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堪称职业教育思想的奠基时期.伴随价值体系从神到人的回归,体力劳动与技能训练逐渐获得社会认可,人文主义思想家们突破传统学徒制与经院哲学的育人框架,从人的发展、技能训练、品德养成、公民培育等多个侧面阐述自己的职业教育主张,其丰富论述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2.
俞金尧 《学术研究》2015,(4):91-101
在16世纪,尤其是宗教改革时期,欧洲人对婚姻制度进行改革,规范了结婚的程序,增强了婚姻的公开性,强调了父母在子女婚事上的话语权。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婚姻形成过程中的矛盾和纠纷,稳定社会秩序。由于规定子女的婚姻必须得到父母的同意,一些学者就批评婚姻改革剥夺了年轻人的婚姻自由,认为家长主义从此盛行。本文根据中世纪晚期至近代初期欧洲私婚泛滥的实际情况,结合宗教改革家关于家长权的意见和法庭处理私婚的态度,认为:当时的人们所主张的父母在子女婚事上的权威是人之常情的家长权,它并不以牺牲个人的意志为条件;尽管到那时为止,因为不许离婚,欧洲人从来没有享受过真正的婚姻自由,但择偶自主的权利在宗教改革时期及以后的时期里一直都没有丧失,男女双方在自由、自愿的情况下表达结婚意愿是形成合法、有效婚姻的必要条件,从未遭到否认。中世纪确定下来的结婚自由的精神,在历经了重大社会变革以后仍然保存了下来。  相似文献   

3.
李玉华 《齐鲁学刊》2007,1(4):58-64
宗教改革是西方文明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但是对于女性来说却未必是她们命运的转折点。新教针对天主教禁欲主义肯定了婚姻的价值,"人人皆僧侣"的思想也使新教比较重视女性的教育问题。但同时,新教又使家庭代替修道院成为女性新的牢笼,新教也剥夺了一些女性在改革前拥有的独立生活的机会。面临改革冲击的天主教,不仅延续了中世纪的女性观,而且在某些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女性的禁锢。无论是在新教还是天主教地区,女性对宗教和社会活动的参与都经历了由最初的积极活跃到宗教秩序确立后遭到排挤和压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与宗教改革时期西欧寡妇状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中泽 《学术研究》2004,48(9):81-87
从中世纪和宗教改革时期西欧的整体历史发展看 ,寡妇群体无疑在不断扩大 ,这既与频繁的社会震动所造成的人口变化有关 ,也与中世纪城市经济兴起后婚姻结构的变化有关。由于圣经传统的影响 ,教会法和蛮族法在经济上的鼓励 ,再加上社会习俗给再婚设置的诸多障碍 ,中世纪和宗教改革时期的许多寡妇往往选择终身寡居 ,她们中的多数人宁愿在为教会服务的繁忙工作中默默无闻地了却残生。  相似文献   

5.
在英国宗教改革时期,亨利八世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危害王权行为,颁布了多部叛逆法,涉及投毒、保护王室婚姻和王位继承、"王位至尊"以及国王的统治能力等方面。这些叛逆法虽然较为严酷,却有力地推动了英国宗教改革的发展。研究这些法律,将为认识英国宗教改革的发展历程以及英国王权的强弱嬗替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在瘟疫肆虐之时,马丁·路德等人的救灾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宗教改革与近代医学发展之间的联系。从公职人员逃离职守到积极投入抗灾救灾,从祈祷免祸到医药治疗,从医治患者到筹建近代医疗、医学体制,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关键时刻公职人员应持何种态度,在迷信与科学、愚昧与理性之间取何种立场,在专业分工和公共利益之间如何根据情况发挥积极作用,这些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评价宗教改革时,有必要澄清仅仅把宗教改革视为宗教变革的观念,进而为反思欧洲近代体制的源头、近代医学的崛起,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在宗教改革史的研究中,北欧的宗教改革较少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北欧的宗教改革在欧洲历史上及北欧国家的近代进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值得对之进行考察.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北欧宗教改革的特点展开探讨1.极强的政治性;2.改革并不彻底;3.改革并不激进;4.对巫术的压制.做出相应的解释,以说明北欧宗教改革的特点是这一地区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的产物,也是它区别于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宗教改革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8.
孟文静 《理论界》2009,(9):101-102
宗教改革运动改变了经院哲学敌视货币财富的观念,认为勤勉工作正是对上帝信仰的确证.节制理性的禁欲主义生活与对谋利行为的赞许与解放相结合,推动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发展与合理化.  相似文献   

9.
霍红霞 《阴山学刊》2006,19(4):78-81
约翰.威克利夫宗教改革思想的产生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他本人的学识和社会经历,其提出的“天恩统治论”、没收教会财产归为国有、建立“民族的廉俭的教会”、“圣体临在说”等一系列宗教改革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醒,给罗马教会以沉重的打击。然而威克利夫在否定教会神权的同时,仍没有摆脱神权思想的束缚,树立起的“王权至上”理论,实质上使国王成为新的压迫人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英国宗教改革与大学教育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世纪英国的宗教改革建立了以国王为首的民族的国教教会 ,国王开始将权力范围扩展到以往属于罗马天主教会控制的领域 ,其中加强对大学的干预和控制就是最为典型的一例。都铎王朝的几任君主对大学的干预、监督和控制 ,既改变了过去大学由教会独立控制的局面 ,也促进了这一时期大学教育的世俗化 ;而大学本身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扩大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世俗权威和宗教权威并存的中世纪,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本质上属于教会机构,不受世俗政权管辖,历经两百多年的发展之后,至15世纪后半期,它们已经变成直辖于教皇并享有许多特权的自治团体;16世纪30年代,亨利八世发动宗教改革,取代教皇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统辖权延伸至原归教会管辖的领域,两所大学不仅理所当然地转归国王管辖,而且逐渐被推向了服从国家管理、为现实政治和宗教服务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李自更 《北方论丛》2002,21(4):9-13
威克里夫顺应14世纪英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改革思想.他主张摆脱罗马教会的束缚,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以<圣经>的权威代替教皇的权威,否定罗马教皇及教士的特权地位和特殊作用,因而反映了新兴市民阶级的愿望和要求,动摇了罗马教会统治的理论基础,对英国历史发展乃至欧洲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促进了西方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伦理价值观基础是结果论的伦理学。而这种结果论并未偏向把物质欲求作为其追求目的的单一倾向,而是始终把宗教信仰的得失放在首位,强调改革在称义得救方面的作用,强调了基督徒的天职。加尔文的这一做法避免了由于经济的发展而带来的拜物教的弊病,保证了改革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一历史经验,对我们当今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宗教改革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的年代是欧洲资产阶级力量上升的时期,它的发展对西欧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引发了思想观念的变革,为社会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根本上说,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护下,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从思想观念变革及其对社会发展作用的角度看,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民主核心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土壤。  相似文献   

16.
吴舒屏 《兰州学刊》2005,2(3):268-270
加尔文领导的日内瓦宗教改革运动,在重新构建神学体系和教会生活的同时,亦凸显了社会功能。它直接促进了日内瓦社会政治体制的演变以及社会风尚的优化,进而在社会学意义上形成了对宗教层面的超越。究其原因,这主要源于16世纪日内瓦的政治背景以及加尔文神学的世俗取向。就其影响而言,社会功能的凸显,对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日内瓦新兴政权的存续、以及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英国的宗教改革是以巩固王权为目的而进行的,它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宗教改革。国家要实现王权至尊,就必须摆脱罗马教皇的统治。而英国宗教改革具有的重要意义就是消除了代表封建势力之一的教皇的统治。资产阶级需要利用王权来发展自己。都铎王朝宗教改革的曲折史不但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而且还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完善,同时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促使英国政权成为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故而言之,英国宗教改革不但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生产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胡斯对威克利夫的宗教改革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他对威克利夫著作中的许多观点表示赞同,但他并不是盲目地崇拜,他所保卫和传播的是那些“符合于实际和正义的观点“;同时,胡斯在继承威克利夫宗教改革思想的基础上,比威克利夫走得更远,手段更激进,他亲自到农民中去宣传,号召人们使用武力,这成为后来农民起义的思想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9.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 ,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发生在德国 ,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 1 4— 1 6世纪的意大利和德国在政治和经济上有着相似的特点 ,并且意大利文艺复兴与德国的宗教改革有着相同的中心内容 ,在结果上二者都促成了人的思想解放 ,从其关系上看 ,又互有推动和促进  相似文献   

20.
文艺复兴最初发源于意大利,以后逐渐波及至法国、英国、德国、尼德兰、西班牙等地,成为震撼整个欧洲的洪波激浪。“文艺复兴”原意指人文学科的“复活”或“复兴”:一指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艺术的复兴;二指人类精神的觉醒,追求人的个性的圆满发展。其实质是整个思想领域的一次革命,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地“复活”古代奴隶制文化,而是为了摆脱中世纪神学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从神学中解放了文学、文艺、哲学、史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以“神”为中心的经院主义教育受到批判,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