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瑞峰、方坚铭、彭万隆诸位教授合撰的<晚唐政治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书以政局变迁为切入点,围绕政治、文人、文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政治与文学互动的相关理论,阐述了晚唐政治格局的嬗变对文士政治命运、生存境遇、文学创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晚唐文学风尚的形成及内涵等诸多问题.全书资料翔实,论证精密,披阅之间新意叠出,时惬心目,下文述而论之.  相似文献   

2.
对于唐代文学的研究,自宋以后,学者多从盛衰正变观念出发,将文学与社会政治的盛衰相联系,高倡盛唐诗,礼赞中唐文,贬抑晚唐,鄙弃唐末五代,导致唐末五代文学研究相对沉寂,缺乏唐末五代文学整体研究的力作。李定广先生《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不囿于成见,从文化学角度切入,以唐末五代百年乱世文学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深入探析了唐末五代文学迥异于温李杜时代的独特个性和新变特征,揭示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学史意义,开辟出新的价值视角和价值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导向意义。大致而言,该书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  相似文献   

3.
李红霞 《江淮论坛》2004,(3):127-130
本文从南宋朝野上下的祝寿风尚、理学思潮的影响、文人结社酬唱等外部环境和词体文学自身特点出发,全面系统地审视了南宋寿词繁盛的社会文化成因,藉以寻绎南宋寿词的价值及宋代社会政治、文化状况的某些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4.
财婚风尚就是把金钱财物作为缔结婚姻的必要条件的习俗或风气。唐代财婚风尚造成了贫穷的有美才的少女难嫁的社会现象。贫女与寒门士人共同的生存境遇和生存体验是贫女诗在晚唐应运而生的内在的心理原因 ,财婚风尚对贫女的不公正与科举腐败和政治黑暗对寒门士人的不公正是贫女诗产生的外在的社会原因。贫女诗具有晚唐穷士之诗的典型特征 ,风格激切深婉 ,语言清丽浅俗。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导致了独特的文学风尚的形成,这种文学风尚既体现在作家的审美选择、文学创作的整体性美学倾向方面,同时也具体地体现在文学的文体形式甚至表达方式上。30年代文学有着特殊的文学文体形式和文学表达方式的特点,而这些文体形式和表达方式得以盛行又有其深广的政治文化语境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年鉴与志书,是两种不同体裁的资料书。但作为记载地方资料的载体,二者又有共通之处。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指出: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载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性文献。由此可见,二者异同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7.
唐诗宋词是我国占代文学发展史上并峙的两个高峰,而处于二者之间的晚唐五代词是否就是个“深谷”呢?大概人人会说,这不可能。然而,事实上晚唐五代词向来并不被人们所推重,原因是人们习惯上认为它内容上“太艳”,题材上“狭窄”。古人这样认为,多是出于社会的功利目的和尊古尚“经”的心理,用传统的文学观念来衡量它所得出的结论,这是可以理解的。而我们现代人却仍然沿袭这种评价文学现象的陈腐范式,以符合主观要求的评判  相似文献   

8.
彭城武原到氏出自寒微,晋末宋初,到彦之追随刘裕之北府兵集团而起家,以护卫宋文帝继统而固位,奠定了其家族的政治地位。宋末以后,其子弟之作风有所变化,生硬地模仿士族社会的文化风尚。及至萧梁,到氏人物为人作派名士化,对士族社会擅长之清言、书法、围棋等皆有涉及,尤以文学才能显名,也通经史,深得梁武帝等奖掖。其家族人物任官也以清选为主。南朝时期,寒门勋贵在获得政治地位后,在文化上不断取法高门世族的文化风尚,以提升其门望,彭城到氏可谓一例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9.
晚唐五代知名作家徐夤的《尚书惠蜡面茶》是福建暨武夷茶文化史上最早的咏茶诗,对研究福建及武夷茶文化的早期历史极具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繁复记载于旧史而疏淡于当今史学界的岐秦政权与李茂贞,探究存在于唐末五代近60载的岐秦政权成败兴衰的奥妙以及李茂贞的功过是非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岐秦政权兴衰存亡不仅能够反映出唐亡的直接缘由和唐末地方与中央、中央内部南衙北司斗争实情,亦能折射出唐末五代社会嬗变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种状貌与流变.  相似文献   

11.
李晶 《云梦学刊》2013,(6):84-87,94
李商隐的爱情诗和温庭筠的曲子词,共同展现了晚唐诗词秾丽深婉的美学特色,其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二人在抒情手法上的创新.李商隐的爱情诗,隐去具体情事,将情感物化;温庭筠的词,隐去作者,为人代言,将情绪审美化.晚唐文学抒情方式的这一创新,推动了晚唐五代词体的定型,成为词体重要的文学表达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唐宋词内在质素演变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词一般模式是:人物+场景—→心绪变化。词从晚唐五代到最终凝定不前的南宋时期,这三个要素是渐有演变的。从文本意义上说,这三个要素的演变,使词能不断地反映时代整体的社会心绪和意趣,并能不断地提供新的审美特质而始终使之处在时代文学发展的最前列,使之最终完成了由娱乐色彩较浓的文学品种向严肃文学过渡、由大众艺术向文人个人抒情艺术过渡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玉堂闲话》是唐末五代天水作家王仁裕笔记小说代表作,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较高地位,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值得研究。书中记录作者亲历见闻的作品,可使读者感知那个时代庙堂儒士阶层的思想特征;记载秦陇、蜀地南中山川风物的作品,可使读者窥见其时秦陇、蜀中的风俗人情,颇有文学、社会学和风俗学意义;对各种异闻和谈议的记叙,于五代文学研究也甚堪重要;其中撰录的逸闻杂谈,可与史籍相互补充和订正,史料价值很高;其所写慎断决狱案件,体现了当时的法制思想;记载贞节列妇事迹的作品,也歌颂了其时女子的机智和勇敢。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正> 王禹偁在北宋初期文风颓败之时,打起了“革弊复古”的旗帜,对晚唐五代浮艳的文风进行了有力的挞伐。他强调为文取法韩、柳,诗歌学习杜甫、白居易的有为而作精神,为欧阳修等人掀起的诗文革新运动开了先声,遂成一代前驱。宋初文坛深受晚唐五代文风影响,唱和之诗风靡一时,“苦吟”诗人争相涌现,以逃避现实,歌时颂圣为能事的各种文学流派充斥文坛。晚唐五代由于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经济日趋衰退,多数文人墨客钻进了与世隔绝的书斋,或吟唱用典繁杂的“闺闱诗”以自娱,或  相似文献   

15.
<玉堂闲话>是唐末五代天水作家王仁裕笔记小说代表作,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较高地位,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值得研究.书中记录作者亲历见闻的作品,可使读者感知那个时代庙堂儒士阶层的思想特征;记载秦陇、蜀地南中山川风物的作品,可使读者窥见其时秦陇、蜀中的风俗人情,颇有文学、社会学和风俗学意义;对各种异闻和谈议的记叙,于五代文学研究也甚堪重要;其中撰录的逸闻杂谈,可与史籍相互补充和订正,史料价值很高;其所写慎断决狱案件,体现了当时的法制思想;记载贞节列妇事迹的作品,也歌颂了其时女子的机智和勇敢.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由于文学的政治传统和20世纪中国的现实国情,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的结合更加紧密;通过政治文化这一视角,文学与政治在不同的政治文化的社会形态中形成不同的结缘方式,体现了作家不同的政治文化理念、创作追求和审美理想,并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与接受,形成一定历史时期特殊的审美风尚。20世纪中国文学的政治文化传统,使文学承担了过多的政治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的宣传和教化功能,但也对文学自身的发展造成了重大伤害,留下了许多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7.
詹姆逊的政治无意识理论是对机械式社会-历史批评的庸俗马克思主义的超越,在文学研究中致力于对文学文本中的沉默、空白和风格断裂等症候的发现和分析,体现了一种新马克思主义的形式-文化学研究,其理论渊源可以找到与阿尔都塞、马歇雷师徒等的关联.文学研究的政治无意识视阈,需从文学本身出发,并最终回到文学;其政治不是狭义的政党政治,而主要是文化政治.  相似文献   

18.
五代成书的《祖堂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禅宗灯录,是研究晚唐五代口语的第一手语料,对《祖堂集》疑问判断句进行分类描写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祖堂集》语言以及晚唐五代口语面貌,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晚唐五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比较研究,从而认识汉语由近代向现代演变途中疑问判断句的发展情况。《祖堂集》中的疑问判断句可分四类:特指疑问判断句、是非疑问判断句、反复疑问判断句和选择疑问判断句。每一类的功能不尽相同,有加强或减弱前项部分、加强或减弱中项、加强或减弱后项部分、加强或减弱整句四种情况。其中特指疑问判断句只表达加强判断,不表达减弱判断,是一种强势判断句。  相似文献   

19.
祁晓庆 《青海社会科学》2009,(2):154-157,169
三界寺是敦煌晚唐五代时的寺院之一。有关学士郎的相关记载反映了三界寺开办有寺学,教授儒家经典,弥补了当时官学教育贵族化的不足。五代时期,三界寺道真和尚在担任观音院主、法律、僧正、僧录期间,收集各寺古坏经文,并向朝廷和施主乞经,为俗家弟子授戒,这一系列的活动都为敦煌地区佛教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魏饴教授在《悄然勃兴的休闲文学》一文中把休闲文学界定为一种与“言志”、“载道”的传统文学相对立的文学类型,它不追求政治功利性,旨在满足人的休闲需要,魏饴教授把道德教化排除在休闲文学的价值之外,认为休闲文学的“最大价值即在于能让读者从社会政治中跳出来,真正自由地思考自我,体验人生,回归到现实的‘自我’、‘本我’上来”,[1]很显然,这一立论是建立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类型的基础上:即政治功利型文化和消闲娱乐型文化。一 一般说来,政治功利型文化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和价值取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占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