉。"副部级以上"学者虽然在学术和个人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高级智囊们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即他们分别在中央、政府、重要官方科研机构、重点学术机构担任主要职务。以前述6名人士为例,刘鹤现任中央  相似文献   

20.
政府决策对社会的影响是深刻的,为了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我们必须依靠科学的力量,把科学智囊机构的建议纳入到政府的决策过程中。一、科学与政府关系的三种模式众所周知,科学智囊机构的组织形式是影响决策效果的关键因素。然而,科学智囊机构的组织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更好地评价科学政府的关系,我们把“科学与政府关系”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科学真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