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巧蕾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88-92
以《家》的演出史作为切入点,考察了《家》的接受情况。演出往往呼应着时代的诉求,解放前《家》的版本中着重强调其"表达"和"抗争"的时效,解放后的版本则更加沉静而诗意化,"体味"人生成为重点。 相似文献
2.
郑丽娜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108-112
中国作家巴金和日本作家岛崎藤村的同名小说《家》在选材上都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在对封建家族制度的揭露和批判上,在对女性命运的描绘上,在现实主义原则的恪守上,均有惊人的相似:都以封建家族为背景,勾勒了封建家庭的腐败、封建宗法的反动、封建制度的糜烂,彰显了封建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两部作品对封建思想的颠覆、对现代家族小说的建构,均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邓经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
文章立足于巴金的整个创作历程,从众多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特征和情感基调等方面,论述了巴金代表作《家》在其一生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文章认为,《家》是巴金文学创作的总纲,其他作品是在不同层次和方面扩展和深化着《家》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德伯家的苔丝》与《红楼梦》同是发生在封建社会穷途末路的时代。哈代与曹雪芹打破了文学对生活的虚饰, 突破了僵化的大团圆结局,对社会的偏见、伪善的道德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使人们看到了由于政治、经济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引起的社会心理、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多层次的文化冲突。透过人物的心灵轨迹,传导出时代的演变律动。两部小说在题材选择、事件处理、人物塑造乃至艺术手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各自表现出不同社会、民族、以及思维模式上的差异。文章通过比较使我们更深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更深地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学折射出的不同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5.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34-37
巴金的小说《家》被多次改编成话剧或电影,文章主要分析从巴金的小说《家》到1956年版电影《家》电影改编中如何处理文学性和电影性的问题。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探讨1956年版《家》在电影性表达中的叙事转换,文学性包括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表达方面的得与失,在具体的分析中体会经典作品改编的启示及正确看待不同时期电影改编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於泽明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73-75,86
中国现代文学大师巴金的小说《家》与日本近代自然主义作家岛崎藤村的同名小说《家》在中日文学史上分别占有重要地位。两部作品在相同题材和主题背后,隐藏着同中有异的文化结构。两位作家虽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方法,但都从自传体角度阐释了封建家族制度的罪恶与根源,揭示了封建家族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和内涵。巴金的《家》承载着儒家文化的精髓,岛崎藤村的《家》则包含着神道与儒教相融合的多元文化的神韵。 相似文献
7.
丁富云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
在中国文化的文本中,一切有关"家"的叙述无不先天地隐喻着关于中国社会和政治以及中国文化精神的某些基本事实.巴金的《家》以新文化伦理为参照,准确地把握了整个家庭生活和时代生活的内在联系,艺术地展示了"五四"时期新旧文化嬗变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8.
刘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4):11-17
从<礼记>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家礼的实质就是将个人固定在家族的宗法关系之中,贯穿家礼的是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的等级思想,这种宗法等级观念对于维系整个社会的等级秩序有重要作用.家礼的各种仪式都有鲜明的政治意义,尤其是家礼的核心观念孝,与政治伦理忠是一致的,这也反映出古代家国同构的历史事实,齐家就可以治国.家礼培养的是孝父尊君的社会观念. 相似文献
9.
山口守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1):21-27
一<家>的电影改编巴金小说<家>的电影改编作品而为中国国内一般公众所熟悉的,是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家>,然而实际上,<家>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被改编为电影次数最多的小说之一,迄今为止已经被用两种语言改编了四次. 相似文献
10.
刘志荣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本文对照巴金小说<家>及其材料原型,发现"文学的<家>"与"历史的‘家'"形成了典型的叙述复调,由此探讨文学文本所采取的形式策略、编码规则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预设,以及在20世纪中国何以"历史"经常比"文学"更丰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江倩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5):136-140
巴金传记写作不仅数量多、持续时间长,而且有不少创作者对其进行了重写,通过对他们初写和重写的巴金传记的比较,不仅可以看到文学界对巴金的认识不断深入,而且可以感受到20年来传记写作观念、写作理论、写作水平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论巴金家庭小说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4):34-38
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家庭小说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 ,他的《激流三部曲》、《憩园》、《寒夜》等中长篇小说通过对“五四“到抗战时期不同家庭生活的描写 ,从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等不同视角 ,多侧面地揭露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吃人罪恶 ,展示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探索爱情婚姻、家庭及妇女解放等重大社会和人生问题 ,表现出作者反帝反封建的强烈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13.
蒋小波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3)
在巴金的创作中 ,时间观念是断裂的、单向进化的 ,它区别于古典的亲和性循环时间。受这种现代性时间观念的支配 ,现代性的时间怨恨表现为两种形态 :弱者的没落意识与强者的奋求意识。巴金文本中表现的现代性伦理悖论———“青春是美丽的”与“牺牲的意义何在” ,只有在独特的现代性时间背景中 ,才能凸现其本质。巴金的时间转向 ,是通过对“在家的时间”与“离家的时间”来重新诠释尼采“永恒回归”主题的 相似文献
14.
王明科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99-103
巴金小说的文化反思经历了一个由外向转为内向的现代化的过程,首先表现为对社会制度尤其是对家族制度的外向反思;其次,由于已经有了西方文化的参照,异质文化的人道主义与个性主义使他文化心理的构建从根本上迥异于传统文化心理,但他身上仍然有许多传统文化积淀,所以对本土文化保守性的批判同时也就转为对自身文化心理的内向反思;由此出发,巴金对包括自己在内的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进行了深入的内向反思。 相似文献
15.
张慧敏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3(4):63-64
觉慧形象有巴金青少年时期的影子,但又是广阔社会生活的概括。通过对觉慧思想和言行的分析,可以看到巴金深深的忧患意识,即恨“吃人”的礼教,忧麻木不仁的国民。 相似文献
16.
巴金五十年代的英雄叙事,通过如对祖国、和平、人民等中心话语的认同,使其和主流意识形态获得了同构性.这是巴金的英雄叙事之所以受到主流意识形态认可和推崇的内在缘由.但在其同构的背后,他们赋予这些话语的意义却截然不同.巴金以其无政府主义中的某些理念,整合了主流意识形态,并置换为自我意义上的话语,这又使巴金的英雄叙事具有了异质性.巴金的英雄叙事的"异质同构",使其英雄叙事获得了独立的美学品格,这表现为无政府主义文化视阈下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蕴涵着对于战争中的个体命运的关注.这一文学精神无疑是对五四文学精神的承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初期,巴金的这一文化立场逐步为主流意识形态所取代,并最终在全民失却理性的狂热思潮下,放逐了自我既有的异质性,与主流意识形态趋于"同质同构".巴金的英雄叙事既有的鲜明个性也失落殆尽. 相似文献
17.
胡景敏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6):84-91
巴金《随想录》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关系一直是《随想录》评价甚至巴金研究中争论的焦点。《随想录》是巴金思想走出文革阴影后,对建国后党所犯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个人反思,它与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存在某种方向上的一致性,但更多却表现为思想表达的个人异质性。作为个体思考的文学表述,其中有些篇章在美学特征上确有瑕疵,但并非是十七年及文革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延续,其中的精粹之作达到了可以流传的艺术水准。 相似文献
18.
宣晓凤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6):106-112
巴金曾经三次踏上法兰西的国土,通过文学、景观、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亲密接触法国文化的多个侧面,所以他无论在创作和革命思想以及人格发展等各个方面都深受法国文化的影响。文章认为巴金作为一个主体,他不仅被动接受了法国文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他在中国本土文化特点、当时的社会现实、个人的经验和追求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对法国文化作出了个性化的阐释和重构,并在此基础上深刻挖掘出他者形象对自我文化的迂回式反观,主要探讨了在巴金对法国大革命和法国平民社会的阐释,以及“文革”后巴金对法国文化关注重点的转变中所深刻透析出的他对中国革命及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