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雄 《社会工作》2008,(9):45-48
一、案例背景 (一)接案 2002年我走出了女子劳教所灰色的铁门,2003年建立了“叶子戒毒热线”(现改名:自强戒毒咨询热线),是热线的主持人也是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同伴辅导员”,一名特殊的禁毒社会工作者。四年前,我在“叶子戒毒热线”上,接到了案主求助的电话……  相似文献   

2.
有博友问我,从哪里可以找到社工?如何获得社工机构和社工师的帮助?这使我想起了一件事情,大四毕业的时候,有位专业老师问我们,“学习了四年的社会工作,有谁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举手的人寥寥无几。老师半开玩笑地说道,“大家很厉害,能够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3.
坚强地活着     
社会工作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这里面有案主的成长,也有社工自身的提升。下面的两篇手记,前一篇记录了案主沈某在社工的帮助下从自卑、消沉到自强不息的过程,他坚强的生活态度,令人感动。后一篇则用温暖的笔触讲述了老年社会工作的一些感悟:把工作节奏放慢些,让长者"慢慢"走进社工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一、案例背景(一)接案2002年我走出了女子劳教所灰色的铁门,2003年建立了叶子戒毒热线(现改名:自强戒毒咨询热线),是热线的主持人也是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同伴辅导员,一名特殊的禁毒社会工作者。四年前,我在叶子戒毒热线上,接到了案主求助的电话……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紧紧抓住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区这一难得机遇,着眼和谐社区建设,积极参加四川省“社工人才百人计划”,招聘了五名社会工作志愿者到青羊区开展社会工作志愿者服务。5名社工志愿者在工作待遇低、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积极探索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方向,从点滴做起,逐步探索开展社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从我慎重地在‘社工人才百人计划’志愿服务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那一刻起,我就决心努力做好这份工作……”,5名社会工作志愿者签订四川省“社工人才百人计划”志愿服务协议到岗工作已经6个月了,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社会工作志愿者的工作职责,积极探索着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方向,工作中他们思考着,探索着,他们有着很多自己的感受、心得。  相似文献   

6.
纪浩 《社会工作》2011,(19):64-64
“纪老师,我的两儿子都考上了本科,一个考上了上海某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个被上海某技术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录取,我刚接到通知书就想把这个消息第一个告诉你,这要感谢你们多年的关心,才使我们家有这么高兴的事。”一天早上,社工接到服务对象老董(化名)电话,在电话里与他一起分享了这份喜悦。  相似文献   

7.
改变     
陈英 《社会工作》2010,(5):63-63
“这是我缓刑的第二十二个月.时间过得真快.还有两个月就满两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吃喝玩乐、打架闹事的毛头小子.变成了一个工作认真,对家人、朋友关爱有加的上进青年。这些变化,得益于社工老师及家人、朋友对我的鼓励和帮助……”这是摘自小凡(化名)在思想汇报中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8.
邢雪梅 《社会工作》2011,(11):49-50
“邢老师,我是杨某。” “你好,杨某,什么事情?” 回家途中,社工接到帮教对象杨某的来电,从对方急促而焦虑的声音中,社工马上感觉到他情绪的激动,立即通过语音传递出关切。  相似文献   

9.
坚强的心     
颜静燕 《社会工作》2009,(23):61-61
从事社会工作五年了,家人从不对我的工作任何评论。然而,有一天,丈夫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好好干,社工是一份积德的活。”就是这么一句温暖的话语,鼓舞着我奔波在社区帮教的一线。  相似文献   

10.
肖丽怡 《社会工作》2010,(21):47-49
做社工已近三年,还是经常有人会问及我何为社工。一般而言我会说“社工是一门助人职业,也是一个专业,她用专业的方法帮助社会上一些相对弱势的群体,让帮助过的人感受到自己有价值并有能力去面对困难……”  相似文献   

11.
李伟中 《社会工作》2009,(13):51-52
每天,常老师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今天也和往日一样。"叮铃铃",桌上的电话铃响了,常老师提起电话,一个大男孩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常老师,我是小亮,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发工资了,整整800元,多吉利的数字啊,这可是我第一份正当的收入啊!”“太好了!小亮,真为你感到高兴”,常老师也激动起来。“常老师,我要感谢您!是您点燃了我人生的希望,让我重新看到了光明,谢谢您半年来的关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应真 《社会工作》2008,(11):42-43
“我想握住你的手,牵引你一步步远离黑暗冰冷,让社会多一个好人,让世界多一份和谐。”多年来,辛勤的矫正社工们正是怀揣着这样一种信念,坚守在这个极具挑战性的岗位上,一路为迷途的人们送上冬日暖阳,擦亮满天星光,引导他们前行。我们深信,在矫正社工的努力下,在全社会的关爱下,会有越来越多的服务对象回归社会,回报社会。到那时,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3.
开设私人社工事务所是一项商业冒险,硕士阶段的学习并没有使我对私人执业有充分准备。随着我在实务领域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并且开展了一些有关私人社工事务所的商业研究后,我才有自信投身社会工作的私人执业领域。以下是我认为非常有意义的一些步骤:  相似文献   

14.
囫偶然碰到的一次“公关”活动感到十分“谁受”,倒不是我的脾气古怪,而这次“公关”确实令人胆寒。还是去冬的一个星期天临近午饭时,我突然接到一个包工头的电话:“您有个学生在这里玩呢!请您同这位学生见见面,就在你家附近的牡丹酒店!”我到那里一看,原来是这个包工头的一次“攻关”活动,他为了迎合我这位有权的学生的欢心,特地把我这个也算“老师”的我请来作陪。餐桌上,摆着八碟,两瓶五粮液,每位客人面前一包玉溪烟……宴席开始,虽然菜肴不多,却都是高规格的,如每人一只七、八两重的甲鱼。一只三、四两重的螃蟹,罗氏沼…  相似文献   

15.
张利萍 《社会工作》2011,(19):21-23
社工之社会影响力:“有困难找社工”据统计数据显示,在社工起源的西方国家,平均每一千人有一位社工,而在香港,平均不足五百人即有一位社工,社会工作在香港的发达程度可见一斑。香港的社工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历程。1947年“社会工作人员协会”成立;  相似文献   

16.
灯塔     
蓝花 《社会工作》2011,(9):46-47
每次听到同工分享“为何选择了社工”这个议题时,都能够听到很多社工对这个职业充满向往与憧憬。而今工作近三年的我,却未能够斩钉截铁地告诉所有同仁,因为喜欢,才选择了社会工作,因为钟情,才选择深圳,因为向往,才选择做一名一线社工。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的冯建国,我国内地第一代职业“禁毒”社工,他用他特有的社工技能和真情拯救了一个又一个迷途的灵魂,帮助原吸毒及正在戒毒者走上新的人生道路。去年,戒毒者刘刚的母亲在社工点门外徘徊了三天,终于在矛盾和绝望中走进社工点,向社工求助:“我儿子欲伤害前妻,报复和危害社会泄愤,劝说无效,我走投无路了!”当时,刘刚的眼睛里透出杀气和怨气,冯建国第一个直觉是:事态严重,首先要稳定情绪,阻止过激行为发生。他上门耐心地倾听刘刚戒毒后受社会歧视的遭遇。  相似文献   

18.
赵环 《社会工作》2009,(23):16-17
项目是社工机构发展与塑造社会形象的“生命线”:当前,推动社会工作机构的培育与发展,需要积极而审慎地关注机构建设与运作项目的能力。下面我们就刊发两位社工同仁的见解,期待更多的读者朋友参与到“机构项目建设与运作”的讨论中来。  相似文献   

19.
闫伟 《社会工作》2008,(17):62-63
学习社工专业已经两年了,其中有过迷茫,但更多的是收获与快乐。记得刚入大学时,我对社会工作专业不是很了解。每天我都在追问“什么是社工”“社工做些什么”等类似的问题。但在图书馆里,我终于看到了答案——《社会工作》杂志给我很大的帮助。虽然那时对专业的理解不是很清楚,但是通过阅读《社会工作》上面的内容,我了解了许多国内外先进的社工理论与实务,这也给我的专业学习带来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参与社区建设和自我管理,开展居民互助服务,在建设和谐社区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三社联动”机制,更好地服务于群众,促进和谐社区发展,这是我们急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加怯推进“三社联动”的建议:建立领导挂帅、职能处室分工负责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为推进“三社联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