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价值取向是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和选择的动态的价值目标,它通过整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和功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向建设既定的目标发展。我们认为,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等价值取向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只有重视并发挥这些价值取向的作用,才能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既定的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6,(7):16-20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结构最不稳定期,使社会运行不顺畅。城乡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加大农村发展的力度,缩小乡村与城市的差距。实现现代化,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加快建设新农村。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路径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 《创新》2007,1(6):17-20
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且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内涵丰富,立意高远,意义重大,旨在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方位推进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这就预示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在较长历史时期内成为我国"三农"工作的总题目、总思路、总抓手。  相似文献   

4.
唐萍 《学术交流》2012,(Z1):16-18
留守农民是指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懂技术有门路的人进城务工或经商后剩下的在农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留守农民数量越来越少,劳动技能愈来愈低,留守农民的低素质化问题凸显,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需要从加强基础教育、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加强留守农民的心理保健、引进外部智力因素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留守农民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易国锋 《社科纵横》2008,23(6):62-6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的法治建设,而在新农村法治建设过程中要恪守基本法律原则、法治统一原则、公平公正原则、权益保障原则、村民自治原则.  相似文献   

6.
白蕴芳 《唐都学刊》2007,23(3):48-5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这是出于对转型时期的现实和三农问题历史成因的考察,同时借鉴国际经验得出的结论。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作为强有力的组织者和积极的直接参与者,通过制定周密可行的计划,以国家财政用于农村公共设施投入增加为主要手段,带动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强调政府主导作用还要处理好与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彩梅 《社科纵横》2007,22(7):27-29
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目前陕西农民文化素质低下,农民的文化意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文化设施缺乏、利用不足。为此应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陕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推动者有农民、农村社会组织、政府和市场,这些推动者在新农村发展建设中有其各自的作用.当前,农村社会不断发展,农村各项事业进行改革,从农民利益诉求出发,正确把握乡镇人民政府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合理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取得了较好的经验,拓展了新的思路,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广州市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姜胜洪 《社科纵横》2007,22(8):34-3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农民的舆情变化,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本文用舆情理论,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舆情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文件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在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些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作为高素质专业人员,对于发现和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从多维度分析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新农村建设并发挥积极作用已成为当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刘志红  王胜 《社会工作》2009,(16):23-25
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专业在新农村建设基地的实践教学活动,探索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的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改革途径,以实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师转型。  相似文献   

13.
满相忠  路艳 《创新》2007,1(1):103-108
农村金融体系建构和改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实践证明,以往以机构范式为指导的农村金融改革,忽略了对农村金融体系功能的关注,往往是以牺牲效率或违背市场发展方向为代价的。本文在金融功能研究范式框架下探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建构和改革问题,以现实需求和发展方向为依据,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定位,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农村金融体系的机构构成和各自的职能分工,以期为我国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从政府与农民的关系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榛 《求是学刊》2006,33(4):62-6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农民的关系。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实践以及国外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民自主生产和经营的作用,使农民最终成为整个建设过程的主导者。而政府虽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但要正确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启动阶段发挥政府的领导、规划和资金注入的作用,在进一步的实施阶段使政府更多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自从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然而,如何正确认识乡镇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就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乡镇党组织领导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如何发挥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了一些深层次的探讨。本文认为要坚持和充分发挥乡镇党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关键是坚持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从思想政治方面、组织方面、工作作风方面以及制度建设方面来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达到提升乡镇党组织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的纵深发展与当今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迫切需要探究人民调解的新方法。本文以社会工作方法的工作框架、策略方法及工作程序为焦点,尝试分析了专业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在人民调解中的运用,以此回应当今人民调解工作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清芳 《唐都学刊》2007,23(1):65-68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是党的整体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强弱,直接关系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弱化的趋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不断地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