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历史时空坐标系中考察国企改革的成果,可以看到:第一次企改高潮的特点是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最典型的例子是"中策现象";第二次企改高潮实现了从"国退民进"到"国进民退"的转折,政府对国企的支持也由后台(金融)走到了前台(财政),由间接变成了直接;第三次企改高潮"大国有"战略浮出水面,国有企业华丽转身,垄断地位日见巩固,其强大之势不可逆转。"大国有"战略更多地被人们理解为"国进民退"的继续从而成为当前国企改革争议的热点,显示国企改革任重而道远。毋庸置疑,反垄断与去行政化是国企改革的重要任务,而建立职业化和规范的经理人制度则是国企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国进民退"之争实际上是2004-2006年由国企产权改革引发的有关改革方向是不是搞错了的第三次改革论争的延续,涉及对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理解,核心是市场经济下国有经济的定位和边界问题。近些年来在国有经济战略重组及国企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问题上一定意义上存在的停顿和反复,加上为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使得"国进民退"现象频频发生。相信只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国有经济战略重组及国企改革,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推进国有垄断行业的改革,坚持加快政府职能转换,危机过后,"国进民退"现象就会受到遏止而不会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国企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国家对国有经济布局战略层面的调整,要真正激发国企发展动力,深层次改革必须基于顶层设计,从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着手,重启有序的"国退民进",实现"国民共舞"。完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廓清国企边界,充分给予民企发展空间,探索中国的淡马锡模式。  相似文献   

4.
"市场派"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的。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与深化,它逐渐取代了"计划派"而在改革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市场派"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市场化、股份化和民营化的一些基本理论与主张,它在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多轮改革,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得以提升,国企改革取得一系列进展,但是仍然存在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尚待明晰、现代企业制度有待完善、行政垄断现象趋于严重、国有企业主体地位尚待明确等问题。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更为自觉的理性思考和更加系统的制度设计,在明确目标和清晰路径的前提下,做好"顶层设计":在政治经济体制整体框架内设计国有企业改革的新使命,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对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分类治理、分类监管,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对垄断行业进行竞争化改造,从去"六化"入手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革20多年,国有资产也流失了20多年.我们曾经将政企分开作为改革目标,但只要国有企业继续维持一股独大,政企分开几乎就不可能.政资分开是否能够实现,还有待实践检验.有人把国有资产流失归罪于"国退民进"的改革,实际上"国退民进"的改革不彻底、改革拖延迟滞才是国有资产流失的真正原因."国退民进"符合十五、十六大精神,国有企业20多年"摸着石头过河"改革的经验要认真总结,"国退民进"改革方略必须坚持.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有一部分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没有被触及,由此产生的隐患正在"发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国有企业继续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是对过去国企改革政策的肯定,也是所有权改革政策的延续。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昭示着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我们只有紧紧抓住所有权改革这个"牛鼻子",按照政策引导和自主探索相结合的原则,重点从集团或母公司层面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着力解决好电力、交通、电信、军工乃至金融等垄断领域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问题,才能将国有企业真正塑造成独自参与市场竞争的商事主体。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随着改革的深化 ,我国国有企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已暴露出来 ,我们应采取有力措施 ,加快我国国企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推动国企改革迎来全新阶段。本文以该文件为主线,积极探索在国有企业迎来改革大潮背景下,茂名滨海新区国有企业如何坚持改革导向,如何推进改革政策的落地,并从加快企业市场化等方面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措施,探讨了国企改革对新区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的企业家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企改革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企业家问题。国企改革中的企业家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企业内部制度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的企业家选拔制度、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产权制度、健全国有企业的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等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由于国企产权主体缺位、国有股"一股独大"、国有资产经营权权责不清、产权交易市场不规范等制度性缺陷,导致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我市国企产权及企业改革的现状出发,重点讨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及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快产权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唐杨  李光金 《学术论坛》2012,35(1):124-128
国退民进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它的出现有着历史必然性。通过揭示这一现象的本质规律,有利于我国在今后更合理地优化资源配置。因此,文章以国退民进中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近十年国有企业的主要经济数据,全面分析国退民进过程中国有企业变化,掌握这一进程中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企改革工作的不断向前推进,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但由于对机制、体制、产权等深层次问题触动较小,国有企业的现行机制与市场经济要求相差甚远,在新旧体制交替期间,国有企业遇到了大面积亏损等前所未有的困难,走到了成败转折的十字路口。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视困难,大胆探索,真抓实干,全力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  一、目前我区国有工业企业面临严重 困难  1生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湖南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省委省政府在深刻分析湖南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形势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原则、思路和方向 ,确定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和措施 ,实现了国企“三年脱困”目标 ,促进了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但是国企改革 ,征程漫漫 ,需要锲而不舍地步步推进。特别是在我国已加入WTO的新形势下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解决国有企业长期积累下来的各种深层次矛盾 ,实现国企改革和全省社会、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15.
济理论探讨 在我国国企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推进国企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明确提出了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任务,那么深入探讨实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必要性、战略定位及所应遵循的原则等问题,对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必要性 中国经济在过去20年的改革开放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改革,使脱胎于计划经济体…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是我国公有制经济重要基础和前提,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在新时期的持续推进,国有企业廉政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重大的政治责任.国企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制度建设,为企业发展塑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国有供水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现状着手,分析国...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各项重大改革措施,有着内在的联系和统一性。贯彻落实《决定》,深化国企改革,必须把握各项改革措施之间的协调统一。要从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入手,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与改革要协调统一;国企改革要与建立优选经营者的机制协调统一;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要与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协调;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改组、改革国有企业要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相协调。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改革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思想的碰撞和利益的羁绊。针对国企改革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特点,从社会福利以及补偿性原则的视角,探讨国有企业对历史欠账进行补偿的可能性,以及国有企业社会福利责任实现的障碍。新一轮国企改革方向在于国有企业自身发展与社会福利目标的平衡,而实现这一平衡,长期来看还应当从国企"利自身"与"利天下"两个方面入手。"利自身"要求企业发展模式的差异化,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为"利天下"积累条件;"利天下"则应当修正国有企业目前的利益管理机制,为更广泛的人群谋取实实在在的福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与国际市场接轨,国有企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表现为我国国有企业整体竞争力不高的问题.如果不审时度势推进国企改革,不进行改制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充当骨干、支柱作用以及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特别是纺织、煤炭、制糖等一大批面临困境的国有企业也难以脱困实现新生.  相似文献   

20.
国企改革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难题 ,而对存在量广面大的经营性国有企业的中国而言 ,能否将国有企业改造成为适应市场环境的竞争主体 ,是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分享市场经济及转型国家与地区国企改革的经验 ,剖析我国改制国企的治理难点 ,突破改革深化的瓶颈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美国 1990学社与上海国际经济交流基金会于 2 0 0 4年 5月 2 8- 2 9日在上海联合召开了“中国国有企业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波兰、新加坡等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和内地的北京、吉林、江苏、上海等地的专家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