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问题对我国的经济整体安全极为重要。目前我国草原退化沙化的问题日趋严重,但治理的总方针至今不明确。我们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草原传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彻底扭转草原生态透支的问题,才有可能找到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应纳入法制轨道。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的法制平台,有利于实现规划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善规划实施的法律体系和推动我国转型期"局部法治化"的发展。在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过程中,法律保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确保规划确立的战略任务和目标的实现,应完善规划实施的法律体系,落实责任制,并建立规划实施协调机制、监督机制和纠纷处理机制,以及生态恢复和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三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牧区产业结构调整步履艰难,牧业增产不增收、牧区经济发展落后、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三牧"问题逐渐显露,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三牧"问题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牧区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关系到广大牧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问题,也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局.制定和调整解决西部民族地区"三牧"问题的政策措施,寻求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草原生态保护之间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植被恢复工程应考虑两方面的内容:景观绿化和生态绿化.实施景观绿化是因为长江三峡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景观绿化可促使三峡恢复过去曾有的原生植被美景,增强对游人的吸引力,促进库区旅游经济繁荣;实施生态绿化,是因为三峡两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态绿化可有效遏制生态恶化,促使库区生态良性循环,确保库区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三峡植被恢复成功  相似文献   

5.
在跨入崭新的 2 1世纪之际 ,如何协调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增加牧民收入是草原牧区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苏尼特右旗实施“围封转移”战略为解决这一世纪难题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内蒙古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和草场沙化引起了举国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此斥巨资治理,同时国内的游牧文化研究也出现了生态学上的转向。学界目前认识到:草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人(观念和制度)—草场—牲畜是草原生计不可分割且需要相互平衡的三要素。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变动,都会对系统整体产生影响,因此对草原生态的治理也应该贯彻整体论。今日内蒙古草原生态的变化只是问题的表征,它显示出草原生态的三要素构成的稳定框架或共存关系正在被打破。  相似文献   

7.
草原文明作为工业化之前的既有文明,曾恪守一套环境可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这些传统方式之上形成的生态价值观,是草原生态文明价值观赖以生成的源泉。本文致力于发掘草原文明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结合现有诸多生态文明的既有经验,以促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草原生态恢复和改善步伐,使草原踏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锡林浩特市生态移民搬迁前后收支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是通过转移生活在草地环境退化、沙化、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牧民到生活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达到生态环境恢复改善与移民生活水平提高双赢的目的.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对搬迁移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对生态移民搬迁前后收入结构、支出结构及收入水平的比较分析,明确了具体变化,并提出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代塞外生态环境退化的人为原因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外草原生态退化与清代及民国时期的移民开垦存在着深刻的因果关系。首先,以干旱环境为主的内蒙古草原,属于生态脆弱区,农进牧退本身就是生态失调的反映。其次,移民耕垦方法极其粗放,四处游耕,频频撩荒,这种掠夺式开垦加剧了土地沙化。特别是以挖甘草为主的药材"淘金潮",大面积毁灭宝贵的沙生植被,对草原生态的破坏更是致命性的。  相似文献   

10.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加强生态城市群建设.长沙、株洲、湘潭在建设生态城市中各自优势明显,但市民生态道德意识缺失,政府在如何协调建设城市群方面经验不足.应该进一步运用循环经济理念,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市民生态道德教育,着力建设好长株潭生态城市群.  相似文献   

11.
所谓限产保价,是指欧佩克为确保油价不下滑,而利用配额制度削减各成员国产量,从而降低石油供应量总额的战略.限产保价战略实施的成败受世界经济发展周期、国际能源市场和石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其对非欧佩克国家和内部成员间的协调能力以及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相比,2004年欧佩克限产保价战略的成功实施,正是其综合以上诸多有利背景因素科学制定战略战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定义和结构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哈肯协同学的役使原理和协调度定义,建立了"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应用此模型进行了实际案例研究和仿真运算,运用1996~2000年数据分析出我国"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度具有低起点、高增长的特点。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是促进"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3.
科尔沁沙地环境退化与可持续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量的野外调查和试验为依据 ,从环境演变动态、系统的观点出发 ,以不同的时空尺度相配置综合研究 ,阐明了科尔沁沙地土地沙化发生的原因以及地质过程、历史和现代过程 ;人类的物质文化行为在环境退化中的作用 ;提出在弹性限度内有效遏制环境熵增的对策 ,建立合理的资源、开发、环境动态协调机制 ;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相同步 ,建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时期,是贵州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与"十五"计划相比,"十一五"计划更注重体现以人为本和经济与社会、城区与郊区、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发展行为既表现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又表现为现代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管理的实施主体,应该是两者有机统一体--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微观主体.可持续企业即绿色企业正是这种有机统一体的实现形态,是实现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形态和必然选择.不言而喻,21世纪现代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绿色转变的目标模式,就是把现代企业建设成为绿色企业.  相似文献   

15.
大庆市生态环境整治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市随着石油开采与石油化工的生产规模扩大,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草原退化,动物绝迹,水面积日益减少,土地沙化、盐碱化严重。为保护大庆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市,保障大庆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本文就大庆市的生态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草原生态补偿制度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甘肃省相继实施了国家的退耕还草工程、退牧还草工程以及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并制定了诸多与此有关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文件,包括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规定。在实施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中,甘肃省建立了与各个政策工程体制框架相应的运行机制。这些规范性文件和体制机制的保障,使得甘肃省草原生态补偿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制度层面,甘肃省草原生态补偿有关的政策法规还存在诸多不足,这些不足亟待从制度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由农业生态受益者对农业生态保护者支付现金、农业技术、农业基础设施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补偿,称之为农业生态补偿.农民权益的保护是农业生态补偿的具体目标之一.目前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还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在补偿方式、成果转化、监管制度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农民的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我国应充分借鉴国外农业生态补偿的经验,丰富"内涵型"生态补偿方式、全面实现成果转化、完善监管制度,充分保护农民权益,进而更全面得发展农业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生态文学与生态美学研究界,存在着有关“生态”“环境”孰优孰劣的辨析与争论.从生态语言学批评的角度对这种辨析与争论进行梳理分析,可以发现“生态”优于“环境”一词的原因,以及对“环境”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批评的诸种可能.当今的“生态”与“环境”之辨对于生态话语构建和生态观念确立有着重要作用.生态语言学批评作为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一种主要范式,它通过对语言系统和语言运用中的生态或非生态因素的批评分析,为语言的深生态化进程,并最终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或解决做出努力.生态语言学批评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批判考察语言词汇系统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因此可以为我们分析当今的“生态”与“环境”之辨,为我们反思生态文学、美学理论话语自身的生态或非生态特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寺庙音乐的探究,是廓清以寺庙为单位的音乐文化“元系统”构成状态的必要环节.寺庙音乐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记载了区域人类宗教社会实践的历史和现状,更重要的是在佛教文化“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成果,被寺庙文化生态循环系统悄然吸纳,并在寺庙文化生态循环中得以继承、得以改造、得以保护,长久储存至今,等待勤耕于民族文化园地的人们去发现、去挖掘,拂去历史的尘埃,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作用于区域人类时代文化发展的需求,作用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塑.  相似文献   

20.
草原的可利用价值体现在生态功能、环境价值和旅游价值等诸多方面。吉林西部的天然草场是我国的优质草场之一,并且在研究发掘并利用草原的多种价值方面具有典型性。解决吉林西部草原存在的问题,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发掘并利用草原的各方面价值将为吉林西部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的双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