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舞台灯光照明是现代舞台艺术手段不可或缺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它与演员的舞台表演艺术、化装师的舞台化装艺术、舞台声乐艺术、舞台道具置景艺术等一系列艺术手段经过良好的配合,才有可能利用小小的舞台给人民呈现美好的精神享受。使舞台艺术的目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陈鸿 《船山学刊》2008,(3):189-191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是随着先民的仪式活动而产生的,我们可以说仪式性是舞蹈的根本属性。舞蹈的仪式大体上可分为巫术仪式、占卜仪式、祭祀仪式、傩仪式、人生仪式  相似文献   

3.
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出色的意识流小说家,还是小说理论家和批评家。她有很多关于小说的随笔文集,这些文集里散现着伍尔夫关于小说的批评思想。这些批评思想中,"考察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平衡程度"是其最重要的思想,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林语堂恐怕是对中国古代艺术最痴迷、也是评价最高的一位.他认为,中国艺术在世界之林可谓登峰造极、独一无二,是一种伟大的创造,它的和谐安详、曲线之美和游戏精神最富魅力.林语堂还从中国古代艺术中提出"生活的艺术"思想,并建起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以对抗现代社会和文化对人的异化.当然,由于各种原因,林语堂对中国古代艺术的理解还有片面化和表面化之憾.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艺术实践越来越多元化,先有现代艺术的兴起,继而有后现代艺术,现在人们在谈论超越后现代。在某种程度上,现代艺术摒弃了艺术应该为外在事物提供镜像的观念,再现性艺术被表现主义和抽象派艺术取代。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观念艺术则主张,人们应该欣赏作品传达的意念,而不用去考量作品形式上的美学可能性。后现代主义艺术试图逆转现代主义对视觉纯粹性和特定媒介的追求。至于当代艺术,有人认为它正见证着艺术的消亡,也有人认为它拥有无限的可能性。艺术实践的不断发展,艺术新类型和新风格的不断产生,要求理论界对艺术的概念和作品不断进行新的定义和审视。展望下一个世纪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艺术对多元主义的接纳、对日益复杂的人类体验的敏感,离不开社会对艺术家创作自由的尊重。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艺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问卷和访谈方法 ,对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艺术类课程的愿望和要求以及学校开设的艺术类课程进行了调查。认为制约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师资缺乏 ,硬件建设及资金投入不足 ,并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戏剧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戏剧整体艺术不是各个局部的机械相加和堆积 ,而是由各个局部依据特定的规律相互作用、相互协调而形成动态结构的有机体。它是能动的综合艺术。只有充分发挥出综合艺术的能动作用 ,才能体现综合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陈肯 《南方论刊》2011,(10):100-102
本文通过西方现代主义和中国′85美术新潮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的产生对推动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和当代艺术发展所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舞蹈艺术经历了身体舞蹈向影像舞蹈的发展历程;21世纪,舞蹈艺术又经历了模拟影像舞蹈向数字影像舞蹈、再到游戏舞蹈的嬗变.数字媒体对舞蹈艺术观念、舞蹈创作、舞蹈观赏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影像数字化、游戏自娱性、即时互动性是数字时代舞蹈艺术最显著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生活的变异     
近年来,人们在谈审美—艺术的新动向、特别是谈审美—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艺术化时,往往把艺术与生活的界线一笔勾销,似乎生活与艺术完全是同一个东西。其实,艺术不是与生活同一,而是将生活变异,即生活的特异化,这是艺术的基本特质之一,从原始艺术到后现代艺术的艺术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现代美术内涵极其深刻,所含问题涉及人类社会方方面面,它的多元性和深刻性使得欣赏现代美术产生了很大障碍.本文就这一问题从当代艺术批评作用出发,论述了当代艺术批评的不足及如何改进提高,以便更多更好地指导现代美术的欣赏,促进现代美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冰 《学术研究》2015,(2):150-156
鲍德里亚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方面的思想值得关注。在他的理论构建中,存在着一个双螺旋结构。在消费逻辑的操控下,原本处于对立范畴的日常生活与艺术殊途同归,都被改变了性质,成为同质的东西。具体说来,日常生活物品被符码化,从而由真实走向幻象,成为超现实;艺术品被符码化,由一种幻象走向另一种幻象,即也变成了超现实。他的这种双螺旋结构理解,恰好对应了当下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解的两个维度: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在鲍德里亚的思想体系中,这种理解又是他对艺术的终结指向的核心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是从艺术用感性形式表现理性内容这一基本原则推演而来的,他把艺术放在绝对精神之内,认为“美的艺术”是绝对精神的感性形式,他对艺术的发展持悲观态度,提出了“艺术终结论”,而“终结”后艺术发展趋势则指向日趋生活化。  相似文献   

14.
艺术的传播媒介主要经历了传统美术、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三个时期,形成了绘画、雕塑、激浪艺术、先锋电影、网络艺术、数字艺术等丰富的艺术样式。艺术传播媒介在当今视觉文化时代中分担起五项重要社会功能:第一,满足公众"看"的需求;第二,作为社会图像的制造者;第三,担当"活态"文化的传播者;第四,成为一种媒介资本;第五,促进经典审美的现代转型。由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掌握新媒介,使媒介成为促进艺术发展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当代艺术的社会转向而兴起的新型公共艺术,即参与式艺术,应用跨学科方法介入公共生活,重建艺术与社会、自然的关系,重置“何为艺术”的问题。但是,从“物性”视角剖析新型公共艺术的物性维度和实践机制在此前的公共艺术讨论中尚未得到充分展开。首先,新型公共艺术的“关系美学”强调现场性场域感知,这一新感性机制可追溯到由极简主义艺术推动的交互性场域感知和情境中的物性呈现。其次,新型公共艺术对“地方”“在地性”的重视,既源于全球化、数字化时代艺术对“本土性”和“地方性”的追溯,也呈现出当代特定场域艺术对现场、场所情境的现象学关怀,更体现了当代艺术的公共性转向和重塑公共生活空间的诉求,因而不能仅满足于话语型“关系美学”的揭示。再次,新型公共艺术在“地方”场所的具身性实践,打开“地方”的自然与文化生态褶皱,在特定情境中凸显出新的物感关系,实现文化档案库与世俗生活的交换,这是对艺术物和艺术观念的双重解码与再编码。最后,借助思辨实在论等新物质主义思想视域,对新型公共艺术审美机制的阐释,将走向直面“人—技术—物”相关联的物美学,关注公共艺术对当代生活中人与物的生存论危机的呈现,并朝向人与非...  相似文献   

16.
语言游戏概念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里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个概念有一个形成过程:从早期真值函项论转到中期语言运算说,然后再转为语言游戏说。在维特根斯坦哲学里,最为核心的语言游戏是学习母语的语言游戏。通过这一语言游戏,可以形成和解释所有其他语言游戏。随着语言从运算转向游戏,语境也相应从早期形式主义的理解转为后期生活化的理解。由于语言游戏的获得、发展和旨归都是生活,所以,语言游戏即是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17.
艺术是人性的生成。因此,艺术教育的实质就是人性教育。对应于人性生成的三个阶段,艺术教育也分为三个层次。审美是人性历史的最高成就,因此,艺术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审美教育。纯技巧和道德化的艺术教育是对艺术的异化。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18日,是王朝闻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值得铭刻的日子.王朝闻先生的学术思想不仅奠定了富有特色的中国艺术理论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这些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滋养影响了几代人,而作为曾经聆听朝闻先生教诲的年轻学人,他的微笑,他的惊人的勤奋与智慧,至今仍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9.
方本新  张宁 《江淮论坛》2006,(3):161-164
《西游记》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那贯穿作品始终、浓郁而富有鲜明个性的游戏笔法。作品运用游戏笔法述神语怪,驰骋于远离尘俗、色调斑澜的神话世界,自始至终洋溢着喜剧和闹剧相交融的色彩。这些谐谑的游戏笔墨构思奇巧、庄谐并作、妙趣横生、内涵深刻,在给读者带来无穷无尽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批判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者 ,必须要具备本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审美心理的基本素养和技术、技能 ,并不断深入研究民间美术及其所涵盖的我们民族本土艺术样式的原生、原创魅力和超越时代的审美价值 ,在创作中不断拓展现代美术设计与本土民间艺术语言互通、互补、互融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