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是消灭剥削,但并不等于消灭了剥削,而是存在着需要消灭的剥削,其中某些剥削的存在是有其必要性的。针对社会主义国家中存在着不平等现象,罗默提出了社会必要剥削理论,其理论尽管有不妥之处,但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剥削问题,科学确立社会必要剥削和社会不必要剥削的界限,最终消灭一切剥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德国哲学家韩炳哲将马克思的剥削理论理解为一种“他者剥削”即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并对此加以否定,从而提出了一种数字化时代“自我剥削”的新剥削理论。这种“自我剥削”实质上是一种沉湎于“自我实现”幻象中的新异化,其深刻呈现出数字化时代资本主义从“使人活”到“使人自愿活”的全新变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自我剥削理论的基础性论点,即新自由主义体系中工人阶级的消失使得身处其中的主体无法联合为无产阶级进行反抗,实质上犯了一种经验主义的错误。所谓自我剥削,实质上仍然是马克思语境中的剩余价值剥削。韩炳哲的根本错误在于陷入了一种“资产阶级眼界”,停留于观念层面的认识。理解马克思剩余价值剥削理论的关键并不在于他者剥削还是自我剥削,而在于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抵达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罗默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从博弈论的角度提出的"一般剥削理论",既是对马克思经典剥削理论的一个挑战,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这个问题作出的新思考,但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既有对马克思理论的误视,也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剥削”概念是透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要切入点。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剥削方式由强制性的“你应当”转换为激励式的“你能够”,原本被动的“他者剥削”逐渐过渡为主体主动的“自我剥削”。此时,剥削者与被剥削者合二为一,“绩效劳动”以更为隐蔽和深刻的方式成为“异化劳动”在当代的新型变体。“自我剥削”的深层根源在于,资本将它的增殖欲望转化为主体自身的欲望,并通过强制的“进步力量”和“竞争逻辑”极尽对主体潜能的挖掘与利用。在数字资本的宰制下,人的“自我异化”以“自我实现”的面貌呈现,“自我剥削”的本质仍然是“他者剥削”。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了人们关于剥削本质的片面理解的基础上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的分析 ,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抽象概括了剥削的本质 ,即剥削就是通过超经济的或经济的单向度的强制支配力占有他人无偿劳动或强占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 ;根据这一对剥削本质的内涵界定 ,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剥削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承认还是否认资本剥削现象存在,批判还是粉饰资本剥削行为,永远是一个事关马克思主义根本宗旨的原则问题.本文在"雇佣劳动未必导致剥削"立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在市场经济中消除剥削的必要性与正义性,指出,消除资本剥削"合目的"合规律""合规范".这从理论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娃"社"的问题.消除剥削,将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名副其实.本文对当下如何消除对农民工的剥削问题,也做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原创的"超质劳动"概念,揭开了雇佣劳动中非剥削盈利的"秘密":雇工在工厂中从事的是协同协作的"超质劳动",它所增创的价值可以使雇主与雇工双赢.这一研究说明,尽管雇佣劳动在现实中往往存在剥削,但资本却是可以非剥削盈利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雇工有功,剥削有罪."这对于我们一面发展市场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家正当经营,一面旗帜鲜明地反对剥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也因此迈出了破解劳动价值论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8.
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式,平台资本主义利用数据生产资料进行资本增殖,数据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劳动过程的核心。资本的平台化,使生产主体逐渐完全依赖平台生产,同时依赖平台生活,从而造成主体生产劳动与日常生活的相互交织。平台的资本化,一方面使生产劳动突破了固有的时间结构,造成资本对主体闲暇时间的剥削,无酬的数据生产劳动充斥主体的日常生活全过程;另一方面,在产业转型与行业竞争的双重作用下,平台资本主义加速了新的生产劳动形式生成,主体为维护在平台中的声誉,必须被迫从事“情绪劳动”,接受资本的情绪剥削,并逐渐成为“情绪怪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平台的开放性与“自由”性并未改变其服务于资本剥削的本性,反而使这种剥削愈发强烈。在资本的宰制下,平台成为资本控制、监视、剥削主体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9.
剥削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和经济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国际接轨的对外开放政策及私有观念的长期存在,使剥削现象具备了存在的条件和理由。正视现阶段的剥削现象,特别是认识到剥削现象的长期性、剥削性质的非对抗性及剥削范围和程度的可控性,并通过正确的政策和完善的法制,引导其合法的正面效应,限制其负面效应,有利于协调多种所有制关系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剥削:一个概念的重新阐释及历史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剥削既是一种历史现象 ,又是一种现实行为。剥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剥削产生的基础在于对生产资料和流通资料的占有 ,广义剥削产生的基础在于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垄断。对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剥削行为 ,要采取历史容忍的态度。对于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剥削行为 ,要采取历史淘汰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除了原始社会,每个社会形态都存在剥削。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所存在的剥削现象是否具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理解私营经济的实质和对其进行有效合理地规范引导,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罗默与马克思剥削理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默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一方面认为马克思的思想至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又彻底否定马克思剥削理论建立的基石——劳动价值论,并提出一种基于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通过分析罗默剥削理论和马克思剥削理论在剥削存在的判断依据、剥削的源泉和目的、研究方法科学合理性以及剩余价值特殊表现形式四个方面的异同,指出罗默剥削理论既没有认识到剥削的本质,也没有充足理由驳倒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3.
赖特1有取舍地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思想与罗默2的剥削理论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剥削理论。为了解决"中间阶级"的"矛盾定位"问题,他采用三重剥削维度,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进行定位分类。这是一种阶级与阶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也是他试图将马克思和韦伯两种理论传统结合起来的产物。赖特的尝试出现了逻辑矛盾,呈现出思想的不彻底性,然而这些纰漏也不能抹杀赖特独树一帜的阶级思想在当代阶级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剥削范畴有着严格的经济社会条件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中国来说 ,其社会经济历史背景已经远远地超越了马克思论述剥削范畴的经济社会条件 ,使马克思剥削范畴获得了现代形式 :剥削实体———剩余劳动由马克思时代的资本家独占转化为当代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5.
英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剥削不正义的批判现已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热点话题,但其对资本主义剥削存在的论证在学界受到的关注却较少;然而,后者在其剥削理论的总体建构中具有前提性的意义,并且从根本上规定了其批判资本主义剥削不正义的路径。在当代英美学界关于资本主义剥削的系列争议中,面对通过攻击劳动价值论来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剥削的声音,以科恩、罗默、莱曼为代表的英美马克思主义者分别基于产品所有、财产关系与劳动过程,提出了三种论证资本主义剥削存在的思路。英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剥削存在的论证维护了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的有效性和批判效力,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不过,这种理论建构未能坚持劳动价值论而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6.
试论对私营企业主收入的合理界定及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望英  郑东华 《北方论丛》2003,3(6):112-114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经济的发展有其I必然性,私营企业中存在的剥削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营企业主绝大多数都是作为管理亲自参加劳动的,因而对其收入进行合理的界定也是应该的。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运用劳动价值论的方法界定我国私营企业主的收入,即区分私营企业主的剥削收入和劳动收入,有赖于“双重人”概念的提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我国私营经济中剥削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和历史局现性的分析,即区分合法剥削与非法剥削,有助于对我国私营经济中的剥削进行规范、限制与引导。  相似文献   

17.
剥削是基于无产阶级立场对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价值判断,它在当前社会的存在有一定的历史正当性。有些学者为了化解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存在剥削的对立,提出资本剥削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得出市场经济可以消除剥削的结论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量。剥削现象的存在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它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其产生、发展和消亡都有它自身规律性。同时,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客观存在的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剥削关系,充分发挥剥削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现阶段 ,除了局部存在的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经济剥削 ,还存在着以对社会公共资源的管理权、支配权的占有为基础的超经济剥削。超经济剥削是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剥削方式 ,必须努力从根本上扼制和消灭超经济剥削 ,这是我国现阶段“消灭剥削”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对剥削的再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剥削首先是生产关系范畴,然后才是伦理道德范畴。对剥削关系的评判取舍应该用生产力标准去衡量。劳动者的情绪和意愿是剥削关系合理与否的判断标准。剥削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什么样的剥削是必要的,什么样的剥削又是不必要的,要从内容及其历史背景作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