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东是国际政治中的“热点”地区。海湾战争后,处于世界新旧格局交替过渡时期的中东,在阿以冲突与中东和平问题上既出现了新的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由于未来中东政治格局的发展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内外各派力量对中东的争夺亦不会减弱,因此,海湾战争后的中东仍将是一个动荡多变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康伟 《国际公关》2023,(4):116-118
从系统的角度看,我们不仅要着眼于系统外部整体与局部的发展,更要时刻关注系统内部的稳定运行与其风险,做到开放性与复杂性并举。中东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连接亚洲、欧洲的纽带,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然而当今中东局势错综复杂,如何保证“一带一路”在中东的顺利实施,中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局面。基于世界与中东形势、中国利益深入等战略因素的综合考量,中国需要在具体战略上谋划全局,设计好战略方向,不断推进多边合作机制建设,从而完成顺应历史潮流到掌握历史主动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之春爆发后,中东地区大国之间的矛盾与争夺加剧,地缘政治格局日益复杂化。土耳其加速回归中东,积极塑造大国地位,实行更为强硬和安全化色彩浓厚的地区外交政策。土耳其借助介入地区争端、建立军事基地、扩大安全合作等形式稳步扩大了在东地中海、海湾、红海—非洲之角这三个中东核心次区域的政治与军事存在,提升了在地区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正在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中东地缘三角战略,对中东地区热点问题、地区格局与大国关系带来复杂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伊斯兰两大教派的矛盾冲突成为中东最引人关注的宗教政治现象之一。作为重要的裂化因素,它不仅严重影响着相关国家的稳定,也不断冲击着整个地区的局势。教派矛盾是历史的产物,它发源于先知穆罕默德归真之后,此后持续存在,不断发展,20世纪中期之后呈明显激化之势,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2006年黎巴嫩战争以及2010年年底之后的阿拉伯之春是四大刺激性事件。当前的教派矛盾,已是中东穆斯林难以治愈的痼疾。就整个中东而言,教派冲突很大程度上是以教派为掩盖的伊朗与沙特等阿拉伯国家的国家和民族之争。  相似文献   

5.
2005年2月14日,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袭身亡,引发了黎巴嫩政局动荡和叙黎“特殊关系”的危机。黎巴嫩的教派权力之争,阿以冲突引发的矛盾,外部势力的插手、干预是其动荡的根源。围绕黎巴嫩动荡局势而展开的国际关系博弈正在中东上演:举步维艰的叙利亚使出浑身解数进行“绝地反击”;乘胜追击的美国拔钉子、促变革;渔翁得利的以色列除隐患、扩优势。展望黎巴嫩未来局势,叙黎关系、黎巴嫩教派分权制仍是两个不容忽视的主要症结。  相似文献   

6.
7.
世纪之交的国际格局总体上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态势,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表现。世纪之交的中国面临着多种机遇与挑战,这个问题的处理,影响着中国在世纪之交的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东局势动荡近两年,引发诸多阿拉伯国家社会变动,其范围之广、变化之深刻,是本地区半个多世纪以来所仅见.多数发生动荡的国家已基本平息,转入重建,只有叙利亚战事犹酣,未有减弱之意.叙利亚是这次地区动荡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国内战乱不已,影响着地区的稳定;埃及是地区大国,其目前所处情况是中东转型国家的一个缩影.因此,埃及、叙利亚的形势有代表意义.中国同阿拉伯国家有传统的友好关系,自从2010年底中东发生动荡后,中国对其一直密切关注,沉着应对,劝和促谈,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中国坚持在《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基础上和平解决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反对外来干涉,希望有关国家早日恢复稳定,并尊重中东国家人民群众的合法诉求和要求改革的愿望,支持他们对自身发展道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9·11"事件以来,大国主要是美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角力,基于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权力斗争的需要,上述大国尽管竞争的手段各异、程度不同,但都对地区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美国在中东的霸主地位构成现实而潜在的挑战,未来中东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或许又将跌入大国争夺的恶性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地缘政治环境有三个相互影响与关联的战略圈,即:第一,中、美、俄、日四方互动的大国关系;第二,东南亚和以印巴问题为核心的南亚次大陆问题;第三,西部边疆省区与邻近的西亚与中东国家的次区域性经济与政治的问题.面对恶劣的地缘环境和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应制定自己的战略选择以谋求和创造有利的战略态势,以取得较为主动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入 WTO以后 ,必将对我国会计市场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加入 WTO后 ,我国会计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代表着21世纪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向,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强弱的主要标准 之一。当前的全球信息化浪潮,既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中国绿色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伟丽 《南都学坛》2004,24(3):106-110
绿色发展就是在保障自然资本可持续性的前提下,更多地以人造资本代替环境和自然资本,提高物质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使经济增长逐步向低原材料消耗、低能耗的方向转变。在实现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中国21世纪面临着人口持续增长、高消费模式兴起、经济规模扩大、产业结构向重型化转变、城市化快速提高等方面的挑战。但同时,市场机制的建立、对外开放扩大、环保意识的增强、知识经济的兴起,也为中国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机遇。具体应做到:一是进行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二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三是发展绿色制造模式和生态工业园;四是设计有效的政策组合。以迎接21世纪中国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中东恐怖主义的发展与宗教和战争两大因素相关。伊斯兰名义下的暴力恐怖活动与反对帝国霸权和侵略战争紧密相连,恐怖主义的行为主体不仅仅是伊斯兰极端主义组织一方,还包括美国和以色列在侵略战争中所实行的国家恐怖主义。这种态势决定了中东恐怖主义现象的复杂性。认清这种复杂性,明确伊斯兰名义下的恐怖主义与伊斯兰复兴、伊斯兰教的联系与区别,避免误解和混淆,将有助于对中东形势及整个国际政治有准确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长期被掩盖的民族宗教矛盾骤然升温。中东恐怖主义呈现出极端民族主义和极端宗教主义彼此结合,恐怖主义国家化趋势凸显,恐怖主义从幕后走向台前,恐怖主义对象和组织趋于分化及恐怖主义手段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等特点。中东恐怖主义的泛滥同美国的中东霸权政策、民族极端主义和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兴起、全球化和软弱腐败的国家政权有关。随着美国大中东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及“基地主义”影响的扩大,中东恐怖主义在短期内还会不断加剧。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以来,中亚地区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各种政治力量相互竞争的重要地区之一。"9.11"事件后,美国借反恐之机,大举进军中亚,从而使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文章通过回顾中亚地缘格局变迁的特点,从地缘经济、安全、政治的角度阐述了目前中亚地区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分析了中国在中亚地区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及其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信托业尽管经历二十多年来的曲折发展,然而并没有如预料的那样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反,由于对信托的定位和方向不明确,使得近年来我国的信托行业处境颇为尴尬。因此,抓住这两年来对信托整顿和经济环境有利变化的时机,加快对信托行业的业务定位和拓展,寻找新的信托业务渠道成为当务之急,从而使信托业走出困境,真正成为与银行、证券、保险共为金融市场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文献分析及专家访谈法构建油气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证据理论构建油气投资环境评价模型,选取2003—2014年的数据对中东地区10个主要油气生产国家的油气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中东地区及各个国家的油气投资环境演化过程,分析油气投资环境变化的主要影响。结果表明,中东地区油气投资环境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受政治、经济、油价暴跌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东盟与中国经济互补性较强,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在出口市场以及吸引FDI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竞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使东盟和中国分享经济一体化的好处,实现经济上的双赢,同时也将推动整个东南亚的区域合作,促进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陶艺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目前,中国的现代陶艺已冲破了传统陶艺的局限而渐成体系,并逐步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其今后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吸收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精华,因势利导,完成自身现代嬗变;不断追求创新与变异,日益突出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