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是以城市生态文化为主流的文化存在状态.生态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社会意识形态,其价值观基础是人与自然平等相处.生态文化发展的动力包括生态危机的直接推动,人类文明的延续发展规律的作用,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等.生态文化对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的核心推动力和灵魂,生态文化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凝聚社会合力和向心力,提升生态城市的竞争力等.  相似文献   

2.
唐闻捷 《兰州学刊》2006,(5):159-160
本文从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地区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化实践出发,研究了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过程及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采取的发展目标及其内容,提出了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对我国社区服务信息建设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有效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科学发展,建设宜居型城市。政府环境行政的不足决定了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吸纳最广泛的公众参与其中,生态环境的公共性使得城市公众有可能协调一致行动,以绿色生活方式促进家庭、社区、社会层面的生态环境改善。政府应当更加完善有关公众参与的法律和政策,为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现实渠道和切实保障;城市公民应自觉培养生态可持续性行为习惯,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自律、监管、建言献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翠祥 《东岳论丛》2001,22(1):67-70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城市 ,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深层控力。日照从 1989年建立地级市以来 ,各项事业和社会发展都日新月异 ,尤其是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上 ,尽管还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 ,但已融入生态城市建设的大潮 ,取得了一些经验 ,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城市。虽然如此 ,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城市整体水平不高 ,二是区域整体观念薄弱 ,三是长远规划不系统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推进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数对长株潭三市进行评价,发现其生态城市建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创新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环境规制水平对生态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而粗放的对外贸易不利于生态城市建设,高水平的FDI引进能对其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必须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从经济的发展、自然的维护和社会的和谐三方面因地制宜进行建设,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来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淄博中心城区生态城市建设在城市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城市功能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从城市规划、带动作用、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文化内涵等方面阐述了影响中心城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提出了通过明确规划建设重点、推动中心城区规模扩张和功能提升、着力加快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和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等措施,以达到加快淄博中心城区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当今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思想,主要包括环境问题策略论,科学技术作用论,市场、政府与公众作用论以及"弱化"和"强化"论等基本内容,它为解决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启发,即要树立现代生态观,积极发展生态科技,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公众的作用,建设生态城市系统。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报告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城市是文明荟萃的舞台,也是资源趋紧、环境污染、生态退化问题最突出的地区,因而"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城市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要求的适应,这就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管理者、学者和普通的城市居民应携起手来,以非凡的智慧和强大的责任心探索"建设美丽中国"视阈下的城市管理创新之路,求得中国城市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结构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结果,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目标,生态城市建设已在一些省、市和农村蓬勃开展起来。本文应用科学发展观基本观点,结合各地实际,对建设生态城市进行了初步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它必须凭借一定的生态支持维持基本的结构与功能,以寻求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以包头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支持水平、协调性、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包头市的城市生态支持系统自1992年—2006年十五年以来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研究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头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制约因子和优势因子,目的在于通过对包头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综合水平的分析与评价,推动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自此,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作为生态文明战略实施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建设管理情况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我国典型生态城市贵阳、厦门、深圳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模式总结.  相似文献   

12.
生态城市是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和谐发展的城市.在当前城市建设的热潮中,如何有效、高效地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政府管理的一大难点.从和谐管理的角度入手,以崇明生态新城的建设为例,探讨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和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城市信息化是实现城市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双赢的必然选择.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城市信息化.文章通过分析城市信息化的内涵、基本框架与发展思路,探讨了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核心技术、标准化,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原则、目标与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城市信息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庆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基地。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建设生态型城市,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大庆市城市建设考虑的首要问题。从大庆市实际情况出发,在研究大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建立健全政府责任机制、建立生态城市建设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大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化理念及其倡导的行为方式,是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它不仅是和谐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涵。生态文化建设是人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建设,是生态城市内在之魂的建设。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先导,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巨大推动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是维护巩固生态城市建设成果,使之持续改进的保障。发展生态文化,提高全民族生态文明和道德修养,对于全面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态城市是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和谐发展的城市。在当前城市建设的热潮中,如何有效、高效地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政府管理的一大难点。从和谐管理的角度入手,以崇明生态新城的建设为例,探讨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和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后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城市转型发展的转换器、城市治理模式创新的着力点、人们生活方式变革的突破口。随着我国对智慧城市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不断显现,智慧城市评价体系逐渐完善。然而在现实中,由于认识、体制、技术等因素影响,造成了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扭曲,存在智慧城市建设一哄而上、城市面貌千城一面、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市场导向不足、资源整合难度大等问题。要实现我国智慧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应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部署,推动智慧城市差异化发展和特色发展,加快技术创新和智慧产业发展,形成市场需求调节和政府引导共同作用机制,实现智慧城市资源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8.
生态城市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目标模式,低碳建筑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建筑和生态城市存在密切的联系.低碳建筑指导思想与生态城市理念的契合;低碳建筑总体目标与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一致性;低碳建筑与生态城市系统的相关性;低碳建筑指标与生态城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等.在实践中,生态城市的规划和低碳建筑的建设应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为居民提供舒适、优美、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信息化的关键是城市工业的信息化 ,没有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 ,没有高科技产业的信息化建设 ,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信息化。信息化可以推动城市现代化 ,信息化可以改变城市管理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推动社会生活的文明化。可以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提升政府管理效率 ,优化社会发展环境。南京应当通过加强组织领导 ,发展信息产业 ,建设实验小区 ,加速城市信息化步伐 ,构建城市信息化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20.
城市是人类生存的主阵地,城市环境在最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生态环境,生态城市的建设是生态文明时代构筑绿色家园的重要载体.明确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必要性,把握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问题和规律,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现实指导,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